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解元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次韵王解元原文

观名计利心,惴惴日交战。
洪涛探龙睡,赤手投虎圈。
孰知青云士,眼静不及眩。
中年琴书趣,早岁林壑原。
我无适时具,未敢厌寒远。
政须营一醉,尚喜春酒贱。
前回所探花,扑蔌已如霰。
反杯临清池。
缬影中流见。
可须催归语,且领提壶劝。
向来眼中人,此客颇尝见。
两王风流绝,声名到朝彦。
新句如破竹,脱手金丸转。
石交可忘年,时亦共酣醼。
春来景物好,题品几时遍。
莺花不无情,向君真自献。

诗词问答

问:次韵王解元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次韵王解元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利心

(1).利欲之心。《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谓处士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七:“不独财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须寻自家稳便处,皆利心也。”《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那和尚们,名虽出家,利心比俗人更狠。”

(2).和顺之心。《楚辞·大招》:“易中利心,以动作只。” 王逸 注:“心意和利。” 蒋骥 注:“易,直;利,和也……言本和直之心,而形於举动也。”

惴惴

恐惧的样子

惴惴焉摩玩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惴惴奉行。——《明史》

惴惴恐不当意。——《聊斋志异·促织》

交战

敌对军队之间作战

白天发生几起巡逻队小规模交战

初一交战。——《资治通鉴》

普法交战。——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洪涛

* 浪

龙睡

龙睡眠。语本《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南齐书·倖臣传论》:“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后以“龙睡”喻指动必伤人者处于昏睡不动的状态。《北齐书·陆法和传》:“﹝ 陆法和 ﹞谓将士曰:‘卿观彼龙睡不动,吾军之龙甚自踊跃,即攻之。’”

赤手

空手,徒手。 宋 苏轼 《送范纯粹守庆州》诗:“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 清 黄遵宪 《天津纪乱》诗之五:“赤手能擒虎,红头看烂羊。” 陈毅 《水晶坡又阻雪》诗:“下马敲冰图寸进,赤手攀援如刀割。”

虎圈

养虎之所。《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宫 ……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 建昭 中,上幸虎圈鬭兽,后宫皆坐。” 明 陈继儒 《虎荟》卷三:“ 秦 故虎圈,周匝三十五步,西去 长安 十五里。”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青云士

《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张守节 正义:“若不託贵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赏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唐 李咸用 《哭所知》诗:“朝为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元 刘永之 《感遇》诗之一:“由来青云士,高视笑泥途。”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中年

(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早岁

早年

林壑

树林和山谷

适时

适合时宜;时间上正合适

适时采摘

现在大家很忙,短文章是最适时的

春酒

春季酿制的或春季酿成的酒;也指民间习俗,春节时宴请亲友叫吃春酒

前回

上一次。 唐 陆龟蒙 《孤独怨》诗:“前回边使至,闻道 交河 战。” 前蜀 韦庄 《天仙子》词:“悵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 鼎臣 道:‘这可不知道了。不过前回有人请我吃馆子,説是 罗 家出来了个厨子,投到 大观楼 去,做得好鱼翅。’” 艾芜 《山野》第一部十四:“前回拿给 日本 鬼子打败,就在这里…… 长清哥 就是打死在那边树子底下的。”

探花

明清两代称科举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三名的人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催归

鸟名。子规,杜鹃的别称。 唐 韩愈 《赠同游者》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唤起、催归,二禽名也。……催归,子规也。”详“ 杜鹃 ”。

提壶

鹈鹕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眼中人

指旧相识或想念的人。《文选·晋陆云<答张士然>诗》:“感念桑梓城,髣髴眼中人。” 吕延济 注:“眼中人,谓亲识也。” 南朝 梁 何逊 《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诗:“不见眼中人,空想南山寺。” 唐 钱起 《登圣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诗:“更喜眼中人,清光渐咫尺。”

两王

晋 大书法家 王羲之 、 王献之 的合称。 唐 窦臮 《述书赋》:“ 元宝 刚直,两 王 之次。骨正力全,轨范宏丽。”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朝彦

朝廷的俊才。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遇蒙时来会,聊齐朝彦迹。”《南史·颜延之传》:“ 武帝 亲幸,朝彦毕至。”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

新句

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 唐 张籍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诗:“迴首吟新句,霜云满 楚 城。” 宋 王安石 《与郭祥正太博书》之三:“承示新句,但知嘆愧。”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纳凉》:“且復哦新句,相嘲 饭颗山 。”

破竹

(1).劈竹子。喻循势而下,顺利无阻。《晋书·杜预传》:“昔 乐毅 藉 济 西一战以并强 齐 ,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復著手处也。” 唐 柳宗元 《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破竹寧比其发机,走丸未喻於乘胜。” 宋 朱熹 《伏读二刘公瑞巗留题感事兴怀追次元韵偶成》之一:“故垒近闻新破竹,起公无路祗伤心。” 王树枬 《武汉战纪》:“ 武昌 以 洪山 为扼塞, 洪山 失则 武昌 不守,顺流以取 汉阳 、 汉口 ,如破竹耳。”

(2).喻迅速破亡的形势。 唐 杜甫 《洗兵行》:“ 河 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唐 许浑 《登蒜山观发军》诗:“犬羊忧破竹,貔虎极飞蓬。”

脱手

(1) 出手;离手

(2) 卖出

货物昨日已脱手

金丸

(1).金制的弹丸。《西京杂记》卷四:“ 韩嫣 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餘。 长安 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 嫣 出弹,輒随之,望丸之所落,輒拾焉。” 唐 骆宾王 《畴昔篇》:“且知无玉饌,谁肯逐金丸?” 宋 陆游 《检旧诗偶见》:“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

(2).指金黄色的果实。 明 高启 《东丘兰若见枇杷》诗:“居僧记取南风后,留箇金丸待我尝。”

(3).比喻明亮的圆月。 宋 苏辙 《中秋见月寄子瞻诗》:“浮云捲尽流金丸, 戏马臺 西山鬱蟠。”

石交

交谊坚固的朋友。《史记·苏秦列传》:“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 燕 之十城。 燕 无故而得十城,必喜; 秦王 知以己之故而归 燕 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讎而得石交者也。”《三国志·蜀志·杨洪传》:“石交之道,举讐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七:“万里投諫书,石交化豺虎。” 康有为 《六哀诗·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刑部主事刘君光第》:“故人多石交,下石一何伙!故知交在神,面交多坎阻。”

忘年

(1).忘记年月。《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於无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禀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结 《无为洞口作》诗:“洞旁山僧皆学禪,无求无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独松》诗:“上友不羈云,下友忘年石。”

(2).不拘年龄、行辈、以德才相敬慕。《初学记》卷十八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禰衡 有逸才,少与 孔融 交。时 衡 未满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传》:“ 宽 当时位望,又与 大师 年事不侔,初见,言未及终,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恒尽忘年之欢。” 宋 苏辙 《追和张 * 道赠别绝句一首》引:“是时, 张公 安道 守 成都 ,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愿意永远和你做一个忘年的朋友。”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题品

品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若得门庭长如 郭林宗 者,当如所白” 刘孝标 注引《郭泰别传》:“ 泰 字 林宗 ,有人伦鉴识。题品海内之士,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六十餘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河东 柳先生 开 ﹞以高文苦学为世宗师,后进经其题品者,翕然名重于世。” 章炳麟 《驳神我 * 说》:“且审於自知有我者,亦审於知他人之有我,互相题品,则方人自此始。”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莺花

亦作“鸎花”。1.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唐 杜甫 《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义寺》诗:“鶯花随世界,楼阁倚山巔。” 宋 杨万里 《丙申岁朝》诗:“仙家风土閒中是,岁后鸎花报早无。” 清 孙枝蔚 《寒食对酒有怀兄弟》诗:“兄弟多年别,鶯花故国思。”

(2).借喻妓女。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谁著你恋鶯花,轻性命,丧风尘?”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七:“名都鶯花发皓齿,知君眷眷嬋娟子。”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维扬 本鶯花藪泽,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词盟,红桥冶春,香艷如昨。”

不无

犹言有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第古风既乏温淳,律体微乖整栗,故令评者不无轩輊。” 李希凡 、 蓝翎 《关于<红楼简论>及其他》:“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 曹公子 ,在‘贫穷难耐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