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闽即兴

作者:叶兰 朝代:元代

南闽即兴原文

毒雾才开海日黄,午街喧杂闹交厢。

氁丝缠髻西洋客,茉莉簪头上店娼。

五月山田收火米,四时泉水浴温汤。

南州处处虽云乐,自是行人忆故乡。

诗词问答

问:南闽即兴的作者是谁?答:叶兰
问:南闽即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南闽即兴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叶兰的名句有哪些?答:叶兰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九

参考注释

毒雾

有毒的烟雾

海日

海上的太阳。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张素 《渤海中口占》:“海日三更晓, 齐 烟九点苍。”

喧杂

喧嚷嘈杂

市场上的声音十分喧杂

西洋

指西方的欧美各国

所货西洋珠。—— 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西洋画家。—— 蔡元培《图画》

西洋之图画

茉莉

(1) 一种常绿灌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夏季开花(白色、香味浓厚)。供观赏,花可用来熏制茶叶

(2) 指茉莉的花

头上

(1).头的上方;头顶。 五代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二:“春残相忆 荆江 岸,一隻杜鹃头上啼。” 许杰 《惨雾》下:“村上的妇人们……恐怕恶魔在他们的头上回旋着,正如强悍的老鹰一般,转瞬间把他们的生命如打小鸡一般的啄去。”

(2).指时候,时间的某一点。《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巫娘子 取一块来喫,又輭又甜,况是飢饿头上,不觉一连喫了几块。”《红楼梦》第八十回:“ 香菱 説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 高延昌 《我的朋友》一:“到第五天头上,老师就叫 靳秀兰 去看车。”

(3).先,前头。《 * 词话》第六九回:“説在头上,就是爹赏的这银子,小媳妇也不敢领去,寧可领了爹言语,对太太説就是了。”

(4).方位词。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我向这筵席头上整扮,做一箇缝了口的撮合山。”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现在,同样神圣的义务轮到自己头上来了。” 汪曾祺 《七里茶坊》:“为什么找到我头上呢?说是以前去了两拨人,都闹了意见回来了。”

田收

(1).农田的收成。《北史·室韦国传》:“气候多寒,田收甚薄。”

(2).指农田的作物收割之后。 唐 贾岛 《送皇甫侍御》诗:“身泊 湘江 阔,田收 楚 泽遥。” 唐 温庭筠 《秋日》诗:“田收鸟雀喧,气肃龙蛇蛰。” 宋 梅尧臣 《田人夜归》诗:“田收野更迥,墟里隔烟陂。”

火米

(1).旱稻。 唐 李德裕 《谪岭南道中作》诗:“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鷄。” 宋 范成大 《离堆行》:“ 成都 火米不论钱,丝管相随看蚕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粳》:“西南夷亦有烧山地为畬田种旱稻者,谓之火米。”

(2).先蒸后炒的稻谷。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四:“ 蜀 稻先蒸而后炒,谓之火米。可以久积,以地润故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陈廩米》:“火米有三:有火蒸治成者,有火烧治成者,又有畬田火米,与此不同。”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泉水

(1) 从地里涌出的水;自然泉水

(2) 从涌泉流出来的溪流

温汤

(1).温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山屋东有温汤水口……其山在县西二十里,右出温汤,疗治万病。”《新唐书·李岘传》:“ 玄宗 岁幸温汤,甸内巧供以媚上。”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四:“儘有温汤堪疗疾,恰逢灵药可延年。”

(2).温水。如:温汤浸种。

州处

聚居。《国语·齐语》:“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令夫士群萃而州处。” 韦昭 注:“州,聚也。”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凡地球以上,人种五,其色黄、白、黑、赤、流黄。画地州处,风教语言,勿能相通,其小别六十有三。”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