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圃侍郎芍药酴醾三花竞发戴时可载酒来同酌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原文

前日对花赋三诗,醉后谁复记当时。
雪溪公子忽呈似,一见如梦中见之。
世閒何事非虚妄,啸里著句岂狂痴。
富公园有凌霄树,独立不蔓今古希。
碧鸡坊头海棠花,共开如屋树丈围。
洛与蜀,今已非,虽欲胜赏将何归。
我家贫极花未厌,我亦未敢轻抛离。
茶一盏,酒数卮,邀朋命友长娱嬉。
今日何日晴且暖,三花相得心自知。
旁观索赋不须讶,要问底蕴自有造物儿。

诗词问答

问:《后圃侍郎芍药酴醾三花竞发戴时可载酒来同酌》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前日

前天,昨天的前一天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雪溪

(1).雪覆盖着的溪流。 唐 王建 《塞上》诗:“断雁逢冰磧,回军占雪溪。” 唐 赵嘏 《赠李秘书》诗:“杉松韵冷雪溪暗,鸞鹤势高天路春。”

(2).指 晋 王徽之 雪夜至 剡溪 访 戴逵 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 宋 范成大 《巾子山又雨》诗:“如今只忆雪溪句,乘兴而来兴尽还。” 宋 范成大 《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寄二绝次其韵》:“雪溪清兴未渠阑,晚上西楼带月看。”

(3). 金 王庭筠 号。 金 王若虚 《王内翰子端诗近来陡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其小乐天甚矣漫赋三诗为白傅解嘲》之一:“寄语 云溪 王处士 ,恐君犹是管窥天。”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墨竹》诗:“ 雪溪 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餘诗典刑。”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 黄华 水帘天下絶,我初闻之 雪溪翁 。” 施国祁 注:“案: 雪溪 , 黄华 自号。”按, 王庭筠 字 子端 ,平生爱 天平 黄华 山水,自号 黄华山主 。

公子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梦中

(1).睡梦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国 ,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南朝 梁 沉约 《别范安成》诗:“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賸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説着,便把他梦中所闻所见,云端里的情节,详细告诉了那 毕生 一遍。” 陶铸 《一室》诗:“ 井冈 晓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梦中。”

(2).比喻懵懂糊涂,受人欺骗。《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 * ;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 跃起拔剑斩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3). 梦泽 之中。《左传·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弃诸 梦 中。”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虚妄

荒诞无稽

虚妄的故事

狂痴

亦作“ 狂痴 ”。1.癫狂痴呆。亦指癫狂痴呆的人。 汉 陆贾 《新语·慎微》:“视之无优游之容,听之无仁义之辞,忽忽若狂痴,推之不往,引之不来。”《汉书·韦玄成传》:“今子独坏容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 汉 蔡琰 《悲愤诗》:“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清 郑燮 《骨董》诗:“钩深索远求,到老如狂痴。”

(2).愚鲁无知。用为谦词。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命与不遇,未遭可为之事;性与不惠,復无垂范之言。兀兀狂痴,行近四十。”

见“ 狂痴 ”。

公园

(1)

(2) 古代官家的园林

(任诚王澄)表减公园之地,以给无业贫口。——《魏书·景穆十二王·任城王传》

(3) 城市或市镇经管作为风景区,供公众游憩用的一片土地

北海公园

森林公园

凌霄

(1) 迫近云霄。比喻志向高远

浩气凌霄

(2) 凌霄花

独立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碧鸡坊

亦作“ 碧鷄坊 ”。街巷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 唐 诗妓 薛涛 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 唐 杜甫 《西郊》诗:“时出 碧鸡坊 ,西郊向 草堂 。” 仇兆鳌 注引《梁益记》:“ 成都 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 碧鸡坊 。” 宋 陆游 《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诗:“ 碧鸡坊 里海棠时,弥月兼旬醉不知。”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巴 蜀 ﹞海棠富艳, 江 浙 则无之。 成都 燕王宫 、 碧鷄坊 尤名奇特。” 吴梅 《读朱素臣<秦楼月乐府>》诗:“记取 玉簫 来世约, 虎山 山下 碧鸡坊 。”

海棠

(1)

(2) 即海棠树,落叶乔木,卵形叶,开淡红或白花,结红、黄色球形果,酸甜可食

(3) 该植物所结果实

我家

(1).称自己。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小人》:“ 宣和 间,有 辽国 右金吾卫上将军 韩正 归朝,授检校少保节度使,对中人以上説话,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即称我家。”《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计氏 説道:‘我家脸丑脚大,称不起和一伙汉子打围,躲在家中,安我过日子的分罢了。’”

(2).我们家;我家的。《汉书·霍光传》:“丞相数言我家,独无罪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王珣 疾,临困,问 王武冈 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新唐书·崔液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叹,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

抛离

丢下而离去,离开;丢弃

抛离骨肉

一盏

(1).犹言一杯。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酱法》:“乞人酱时,以新汲水一盏和而与之,令酱不坏。”《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松 吃了饭,那妇人双手捧一盏茶,递与 武松 。”

(2).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拨闷》诗:“闻道云安麴米春,纔倾一盏即醺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案上酒殽横列,公饮巨觥,而以一盏见赐。”

(3).表数量。用于称单个的灯火。 唐 白居易 《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诗:“一盏寒灯云外夜,数盃温酧雪中春。”《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厨房里墙上掛着一盏油灯。”

娱嬉

戏乐。 宋 苏轼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诗:“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 宋 叶适 《利涉桥记》:“今既施桥,而 叔和 与邑人日曳杖娱嬉於 北山 。” 陈三立 《樊山示迭韵论诗二律聊缀所触以报》诗:“骚赋而还接古悲,散为俶诡託娱嬉。”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花相

古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宋 杨万里 《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诗:“好为花王作花相,不应只遣侍 甘泉 。”原注:“论花者以牡丹王,芍药近侍。”

得心

犹遂心。 汉 焦赣 《易林·随之萃》:“得心懽忻,和悦相乐。”

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旁观

从旁观察

袖手旁观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底蕴

内情,事情的具体内容

同见底蕴。——《宋史·范祖禹传》

不知其中底蕴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诗文赏析


【原题】:
后圃侍郎芍药酴醾三花竞发戴时可载酒来同酌醉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