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叔乔八十

作者:陈藻 朝代:宋代

丘叔乔八十原文

乐欲永千年,愁难禁一夕。
大家於此且贪生,八十孩儿题向额。
今朝门下庆相符,坐有绣衣为上客。
况乎二弟古稀余,左酬右劝皆精力。
阿婆才小三五秋,卜婚日者神无敌。
灯火鳌山弧矢晨,姓名往往登仙籍。
借问人间见几多,答云造化悭斯席。

诗词问答

问:丘叔乔八十的作者是谁?答:陈藻
问:丘叔乔八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藻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藻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乐欲

(1).佛教语。愿求,欲望。《最胜王经》卷一:“一切烦恼以乐欲为本,从乐欲生。诸佛世尊断乐欲,故名为涅槃。”

(2).谓高兴,兴奋。 章炳麟 《无神论》:“若云偶尔乐欲,自造万有,乐欲既停,便尔休息,此则 耶和瓦 之乐欲,无异於小儿游戏,又所谓起灭无常者也。”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一夕

(1).一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思南 郢 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2).指极短的时间。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大家

(1) 巨室,世家望族。古指卿大夫之家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犹言大作家,大专家

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李杜始。——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

(3) 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4)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

(5) 知识渊博者,博学的人

贪生

过分眷恋生命。多含贬义。《韩非子·难言》:“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諛上。” 林纾 《读<北史·恩倖传>》:“甘謟者害明,据乐者讳祸,贪生者忘丑。”

八十孩儿

宋 时风俗,于小儿额上以朱笔书写“八十”二字,祝福长命百岁。诗家多以入诗。 宋 陈藻 《邱叔乔八十》诗:“大家於此且贪生,八十孩儿题向额。” 宋 辛弃疾 《鹊桥仙》词:“人间八十最风流,长帖在、儿儿额上。”“儿儿”即孩儿。参阅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

朝门

建于建筑物前或围墙前的门厅或入口

相符

相合;彼此一致

报告与事实相符

绣衣

(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 ﹞与夫人绣衣,曰:‘听於二子!’”《南史·崔祖思传》:“ 东阿 妇以绣衣赐死, 王景兴 以折米见誚。” 元 萨都剌 《鹦鹉曲》:“ 双成 小立各宫样,绣衣乌帽 高将军 。”

(2).见“ 绣衣直指 ”。

上客

上宾;尊贵的客人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况乎

亦作“况乎”。连词。何况;况且。《孟子·万章下》:“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尾同於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宋 苏轼 《观妙堂记》:“是室云何而求我?况乎妙事了无可观。”

古稀

称人年七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精力

精神和体力

精力日衰

阿婆

(1) 祖母。敬称老年妇人

(2) 称丈夫的母亲

三五

(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 清 林则徐 《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宋 李清照 《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宋 刘辰翁 《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3).谓十五岁。 晋 陶潜 《杂诗》之十二:“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飞燕篇》:“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惜是一园花。”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芳辰三五,方 洛阳 而自娇;阑干十二,弔 姮娥 而微叹。”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史记·天官书论》:“为国者必贵三五。” 司马贞 索隐:“三五,谓三十岁一小变,五百岁一大变。”

(5).指三皇五帝。《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范》之辟纪。” 王逸 注:“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 宋 欧阳修 《憎蚊》诗:“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清 钱谦益 《大司马吉安茂明李公参赞留务序》:“主上神圣,度越三五。”

(6).指三王五霸。《楚辞·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 彭咸 以为仪。” 王逸 注:“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姜亮夫 校注:“ 战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7).指三辰五星。《史记·天官书论》:“为天数者,必通三五。” 司马贞 索隐:“案: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考七耀之盈虚,步三五之变化。”《云笈七籤》卷二十:“九灵交度,三五相推。”

(8).指三正五行。《黄庭内景经·五行》:“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 梁丘子 注:“《玄妙经》云:三者,在天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为珠、玉、金,名曰三宝;在人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怀五行,故曰三五……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远,三五復返。’”

(9).指三才五常。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逯钦立 注:“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义、礼、智、信。”

(10).指三所五位。《诗·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 汉 郑玄 笺:“协和伐 殷 之事,谓合位三五也。” 孔颖达 疏:“言正合会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岁、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谓之五位。星、日、辰在北,岁在南,月在东,居三处,故言三所。”《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歼,尽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国语》岁、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谓岁、日、月、辰、星也。三所,谓 逢公 所凭神, 周 分野所在, 后稷 所经纬也。”

(11).指三田五脏。《黄庭内景经·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间,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注:“谓八景及二十四真神营护人身,则三田五藏真气调柔无灾病也。”

(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备鸣盗浅术之餘,豫三五贱伎之末。” 李善 注:“《抱朴子·军术》曰:大将军当明案九宫,视年在宫,常就三居五;五为死,三为生,能知三五,横行天下。” 唐 刘禹锡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独善鸡鸣、弹长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参见“ 九宫 ”。

(13).指参宿和昴宿。《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三五,举其数也;参昴,著其名也。”旧说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传:“三,心;五,噣。四时更见。”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天汉迴西流,三五正从横。”

(14). 晋 时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称发人征役为“三五”。《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师之备, 并 、 朔 、 秦 、 雍 严西讨之资, 青 、 冀 、 幽州 三五发卒。”《宋书·孝义传·孙棘》:“ 世祖大明 五年,发三五丁,弟 萨 应充行。”《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又 梁 兴以来,发人征役,号为三五。”

(15).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水浒传》第二回:“ 朱武 、 陈达 、 杨春 三个头领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栅,只带三五个做伴。” 清 朱彝尊 《<腾笑集>自叙》:“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赋诗。” 沉从文 《生存》:“长案旁坐下了三五个车夫。”

谓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发徐州三五教》:“所统郡县,便普三五;咸依旧格,以赴戎麾。” 胡之骥 汇注:“三五,犹《孙子兵法》所谓三令五申之教。”

日者

(1).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墨子·贵义》:“ 子墨子 北之 齐 ,遇日者。”《史记·日者列传》 裴駰 题解:“古人占候卜筮,通谓之‘日者’。” 唐 贾岛 《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诗:“偶逢日者教求禄,终傍泉声拟置家。”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 宋咸 ﹞犹未第,客游 鄱阳 。有日者妙於星术, 宋 往叩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有故家子,日者推其命大贵,相者亦云大贵。”

(2).往日;从前。《战国策·齐策五》:“日者, 中山 悉起而迎 燕 赵 ,南战於 长子 ,败 赵 氏。”一本作“ 昔者 ”。《汉书·高帝纪下》:“ 吴 ,古之建国也,日者 荆王 兼有其地,今死亡后。” 颜师古 注:“日者,犹往日也。”《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大臣之食,皆民脂膏。日者品味太多,徒为虚费,自今进可口者数品而已。”

(3).近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九月戊辰,地震裂。制詔曰:‘日者地震, 南阳 尤甚。’”《金史·仆散揆传》:“以汝 宣献皇后 之亲,故令尚主,谓当以忠孝自励。日者乃与外人窃议,汝腹中事朕不能测,其能归田里。”

(4).谓某日。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 加里波的 ﹞以 桑安尼阿 一战,获全捷,凯旋於 门德维拉府 ……日者 法国 水师提督慕其高义,造门求謁,则数椽败屋,不堪风雨。”

无敌

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鳌山

宋元时俗。元宵节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

弧矢

(1).弓箭。《易·繫辞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封 泰山 ,进次 滎阳 旃然河 上,见黑龙,命弧矢射之,矢发龙潜藏。”《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五年》:“初,帝御弧矢,以弦激致目眚,至是始愈。”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汝欲食羊豕,我偏以汝饲虎狼,遽喝下马,夺其弧矢。”

(2).谓武功。 明 杨一清 《甘凉道中书事感怀》诗:“弧矢威天下,雷霆震域中。”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忘本》:“上尝曰:‘ 周 家以稼穡开基,我国家以弧矢定天下,又何可一日废武?’”

(3).指兵事,战乱。 唐 杜甫 《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元 高文秀 《渑池会》楔子:“奉命离京出帝都,驱驰鞍马又当途。只因玉璧亲临 赵 ,弧矢之间显丈夫。”

(4).古代国君世子生,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期其有志于远大。后因以“弧矢”喻生男孩。亦指男子当从小立大志。《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疏》:“弧矢夙陈,珪璋攸覿。” 宋 陆游 《鹅湖夜坐书怀》诗:“士生始堕地,弧矢志四方。”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弧矢怀樽俎,嘆铜驼荆棘,干戈旁午,英雄困尘土。”

(5).古星名。又名天弓。属井宿。简称弧。共九星,在天狼星东南,八星如弓形,外一星象矢,分属于大犬、南船两星座。 唐 卢仝 《月蚀诗》:“弧矢引满反射人,天狼呀啄明煌煌。” 清 陈梦雷 《拟古十九首·明月何皎皎》诗:“天狼耀其精,弧矢不敢张。”

(6).古数学名词。谓弓形的运算及其应用。 明 徐渭 《函三馆记》:“乃其举世界之中之外之诸有,至於竭 恒 沙之数而不可殫,即 隶首 復兴,弧矢勾股操其法……亦日且不给矣。”《四库全书总目·天文算法类二·弧矢算术》:“弧矢之法,始於 元 郭守敬 《授时歷草》,其有《弧背求矢草》,立天元一为矢云云…… 明 唐顺之 谓为步日躔月离源头,作《弧矢论》以示 顾应祥 , 应祥 遂演为是书。”

(7).指弓形。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若更於大方之外,增四弧矢,如《周礼》衍羡之法,以证围径真旨,而方田少广诸章,其餘事耳。”

(8).或指弓形的高。 茅以昇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我国石拱,一般都是半圆形,如 卢沟桥 。但这个桥( 赵州桥 )的拱形却不是半个圆,而只是圆弧的一段,因而拱顶在拱脚水平线上的高度,不是圆的半经,而是大大小于半经,这个高度叫做弧矢。”

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仙籍

(1).神仙之乡。亦形容清幽之境。 唐 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诗:“ 崆峒 非凡乡, 蓬瀛 在仙籍。”

(2).仙人的名籍。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明 袁宗道 《绝句》:“贫穷輒慕宦游,将相更希仙籍。”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

(3).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唐 孟球 《和主司王起》诗:“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 唐 李沧 《及第后宴曲江》诗:“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簫声拂御楼。”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见几

谓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语本《易·繫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上》:“﹝ 范蠡 ﹞乃又移书同志,诵王之短,而示己之见几。”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穆王 笑曰:‘ 陈 惧我讨罪,是以乞附,可谓见几之士矣。’”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