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赵茶马

作者:度正 朝代:宋代

上赵茶马原文

仙源奕叶满皇州,人物于今第一流。
蹈履诗书宗孔孟,扶持日月继伊周。
更观河浒盘根出,已自风雩向上求。
异说扫除昌此道,方来勋业掩前修。

诗词问答

问:上赵茶马的作者是谁?答:度正
问:上赵茶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度正的名句有哪些?答:度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仙源

(1).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云笈七籤》卷二七:“福地第四曰东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均在 台州 黄巖县 属地。”

(2).特指 晋 陶渊明 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 唐 王维 《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3).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 明 顾大典 《青衫记·郊游访兴》:“花光艳,草色新,且停驂向仙源问津。”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一:“白云护仙源,劫灰应不扰。”

奕叶

累世,代代。 汉 蔡邕 《琅邪王傅蔡郎碑》:“奕叶载德,常歷宫尹,以建于兹。”《隋书·礼仪志七》:“ 宣尼 制法,云行 夏 之时,乘 殷 之輅。奕叶共遵,理无可革。” 明 宋濂 《元徵士周君墓志铭》:“君自以奕叶为儒,继承不易,孳孳问学。” 清 刘大櫆 《<张讷堂诗集>序》:“见其父子祖孙奕叶相承如此,孰不神往而慕艷之。”

皇州

帝都;京城。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二:“繁霜飞玉闥,爱景丽皇州。” 唐 岑参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鸡鸣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阑。”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低拂往来冠盖,朦朧春色满皇州。”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鶯花三月盛皇州,锦帆随波出御沟。”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二八:“崇臺高拱壮皇州,龙眼南窥旺气收。”

人物

(1)

(2) 小说或戏剧中被描写的人

人物描写

(3) 被认为有突出或显著特性的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 * 《沁园春·雪》

恺撒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西人之画,则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4) 讲话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励或发命令的人

由一个圈内人物指导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个人物

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第一流

(1) 地位,重要性或价值最高

当今第一流的美国演员

(2) 极好的

(3) 列为最好的、头等的或最合格的

要是一个叫牌人是第一流的老手该多好

(4) 最卓越的

(5) 技术领先的

钟是现代技术中第一流的机械

蹈履

(1).践踏。 汉 王充 《论衡·偶会》:“蹈履民田,喙食草粮。”

(2).履行;实行。《三国志·魏志·曹真传》:“大司马蹈履忠节,佐命二祖。”《北史·节义传论》:“故其盛烈所著,与河海而争流;峻节所标,共竹柏而俱茂。并蹈履之所致,身没名立,岂徒然也!” 明 唐顺之 《杨孺人旌节碑铭》:“时时称説 暉 之音容嗜好及其蹈履,与其所志焉而不遂以待其后者几,以勗二子,且使识勿忘也。”

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孔孟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并称。 晋 张协 《洛禊赋》:“於是搢绅先生,啸儔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九,主希 孔 孟 ,宾慕 颜 柳 。临涯咏唫,濯足挥手。” 宋 王安石 《哭梅圣俞》诗:“栖栖 孔 孟 葬 鲁 邹 ,后始卓犖称 軻 丘 。” 元 郝经 《原古上元学士》诗:“麟死九鼎沦,万世无 孔 孟 。文字糠粃餘,扶藉不絶圣。” 清 朱轼 《<张子全书>序》:“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 孔 孟 为法。”

扶持

(1) 扶着

(2) 帮助,支撑照料

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堂上阿奶仗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伊周

商 伊尹 和 西周 周公旦 。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亦指执掌朝政的大臣。《汉书·张陈王周传赞》:“ 周勃 为布衣时,鄙朴庸人,至登辅佐,匡国家难,诛诸 吕 ,立 孝文 ,为 汉 伊 周 。” 颜师古 注:“处 伊尹 、 周公 之任。”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 李公 一清宫掖,德比 伊 周 ,再殄兇渠,功超 卫 霍 。” 宋 刘炎 《迩言》:“功盖天地,忠贯日月,进则毅然身任天下之重,退则怡然了无愠戚之容,求之於古,其 伊 周 之亚与?” 明 许潮 《同甲会》:“坐掌台衡时已久,论功名堪并 伊 周 。” 清 李渔 《慎鸾交·造端》:“小生才凌 董贾 ,志并 伊 周 。虽生富贵之家,不染奢靡之习。”

观河

(1).古传说 禹 临 河 而得《河图》。《竹书纪年》卷上:“当 尧 之世, 舜 举之。 禹 观於 河 ,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 河 精也。’呼 禹 曰:‘ 文命 治水。’言讫授 禹 《河图》,言治水之事。”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鳸之世,观 河 拜 洛 之年。”参见“ 河图洛书 ”。

(2).佛教故事。谓 波斯匿王 观看 恒河 ,自伤发白面皱,而 恒河 不变。佛谓变者受灭,不变者原无生灭。见《首楞严经》卷二。后用以比喻佛性永恒。 清 钱谦益 《再次茂之他字韵》:“迟暮将离无别语,好将白髮喻观河。” 清 赵翼 《即事》诗:“观河性空在,老慨 波斯匿 。”

盘根

(1).谓树木根株盘曲纠结。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毻毛新鵠小,盘根古树低。” 五代 齐己 《古松化为石》诗:“盘根几耸翠崖前,却偃凌云化至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絶巘危崖,尽皆怪松悬结……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

(2).比喻相互勾结,根深蒂固。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忠良会边》:“奸风成癖党盘根也。”

(3).见“ 盘根错节 ”。

(4).犹奠基。 唐 李白 《明堂赋》:“势拔五岳,形张四维,轧地轴以盘根,摩天倪而创规。”

(5).指根基。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

槃根:盘曲的木根。喻难办之事。 清 钱谦益 《太仆寺添注少卿熊明遇授中宪大夫制》:“蔚有君子之文,兼通当世之务……风力愈修,槃根尽解。”

风雩

《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浴乎 沂水 之上,风凉於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而归夫子之门。”后即借“风雩”表示不愿仕宦之志。 明 何景明 《送阙郡博》诗:“石磬古堂时自发,风雩春服暮同归。城中往来多冠盖,名教无言乐地稀。”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盖 孔 门诸子尝言志矣。 点 独不愿仕也,浴 沂 风雩、鼓瑟咏歌以适其意。”

向上

(1)

(2) 朝向较高或最高的位置

伸出她的右手,手掌向上

(3) 向上攀

异说

(1) 不同的主张或学说

(2) 邪说;怪诞的言论

扫除

(1) 用扫帚、刷子等清除脏东西

大扫除

(2) 清除;消除

扫除文盲

(3) 全部

都来投降;若不从者,便行扫除处死。——《水浒传》

方来

(1).将来。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 王孙圣 ﹞博学彊识,通於方来之事,可占大王梦。”《后汉书·皇后纪序》:“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来,岂不休哉!”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又驿中言别友人》词:“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2).近来。 唐 韦应物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从邑令饮因以赠之》诗:“车马日萧萧,故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如何。”

勋业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前修

亦作“ 前修 ”。犹前贤。《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后汉书·刘恺传》:“今 愷 景仰前脩,有 伯夷 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 李贤 注:“前修,前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伟矣前修,学坚多饱。” 宋 陈亮 《答陈知丞启》:“犹怀晚进,及识前脩。”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暇心开丽瞩,远致越前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