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漪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绣漪桥原文

长河舟进绣漪桥,湖泛昆明廓且遥。

澜静微风名似负,景澄四宇实相邀。

陌杨笼岸绿帷展,水荇牵舷翠带飘。

轧橹声如答吟笔,凤凰墩近可停桡。

诗词问答

问:绣漪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绣漪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绣漪桥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一

参考注释

长河

(1) 大河。特指黄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2) 银河

(3) 比喻漫长的历程

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相对真理

昆明

中国云南省省会。市区面积219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9万.中国西南重镇,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交通枢纽。别名“春城”

微风

(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景澄

风景清明。 晋 支昙谛 《庐山赋》:“景澄则巖岫开镜,风生则芳林流芬。”

四宇

天下;四方。 汉 枚乘 《七发》:“今时天下安寧,四宇和平。” 汉 王粲 《荆州文学记》:“品物宣育,百穀繁芜,勋格皇穹,声被四宇。” 清 吴肃公 《江氏双节妇》诗:“哺雏毛羽丰,奋迅横四宇。”

实相

(1).佛教语。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支遁》:“追踪 马鸣 ,躡影 龙树 ;义应法本,不违实相。” 宋 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诗:“我欲相期谈实相, 东林 何必谢 刘 雷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佛不坏假名而説实相。” 吕澂 《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五讲:“实相是佛教的 * 观。”

(2).真相。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正 满洲 行政之实相也。”

水荇

荇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嫩时可食。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嫋嫋风蒲乱,猗猗水荇长。”

橹声

摇橹声。 唐 刘禹锡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诗:“戍摇旗影动,津晚櫓声促。” 明 桑悦 《题凤洲草堂效吴体》诗:“枕边惊闻櫓声过,槛外俯看云影浮。”

吟笔

写诗的笔;诗人的笔。 宋 梅尧臣 《李少傅郑圃佚老亭》诗:“春禽时弄吭,清景付吟笔。” 宋 陈与义 《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尚餘烟月债,驱使入吟笔。” 元 赵善庆 《忆王孙·述忆》曲:“吟笔未成 贾谊 策,鬢毛衰。”

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