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石教授喜十

作者:晁公溯 朝代:宋代

次韵谢石教授喜十原文

天子斋居坐法宫,万方都属指挥中。
敢安无事思乐泮,方戒有司归在丰。
每念三农皆望岁,直朝九月始休工。
知君亦喜连宵雨,与涨词源更不穷。

诗词问答

问:次韵谢石教授喜十的作者是谁?答:晁公溯
问:次韵谢石教授喜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公溯的名句有哪些?答:晁公溯名句大全

晁公溯次韵谢石教授喜十书法欣赏

晁公溯次韵谢石教授喜十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谢石教授喜十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斋居

(1).斋戒别居。《明史·左懋第传》:“三月,大风霾。帝布袍斋居,祷之不止。”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芙蓉阁》:“时 世宗 斋居西宫,建设醮坛,勅大臣製青词一联,悬于坛门。”

(2).家居;闲居。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纷纷宾从厌粱肉,公也斋居饱饘粥。”

(3).家居的房舍;书房。 清 吴嘉宾 《得一斋记》:“吾宗继之,以 颜氏 子得一之义,名其斋居。”

坐法

犯法获罪。《史记·田叔列传》:“后数岁, 叔 坐法失官。”《孔丛子·嘉言》:“ 陈惠公 大城,因起 凌阳之臺 ,未终,而坐法死者数十人。”《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祐元年》:“ 晋寧 民 侯喜儿 昆弟五人,并坐法当死。” 清 袁枚 《新齐谐·佟犄角》:“我 李四 也, 凤阳 人,迫於飢寒,盗发人坟,被人捉住,一时仓猝,用铁锹拒捕,连伤两人,坐法当斩。今日挷赴 菜市 ,我极力挣脱逃来。”

方都

大都;大城。《管子·轻重乙》:“寡人欲毋杀一士,毋顿一戟,而辟方都二,为之有道乎?” 马非百 新诠:“《博雅》云:‘方,大也。’方都,即大都。”

指挥

(1) 发令调度

指挥围攻

(2) 指导乐曲或乐队的演奏

(3) 发令调度的人

乐队指挥

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有司

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三国演义》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授之于有司。——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三农

(1).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2).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望岁

(1).盼望丰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杨伯峻 注:“岁谓丰收。” 晋 潘岳 《藉田赋》:“无储稸以虞灾,徒望岁以自必。” 唐 褚亮 《享先农乐章·舒和》诗:“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清 钱谦益 《父宗翘先赠徵仕郎刑科给事中加赠中宪大夫》:“然而本仁祖义,尔之底法既勤;而读书纘言,尔之望岁良苦矣。” 胡蕴 《杂诗》之十四:“万事多空惟望岁,无聊意绪入诗筒。”

(2).满一岁。即周岁。 晋 潘岳 《皇女诔》:“迎时夙智,望岁能言。”

九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

(2) 第九个太阴月

(3) 九个月

连宵

〈方〉∶连夜

家家户户连宵打场

词源

语言成为(如一个词或词素)的历史、来源(常包括其史前史),从该语言成分在语言中最早出现的记载追溯其语音、书写和词义的发展;追溯它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分析拼成它的组成部分;鉴定它在其他语言中的同源词,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词在一种有记载的或假设的祖系语言中的共同的祖传形式

不穷

(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