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草

作者:郑廷玉 朝代:元代

寄生草原文

从来道要得千军易。偏求一将难。

閒时故把忠臣慢。差时不听忠臣谏危时却要忠臣干。

谁当这借吴雪恨伍将军。我则索求那扶周摄政姬公旦。

诗词问答

问:寄生草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寄生草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寄生草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翰韵 出处:元曲选 楚昭公 第一折

参考注释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要得

(1) 〈方〉∶好(表示赞美或同意)

这个办法要得

(2) 用以表示惊讶,并常用以对突发事件或高速事物表示赞赏;也用于表达热情奔放和愉快之情

忠臣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

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听

(1).谓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齐侯 不听左右, 魏主 不听誉者,而明察照羣臣。”《后汉书·伏湛传》:“ 步 欲留与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早劝他不听,此刻后悔了,却是迟了。”

(2).不允许。《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纪》:“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及见女,暴怒,杖逐而出,不听入门。”

(3).不定罪。《礼记·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 郑玄 注:“简,诚也。有其意无其诚者,不论以为罪。” 孔颖达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虽有旨意,无诚实之状,则不听之,不论以为罪也。”

危时

不安宁的时世。 唐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祕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谁当

何人。当,语助词。《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弯碕》诗:“永怀 少陵 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为,为什么。 唐 沉佺期 《拟古别离》诗:“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

(2).安得,怎得。 唐 刘长卿 《酬李侍御登岳阳见寄》诗:“谁当北风至,为尔一开襟。” 唐 韦应物 《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诗:“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谁当 曲水 行,相思寻旧跡。”

雪恨

洗掉仇恨

报仇雪恨

将军

(1)

(2)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3) 将国际象棋中的“王”暴露在对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马上保护起来(如在其间放上另一棋子),则下一步便可能被对方吃掉

(4) 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人感到难办

他当众将了我一军,要我表演舞蹈

则索

只好;须得。 元 关汉卿 《新水令》套曲:“等多时不见来,则索独立在花阴下。”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我和他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我则索手抵著牙儿慢慢的想。”《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吾儿出去,则索早归。”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二折:“你则索静悄悄不的争差,切莫要笼窻和动闥,是必小心儿行礼谦洽。”

摄政

代国君处理国政

昔者周公摄政,践祚而治。——《礼记》

公旦

指 周公 旦 。 汉 王粲 《从军》诗:“昔人从 公旦 ,一徂輒三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重以 公旦 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上》:“故《周官》非肇制於 公旦 ,父子积思,以成斯业,信其勤精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