赠别穆元林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赠别穆元林原文

贰职久辞满,藏名三十年。丹墀策频献,白首官不迁。
明主日征士,吏曹何忽贤。空怀济世业,欲棹沧浪船。
举酒洛门外,送君春海边。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
转浦云壑媚,涉江花岛连。绿芳暗楚水,白鸟飞吴烟。
赠赆亦奚贵,流乱期早旋。金闺会通籍,生事岂徒然。

诗词问答

问:赠别穆元林的作者是谁?答:李颀
问:赠别穆元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颀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贰职

(1).副职。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夫起居注者……即今为载笔之别曹,立言之贰职。” 宋 宋庠 《故左班殿直杨成可赠崇仪副使制》:“内司置使,贰职参华;超尔宠名,以光幽穸。” 明 高启 《送顾倅序》:“罢长吏而居贰职,则解责守之重。”

(2).任副职。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贰职选曹,諫议是匡。” 唐 权德舆 《祭故奚吏部文》:“贰职司寇,时惟钦慎,狱有烦言,讼公即讯。” 宋 强至 《代贺副枢给事状》:“拜嘉青琐之门,贰职鸿枢之府。”

辞满

旧指官吏任期届满,自求解退。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 唐 温庭筠 《赠袁司录》诗:“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覆枝。”参见“ 秩满 ”。

藏名

(1).隐匿名声。 南朝 梁 简文帝 《七励》:“卖药无藏名之老, 河 泗 无洗耳之翁。” 唐 李白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 青莲居士 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年。”

(2).谓收录其名。《新唐书·代宗纪》:“给功臣铁券,藏名于太庙,图形于 凌烟阁 。”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丹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

首官

向官府告发。《西游记》第九七回:“你却假捻失状,着儿子们首官。”《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赵大 道:‘小人那日蚤起,果然见树上挂着一颗人头。心中惊惧,思要首官。’”

不迁

(1).不移徙。《楚辞·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韩非子·十过》:“﹝戎王﹞见其女乐而説之,设酒张饮,日以听乐,终岁不迁,牛马半死。” 汉 王褒 《洞萧赋》:“託身躯於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

(2).不改变。《楚辞·九章·怀沙》:“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朱熹 集注:“不以忧患改其节。” 汉 王粲 《赠蔡子篤》诗:“君子信誓,不迁于时。”

(3).谓官爵不升迁。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民大譁,拥门不得解,丞一言而定, 汪文烈 亟称之。后部中不迁不黜,而别选一官至,百姓闭门留丞,丞不可。”

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征士

出征的士兵。 明 陈恭尹 《虎邱题壁》诗:“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吏曹

(1).官署名。 东汉 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 魏 晋 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2).泛指官吏。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吏胥》:“吏曹清则庶务举。” 许地山 《凶手》第一幕:“我是个秀才,你是个吏曹,大哥是个财主。”

空怀

适龄母畜在交配或人工授精之后没有怀孕

济世

在金钱、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

济世之举

浪船

(1).飘荡于波浪中的船。《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及贼破,竞欲与谋求入海鉤取浪船。”

(2).儿童体育器械。用仿制的船挂在架下,可以坐在上面来回摇荡。

送君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海边

(1).海的边沿一带。 唐 李郢 《送人之岭南》诗:“ 谢 氏海边逢 * , 越王 潭上见青牛。”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凫》:“﹝鳧﹞常在海边沙上食砂石,皆消烂,惟食海蛤不消,随其粪出,用为药倍胜者也。”

(2).指海疆。《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令弟

尊称对方的弟弟

烹鲜

(1).语本《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后以“烹鲜”比喻治国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后汉书·循吏传赞》:“政畏张急,理善烹鲜。”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烹鲜之戒,不欲其烦。” 唐 李颀 《赠别穆元林》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 宋 张元干 《水调歌头·陪福帅燕集口占以授官奴》词:“调鼎他年事,妙手着烹鲜。”参见“ 烹小鲜 ”。

(2).烹鱼。 唐 李颀 《夏宴张兵曹东堂》诗:“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嘉客。”

云壑

云气遮覆的山谷。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乃知轩冕徒,寧比云壑眠。”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毕竟春光谁领畧。九陌緇尘,抵死遮云壑。”

涉江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记叙了作者渡过江、湘南下的放逐路程,并表达了至死不回的坚贞信念和决不与楚国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

楚水

(1).水名。一名 乳水 。即今 陕西省 商县 西乳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楚水 注之,水源出 上洛县 西南 楚山 。昔四皓隐於 楚山 ,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於 四皓庙 东,又东逕 高车岭 南,翼带众流,北转入 丹水 。”

(2).泛指古 楚 地的江河湖泽。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横弧於 楚 水之蛟,飞鏃於 吴亭 之虎。” 唐 刘长卿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诗:“ 楚 水日夜緑,傍 江 春草滋。” 宋 苏轼 《忆江南寄纯如》诗之一:“ 楚 水别来十载, 蜀 山望断千重。” 元 赵善庆 《寨儿令·泊潭州》曲:“暮靄西收, 楚 水东流,烟草替人愁。”

白鸟

(1).白羽的鸟。鹤、鹭之类。《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唐 刘长卿 《题魏万成江亭》诗:“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鹭》:“鷺鷥、丝禽、雪客、舂锄、白鸟。” 陈毅 《中秋》诗:“红云滚滚稻粱熟,白鸟翻翻荷柳愁。”

(2).蚊的别名。《大戴礼记·夏小正》:“﹝八月﹞丹鸟羞白鸟。丹鸟也者,谓丹良也。白鸟也者,谓蚊蚋也。”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白鸟,蚊也。 齐桓公 卧於 柏寝 ,谓 仲父 曰:‘吾国富民殷,无餘忧矣。一物失所,寡人犹为之悒悒,今白鸟营营,饥而未饱,寡人忧之。’因开翠纱之幬,进蚊子焉。” 清 曹寅 《西轩纳凉口号》之六:“六月此间无白鸟,藤轮随意入 华胥 。”

(3).比喻贪夫、赃吏。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仇兆鳌 注:“白鸟比贪夫,青蝇比谗人。” 宋 苏舜钦 《答子履》诗:“苍蝇休聚谤,白鸟已为羣。” 宋 黄庭坚 《卫南》诗:“白鸟自多人自少,污泥终浊水终清。”

赠赆

谓分别时赠送礼物。 唐 李颀 《赠别穆元林》诗:“赠贐亦奚贵,流乱期早旋。”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吴六奇》:“因聘 查 至 粤中 ,厚为赠贐以归。”

流乱

(1).犹散乱。《初学记》卷二八引 汉 枚乘 《柳赋》:“漠漠庭阶,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凡为文章,犹人乘騏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2).(因灾荒战乱等)流转离散。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秋原黄叶,才领略别离滋味,怎知道,有灾祲流乱,更饥寒万里。”

金闺

(1).指 金马门 。亦代指朝廷。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閤疏》:“ 金闺 云路,从兹自远。” 钱振伦 注引 李善 《江淹<别赋>》注:“ 金闺 , 金马门 也。” 宋 苏轼 《秧马歌》:“锦韉公子朝 金闺 ,笑我一生蹋牛犂,不知自有木駃騠。” 金 杨叔玉 《赠答彦文相过之什》诗:“ 金闺 满鵷鷺,什伯自为偶。” 清 吴伟业 《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多少 金闺 榜墨新,科名埋没声华冷。”

(2).闺阁的美称。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明 无名氏 《霞笺记·养亲辞归》:“公主金闺质自超,重文章慨赐英豪。”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邑中金闺之艷,幽谷之姝,徧数止某某三人。”

通籍

做官。“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谓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通籍”。

通籍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生事

(1) 制造麻烦;惹事非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水浒》第十四回

造谣生事

(2) 指生计;境遇

生事若何?

徒然

(1) 仅仅如此

(2) 无缘无故;偶然

皆不徒然

(3) 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我找不到他们,徒然跑了半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