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歌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海棠歌原文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诗词问答

问:海棠歌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海棠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海棠歌书法欣赏

陆游海棠歌书法作品欣赏
海棠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海棠

(1)

(2) 即海棠树,落叶乔木,卵形叶,开淡红或白花,结红、黄色球形果,酸甜可食

(3) 该植物所结果实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知更

报更,值更。 唐 王建 《温泉宫行》:“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 元 宋无 《长门怨》诗:“知更阿监罗袜冰,瞑对星河玉阶立。”

碧鸡坊

亦作“ 碧鷄坊 ”。街巷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 唐 诗妓 薛涛 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 唐 杜甫 《西郊》诗:“时出 碧鸡坊 ,西郊向 草堂 。” 仇兆鳌 注引《梁益记》:“ 成都 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 碧鸡坊 。” 宋 陆游 《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诗:“ 碧鸡坊 里海棠时,弥月兼旬醉不知。”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巴 蜀 ﹞海棠富艳, 江 浙 则无之。 成都 燕王宫 、 碧鷄坊 尤名奇特。” 吴梅 《读朱素臣<秦楼月乐府>》诗:“记取 玉簫 来世约, 虎山 山下 碧鸡坊 。”

碧鸡

亦作“ 碧鷄 ”。 1.传说中的神物。《汉书·郊祀志下》:“或言 益州 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於是遣諫大夫 王褒 使持节而求之。”《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夷》:“ 青蛉县 禺同山 有碧鷄、金马,光景时时出见。”《文选·左思<蜀都赋>》:“金马骋光而絶景,碧鸡儵忽而曜仪。” 吕延济 注:“金马、碧鸡,神物也。” 宋 王安石 《送文学士倅邛州》诗:“时平无喻檄,不访碧鸡祥。” 明 李梦阳 《得何子过湖南消息》诗:“ 马援 留铜柱, 王褒 祀碧鸡。” 清 姚鼐 《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诗:“维藩万里护边黎,拥节三年祀碧鸡。”

(2).山名。在今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元 李京 《初到滇池》诗:“珍重 碧鸡 山上月,相随万里更多情。” 明 机先 《碧鸡秋色》诗:“ 碧鸡 西望水天虚,漠漠秋光画不如。”

(3).山名。在今 四川省 西昌市 。 唐 刘禹锡 《送杨处厚》诗:“王城晓入窥 丹凤 , 蜀 路晴来见 碧鷄 。”

(4). 汉 王褒 《碧鸡颂》的省称。《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骋黄马之剧谈,纵《碧鸡》之雄辩。” 吕延济 注:“ 王褒 为《碧鸡颂》,雄盛辩(辞)之谓也。”《梁书·任昉传》作“碧鷄”。 唐玄宗 《鹡鸰颂》序:“才雄白凤,辩壮《碧鸡》。”

(5).一种会报更的林鸟。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七:“碧鸡啼落山头月,肠断槐根梦不回。” 明 张佳胤 《游太华山记》:“每鼓林鸟叫号,互移栖所,夜凡五起,山僧视为更候。是夕,余不能寐,验之果尔。枕上口占四诗,内云:‘山中无玉漏,自有碧鸡啼。’盖谓是也。”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猩猩血

猩猩的血。借指鲜红色。 唐 张祜 《上巳乐》诗:“猩猩血綵繫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橈。”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词:“休説当时,玉笛才吹,满袖猩猩血又垂。”

艳妆

亦作“ 艳粧 ”。亦作“艷妆”。1.艳美的装扮;装束艳美。 南朝 齐 王融 《春游回文诗》:“低吹杂纶羽,薄粉艳粧红。” 宋 晁冲之 《传言玉女·上元》词:“艳妆初试,把珠帘半揭。”《农政全书》卷二九引《 * ·果谱二·桃》:“或云:种时将桃核刷浄,令女子艳粧种之,他日花艳而子离核。” 清 龚自珍 《法曲献仙音》词:“蓝布衫儿,墨紬裙子,未要艳妆明抹。” 许地山 《危巢坠简·人非人》:“有一晚上偶然看见一个艳妆女子,看来很像她。”

(2).借指美女。 唐 刘希夷 《蜀城怀古》诗:“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 宋 徐铉 《奉和七夕应令》:“静闻天籟疑鸣佩,醉折荷花想艳妆。”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你若有主张,对艳妆,将言词説上,我将你众和尚死生难忘。”

见“ 艳妆 ”。

顿觉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无颜色

(1).没有脂粉颜色。引申为没有姿色,不漂亮。《史记·匈奴列传》“过 居延 ,攻 祁连山 ” 唐 司马贞 索隐引《西河旧事》:“ 匈奴 失二山,乃歌云:‘……失我 燕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犹无颜,惭愧。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3).指天色暗淡。 唐 杜甫 《虎牙行》:“秋风欻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东下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 常山王 背 项王 ,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 。 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 清 吴伟业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

(2).谓向东攻克。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真成

(1).真是;实是。 唐 李白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诗:“ 卫青 谩作大将军, 白起 真成一竪子。” 唐 张鷟 《游仙窟》:“真成物外奇稀物,实是人间断絶人。”

(2).真个;的确。 南朝 梁简文帝 《和人以妾换马》诗:“真成恨不已,愿得路傍儿。”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宋 陆游 《正月二十八日大雪过若耶溪至云门山中》诗:“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

仆奴

奴仆。 宋 陈与义 《和张规臣水墨梅》诗之一:“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僕奴。” 萧乾 《往事三瞥》:“他们的司阍、园丁、厨子和仆奴糊里糊涂地也逃了出来。”

若使

假使,假如,如果。《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 唐 李咸用 《赠来进士鹏》诗:“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壻得有今日,皆赖丈人提携;若使当日困穷旅店,没人救济,早已填了丘壑,怎能勾此身荣贵?”

芍药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供观赏。根可入药(芍药茵:用落下的芍药花当褥子)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春残

春将尽。 唐 王建 《谢田赞善见寄》诗:“自知酒病衰肠怯,遥怕春残百鸟凌。” 五代 齐己 《蝴蝶》诗:“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 宋 陆游 《南郑马上作》诗:“ 南郑 春残信马行,通都气象尚峥嶸。”

杜鹃

(1) 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2) 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寒衾

冰冷的被子。 唐 唐彦谦 《夜蝉》诗:“羇人此夕如三岁,不整寒衾待曙鸡。” 清 孙麟趾 《金缕曲·定庵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嘆秋宵寒衾病枕,梦魂千里。”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依稀恍惚的幻想,伴着震荡飞掠的旅梦,掩没在寒衾里。”

何从

(1).犹怎么办。多用于对问题的抉择。《史记·大宛列传》:“﹝ 宛 贵人﹞约曰:‘ 汉 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 汉 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汉 军熟计之,何从?’”

(2).从何处,从哪儿。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文字如此之难,工农何从看起?”

(3).犹何尝,何曾。《白雪遗音·马头调·又是想来》:“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从有真心。”《红楼梦》第一百回:“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

不死方

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死的药方。 唐 李白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客遇 王子乔 ,口传不死方。”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