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乾清宫西暖阁贮敬天勤民宝之例贮古稀天子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祖宗贻玉宝,敬天及勤民。

兹予逮古稀,爰始刻贞珉。

敬勤传家法,奕世当永遵。

设我子孙中,年或古稀臻。

此宝亦宜用,弆之檀匣陈。

斯则待乾贶,未敢预卜频。

西清者恒守,左个者偶循。

嗣服祈承命,巩谦勖慎寅。

诗词问答

问:《用乾清宫西暖阁贮敬天勤民宝之例贮古稀天子之宝于东暖阁既刻古稀说于宝端并系以诗》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七

2. 谓西暖阁之敬天勤民宝

参考注释

祖宗

祖先

玉宝

即玉玺。天子或后妃的玉印。据《新唐书·车服志》载:“初, 太宗 刻受命玄璽……至 武后 改诸璽皆为宝。 中宗 即位復为璽, 开元 六年,復为宝。”《宋史·舆服志六》:“凡上尊号,有司製玉宝,则以所上尊号为文。”《宋史·舆服志六》:“ 天圣 中, 章献明 肃皇后 用玉宝,方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龙钮。”《清史稿·世祖纪一》:“甲子,上 太祖武皇帝 、 孝慈武皇后 、 太宗文皇帝 玉册玉宝於太庙。”

勤民

(1).劳苦百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 违 蹇叔 ,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昭公十五年》:“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 韦昭 注:“勤,劳也。”

(2).尽心尽力于民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 杜预 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 汉 班固 《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统牧。”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犹以玩物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训焉。”

古稀

称人年七十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贞珉

石刻碑铭的美称。 元 余阙 《化城寺碑》:“斵辤贞珉,永告无斁。” 蒋士超 《五人墓》诗:“不欲求仁竟得仁,永垂义烈勒贞珉。”

敬勤

谨慎勤奋。 唐 韩愈 《唐故监察御史卫府君墓志铭》:“若既克自敬勤。”

家法

(1) 家长统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圣贤家法。——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家长责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奕世

累世,代代。《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后汉书·杨震传》:“臣奕世受恩,得备纳言。” 李贤 注:“奕犹重也。”《宋书·孔琳之传》:“而传国之璽,歷代迭用;袭封之印,奕世相传。” 宋 司马光 《宣徽惠穆吕公挽辞》:“奕世台衡贵,盈门紱冕荣。” 清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是故议院议员之法立,则奕世无失德之君。”

子孙

(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乾贶

上天之赏赐。 南朝 梁 沉约 《南郊恩诏》:“朕肃膺乾貺,君临率土。”

预卜

(1) 用占卜发现或说

(2) 预先断定;预料

西清

(1).西厢清净之处。《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青龙蚴蟉於东葙,象舆婉僤於西清。”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西清者,葙中清浄处也。”后指帝王宫内游宴之处。 宋 徐铉 《茱萸》诗:“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2). 清 代宫廷内南书房。 清 赵翼 《辰州吊诸桐屿》诗:“我来东道谁为主,君在西清最有声。”

恒守

谓不变的操守。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三:“盖闻身无恆守,势穷则屈;心无定主,情急则亲。”

左个

左边的偏室。《仪礼·乡射礼》:“左个之西北三步东面设荐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阳左个。” 郑玄 注:“青阳左个,大寝东堂北偏。”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案 郑 训个为偏,则其字当与介同。”《吕氏春秋·孟夏纪》:“天子居明堂左个。” 高诱 注:“明堂,南乡堂;左个,东头室。”《新唐书·陈子昂传》:“朝三公、九卿、大夫于青阳左个。”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用元望韵遣兴见寄》:“时维青阳初,天子在左个。”

左个。 唐 杨炯 《酅国公墓志铭》:“金绳玉匣,日观登封;左箇西偏,明堂布政。”

嗣服

(1).谓继承先人的事业。《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郑玄 笺:“服,事也。明哉, 武王 之嗣行祖考之事,谓伐 紂 定天下。” 南朝 宋 王韶之 《相国掾府君歌》:“显允皇祖,昭是嗣服。” 宋 秦观 《代贺兴龙节表》:“昭哉嗣服,纘六圣之洪休。”

(2).指继承帝位。《旧唐书·德宗纪上》:“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 宋 岳珂 《桯史·嘉禾篇》:“ 钦皇 嗣服,会时相主其人,赠以太保。”《清史稿·刑法志一》:“ 清太祖 嗣服之初,始定国政,禁悖乱,戢盗贼,法制以立。”

承命

受命。《左传·僖公十五年》:“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唐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何幸承命日,得与夫子俱。”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奴承命代主理家事,岂敢有违。” 郭沫若 《女神之再生》诗:“我本是奉天承命的人,上天特命我来统一天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