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松

作者:邓肃 朝代:宋代

霹雳松原文

老干千年如削铁,蛰龙酿春未肯泄。
阿香推车动地来,振起虬髭上天阙。
砰轰一声惊倒人,雨势更挽银河倾。
炎洲六月尘生海,一朝化作无边春。

诗词问答

问:霹雳松的作者是谁?答:邓肃
问:霹雳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邓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邓肃名句大全

邓肃霹雳松书法欣赏

邓肃霹雳松书法作品欣赏
霹雳松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削铁

指宝剑。多用以形容山峰高耸。 宋 苏轼 《武昌铜剑歌》:“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宋 范成大 《后巫山高》诗:“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 元 揭傒斯 《砚山》诗:“峯峯相向如削铁, 祝融 紫盖 前后列。”

蛰龙

蛰伏的龙。比喻隐匿的志士。 唐 曹松 《题甘露寺》诗:“旦暮然灯外,涛头振蛰龙。” 金 元好问 《刘曲龙潭》诗:“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定计》:“蛰龙困久夜长吟,欲作甘霖,定作甘霖。”

阿香

神话传说中的推雷车的女神。 宋 苏轼 《无锡道中赋水车》诗:“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 阿香 推雷车。” 郁达夫 《金丝雀》诗之一:“能向 阿香 通刺否?风云千里传雷车。”

动地

震撼大地。《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北齐书·神武纪上》:“ 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哭声动地。”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毛 * 《七律·答友人》:“ 洞庭 波涌连天雪, 长岛 人歌动地诗。”

振起

兴起;奋起。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方今六合未康,豺豕当路,遗黎偷薄,义声弗闻,益宜振起道义之徒,以敦流遯之弊。”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夫弹劾积威之后,虽庸人亦可以奋扬;风采消委之餘,虽豪杰有不能振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万氏 一门,经学史才,冠絶当代,其操行之奇卓,亦復不媿古人……不仅以文章藻耀振起门第者也。”

虬髭

亦作“虯髭”。1.卷曲的胡须。 南朝 陈 徐陵 《移齐文》:“於是 卫 、 霍 、 甘 、 陈 ,虬髭瞋目,心驰 陇 路,志饮 河 源,乘胜长驱,未加所限。”

(2).即 虬髯客 。 唐 李咸用 《别李将军》诗:“一拜 虯髭 便受恩,宫门细柳五摇春。男儿自古多离别,懒对英雄泪满巾。”参见“ 虬髯客 ”。

天阙

(1).天上的宫阙。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织女赠牵牛》诗:“惭无二媛灵,託身侍天闕。”

(2).天子的宫阙,亦指朝廷或京都。《宋书·桂阳王休范传》:“便当投命有司,谢罪天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惠生 在 乌场国 二年,至 正光 三年二月,始还天闕。”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闕致时康。” 清 吴伟业 《题崔青蚓洗象图》诗:“十丈黄尘向天闕,霜天夜踏宫墙月。”

(3).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双阙,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宫;南望 牛头 ,方称天闕。”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天闕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仇兆鳌 注引 韦述 《东都记》:“ 龙门 号双闕,与大内对峙,若天闕然。”

(4).星名。《史记·天官书》:“两河、天闕间为关梁。”

砰轰

象声词。鼓声;金鼓声。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春郊纔烂熳,夕鼓已砰轰。” 宋 石茂良 《避戎夜话》卷下:“鉦鼓砰轰地欲裂,斯民嗷嗷将何之?”

惊倒

震惊倾倒。 宋 苏轼 《次韵秦观秀才见赠》:“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元 虞集 《题韩干画马》诗:“昔观祕府 韩 絶少,得见 龙眠 已惊倒。”

雨势

降雨的状况

银河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炎洲

(1).神话中的南海炎热岛屿。《海内十洲记·炎洲》:“ 炎洲 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迺造南中,渡 炎洲 ,逕玉涧,越金流。” 唐 柳宗元 《天对》:“爰有 炎洲 ,司寒不得以试。”

(2).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唐 李白 《野田黄雀行》:“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 吴 宫燕。” 王琦 注:“炎洲谓海南之地。” 明 唐寅 《陪杨礼部都隐君虎丘泛舟》诗:“朱明丽景属炎洲,兰橈桂檝遂娱游。” 严复 《救亡决论》:“炎洲羣岛,乃古大洲沉没之山尖。”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朝化

朝廷的政教和风化。《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其明宣朝化,怀保远邇,肃慎赏罚,以篤 汉 祜,以对于天下。”《晋书·四夷传序》:“既而 惠皇 失德, 中宗 迁播,凶徒分据,天邑倾沦,朝化所覃, 江 外而已。”《北史·韩禽传》:“申国威於万里,宣朝化於一隅,使东南之人俱出汤火,数百年贼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

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