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 枕顶

作者:张翥 朝代:元代

江神子 枕顶原文

合欢花样满池娇。
用心描。
数针挑。
面面芙蕖,闲叶映兰苕。
刺到鸳鸯双比翼,应想像,为魂销。
巧盘金缕缀倡条。
隐红绡。
翠妖饶。
白玉函边,几度坠鸾翘。
汗粉啼红容易*,须爱惜,可怜宵。

诗词问答

问:江神子 枕顶的作者是谁?答:张翥
问:江神子 枕顶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江神子 枕顶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翥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翥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花样

(1)

(2) 供仿制的式样,泛指事物的式样或种类

(3) 各种时尚、风气

(4) 骗人的手段

玩花样

满池娇

元 代御衣上绣的一种图案名。 元 柯九思 《宫诗》之十二:“观莲 太液 泛兰橈,翡翠鸳鸯戏碧苕。説与小娃牢记取,御衫绣作满池娇。”自注:“ 天历 间,御衣多为池塘小景,名曰‘满池娇’。”

用心

想法;居心

别有用心

面面

每一方面;每个地方。 宋 范成大 《咏吴中二灯·琉璃球》:“迭晕重重见,分光面面呈。”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芙蕖

亦作“ 芙渠 ”。荷花的别名。《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郭璞 注:“﹝芙渠﹞别名芙蓉, 江 东呼荷。”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若其华实各名,根叶异辞,既号芙渠,亦曰泽芝。”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清 秦松龄 《和吴弘人见赠之作》:“尊酒共君秋夜醉,满庭清露湿芙蕖。”

兰苕

兰花。《文选·郭璞<游仙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李善 注:“兰苕,兰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金 元好问 《望云谣》:“登山採兰苕,兰苕霜早凋。”

鸳鸯

(1) 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爱夫妻

双比

对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 周振甫 注:“双比空辞:对偶而不用故事。”

想像

设想

把原子专家们想像成长胡子的老头

魂销

亦作“ 魂消 ”。1.指死亡。 唐 元稹 《感梦》诗:“行吟坐叹知何极?影絶魂销动隔年。今夜 商山 馆中梦,分明同在后堂前。”

(2).谓灵魂离体而消失。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欢乐激动。《旧唐书·郑畋传》:“自 函 洛 构氛,鑾舆避狄,莫不指铜驼而眥裂,望 玉垒 以魂销。” 宋 张先 《南乡子》词:“何处可魂消? 京口 终朝两信潮。” 清 王士禛 《灞桥寄内》诗:“ 太华 终南 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

盘金

用金线在绣品图案上再加工。《红楼梦》第四九回:“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綉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红楼梦》第五二回:“ 贾母 见 寳玉 身上穿着……大红猩猩氊盘金彩綉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子。”

倡条

(1).杨柳轻柔多姿的枝条。《渔洋诗话》卷中引 清 唐济武 《再至金陵》诗:“鬖鬖风柳緑緑丝,略似倡条髮覆肩。” 清 张四科 《高阳台·红桥秋泛》词:“垂杨未省凋零近,剩倡条待挽春风。”

(2).比喻妓女。《随园诗话》卷九引 清 陈楚筠 诗:“ 新安 山高江水遥,卷葹原不生倡条。贞魂夜号月光晓,儿童莫赋 西陵 草。”详“ 倡园花 ”。

红绡

红色薄绸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妖饶

见“ 妖嬈 ”。

玉函

(1).玉制的匣子。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九转丹、金液经、守一诀,皆在 崑崙 五城之内,藏以玉函,刻以金札,封以紫泥,印以中章焉。” 唐 杜牧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王函怪牒鎻灵篆,紫洞香风吹碧桃。”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资料汇集:“来件珍藏在玉函,传之百世足观览。”

(2).“ 玉函方 ”的省称。泛指医书。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寳方出龙宫。” 宋 陆游 《病中杂咏》之三:“ 华佗 囊书久已焚, 思邈 玉函秘不闻。”参见“ 玉函方 ”。

容易

(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爱惜

重视而不糟蹋

可怜宵

可爱的夜晚。《太平广记》卷三二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沉警》:“徘徊花上月,虚度可怜宵。”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六:“珠帘春十里,难遣可怜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