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成章屡蒙子方宠和更辱赠句辄用奉酬

作者:邓忠臣 朝代:宋代

原文

声名词藻竞骎骎,不负平生许与心。
鸣凤自须谐玉磬,野麋祗合恋云林。
清新每喜羊何知,冥默初闻雅颂音。
不是南冠厌拘絷,楚人元爱楚风吟。

诗词问答

问:《漫兴成章屡蒙子方宠和更辱赠句辄用奉酬》的作者是谁?答:邓忠臣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邓忠臣的名句有哪些?答:邓忠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词藻

辞藻,诗文中蓄意加工的华丽辞语

骎骎

(1) 马跑得很快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诗·小雅·四牡》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三国魏·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2) 又如:骎骎(马快跑的样子)

(3) 迅疾

然后由欧洲新文明进而复我三皇五帝旧文明,骎骎进于大同之世矣。——《老残游记》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许与

(1).谓结交引为知己。《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虽单门后进,必加善诱。” 刘良 注:“许与,谓招引也。” 宋 刘攽 《献欧阳永叔》诗:“ 信陵 虚左乘, 程子 倾盖亲,意气已然诺,许与忘旧新。” 清 龚自珍 《语录》:“又论‘知在见君时,还相许与否?’先生曰:许与二字拟易之,以其弱腐。”

(2).称许。 唐 杜甫 《壮游》诗:“许与必词伯,赏游实贤王。” 宋 陆游 《<赵秘阁文集>序》:“已而故尚书 孙公 仲益 、端明 汪公 圣锡 、侍御 王公 龟龄 文益出於世,往往见公名字於其间,许与甚至。”《明史·刘子辅传》:“按察使 周新 不苟许与,独称 子辅 贤。”

鸣凤

指《鸣凤记》,传奇剧本,为明代王世贞门客作,写杨继盛与严嵩斗争被害惨死的故事

皆奏鸣凤。——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更奏鸣凤。

玉磬

(1).古代石制乐器名。《礼记·郊特牲》:“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僭礼也。” 孙希旦 集解:“玉磬,《书》所谓鸣球,天子之乐器也。” 唐 柳宗元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诗:“朱脣掩抑悄无声,金簧玉磬宫中生。” 清 戴震 《乐器考》:“鸣球、玉磬,同谓石磬,古人於石之美者,多以玉名。”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人们称赞她……说她的声音就好像玉磬的声音。”

(2).佛寺中召集僧众所用的法器的美称。 元 杨景贤 《西游记·三藏朝元》:“大众虔诚,法鼓金鐃出寺迎;诸天相敬,铜钟玉磬映山鸣。”

(3).古琴名。见 宋 苏轼 《十二琴铭》。

(4).山茶的一种。 宋 徐玑 《山茶》诗:“山茶有数品,玉磬尤晶明。”

野麋

獐。 唐 王建 《陇头水》诗:“ 陇 东 陇 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野麋断羈绊,行走无拘挛。”

云林

(1).隐居之所。 唐 王维 《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金 张斛 《还家》诗:“云林无俗恣,相对可终老。” 清 陈大章 《送胡卜子南归》诗:“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

(2). 汉 宫馆名。《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 霍后 立五年,废处 昭臺宫 ,后十二岁,徙 云林馆 ,乃 * 。”《晋书·外戚传序》:“遂使 悼后 遇 云林 之灾, 愍怀 滥 湖城 之酷。”

(3).指 云梦泽 。《文选·枚乘<七发>》:“游涉乎 云林 ,周驰乎兰泽。” 刘良 注:“ 云林 、 云梦泽 也。”

(4). 元 代画家 倪瓒 的别号。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壬辰过 阳羡 之 亳村 , 定道人 出所藏 云林 《十万图》相示,皆有 云林 自跋。”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 江 南好,真箇到 梁溪 。一幅 云林 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用 宜兴 窰长方盆叠起一峯,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横方纹,如 云林 石法,巉巖凹凸,若临江石磯状。”

清新

(1) 清爽新鲜

一股清新的空气

(2) 清美新颖

气调清新

冥默

(1).玄深。《文选·班固<幽通赋>》:“道修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李善 注引 刘德 曰:“冥默,玄深,不可通至。”

(2).犹玄默;沉静。 南朝 梁元帝 《陶弘景碑铭》:“肇彼冥默,翻成协赞,身託外臣,心同有乱。” 唐 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诗:“冥默 楚 江畔,萧条林巷空。” 清 孙枝蔚 《哭吴后庄》诗之三:“恨尔竟无知,夜臺长冥默。”

(3).指死亡。《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 刘良 注:“虽冥默无象,固应神也。”

雅颂

亦作“ 雅讼 ”。1.《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乐为朝廷的乐曲,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论语·子罕》:“子曰:‘吾自 卫 返 鲁 ,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刘宝楠 正义:“《诗》之风、雅、颂以体别,乐之风、雅、颂以律同,本之性情,稽之度数,协之音律,其中正和平者,则俱曰雅颂焉云尔。”

(2).指盛世之乐、庙堂之乐。《礼记·乐记》:“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 孔颖达 疏:“雅以施正道,颂以赞成功,若听其声,则淫邪不入,故志意得广焉。” 汉 贾谊 《新书·傅职》:“干戈戚羽之舞,管籥琴瑟之会,号呼歌謡,声音不中律,燕乐雅讼逆乐序,凡此其属,詔工之任也。”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雅颂播 吴 越 ,还如太阶平。”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有形者皆足悟乎目,不特閲典謨雅颂而后至理可乐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引《申报》:“聆其节奏,庄严肃穆,不同凡响,令人悠然起敬,如亲 三代 以上之承平雅颂。”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南冠

(1) 俘虏的代称

晋侯观于军府,见 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左传·成公九年》。 杜预注:“南冠,楚冠也。”

(2)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拘絷

押系;束缚。《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然见 清河郡 内有一騏驥,拘縶后厩歷年,去 王良 、 伯乐 百八十里,不得骋天骨,起风尘,以此憔悴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鷙禽以奋击拘縶,言鸟以智慧见笼。”《南史·孔靖传》:“ 侯景 陷 建鄴 ,朝士并被拘縶。” 宋 司马光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诗:“絳帐生徒东阁客,微官拘縶如樊笼。”《清史稿·太祖纪》:“解尔蔽手,去尔护项,毋自拘縶,不便於奋繫。”

人元

夏 历的岁首。亦借指夏历。元,岁之始。《汉书·李寻传》:“盖闻《尚书》‘五曰考终命’,言大运壹终,更纪天元人元,考文正理,推历定纪,数如甲子也。”《后汉书·陈宠传》:“ 宠 奏曰:‘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故十一月有兰、射干、芸、荔之应……天以为正, 周 以为春。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雊鸡乳,地以为正, 殷 以为春。十三月阳气已至。天地已交,万物皆出,蛰虫始振,人以为正, 夏 以为春。三微成著,以通三统。 周 以天元, 殷 以地元, 夏 以人元。’” 李贤 注:“十三月今正月也,天子迎春东郊,阴阳交合,万物皆出於地,人始初见,故曰‘人以为正, 夏 以为岁首’也。”

风吟

指微风发出的声音。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担山寺序》:“美人虹影,下缀虯幡;少女风吟,遥喧凤鐸。” 蒋清翊 注引《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裴松之 注引 管辰 《管辂别传》:“ 輅 与 倪清河 刻雨期,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 金 李之翰 《中京遇因长老》诗:“松声不断风吟细,月影无边露气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