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无花之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花朝无花之作原文

昨岁花朝花灿烂,今年花朝花信慢。

晓来佳节正春中,忽见花幡缀别院。

瑶华琪树相鲜新,嫣红姹紫枝头绚。

坐令女夷增光辉,何须䌽剪陈家媛。

韶华透漏已如兹,高阁丁丁报银箭。

莫嗟畹圃少芳菲,会看纷纷乱如霰。

诗词问答

问:花朝无花之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花朝无花之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三

参考注释

朝花

见“ 朝华 ”。

灿烂

光彩鲜明夺目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色彩灿烂

光辉灿烂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花朝

(1).见“ 花朝节 ”。

(2).指百花盛开的春晨。亦泛指大好春光。 唐 白居易 《琵琶引》:“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唐 李商隐 《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 霍嫖姚 。”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一:“转眼 榕城 春欲暮,杜鹃声里过花朝。”

花信

(1) 花开的信息

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范成大《元夕后连阴》

花信尚早

(2) 借指女子的成年期—24 岁

晓来

天亮时。 唐 杜甫 《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鐘鼓传。” 宋 王安国 《清平乐》词:“ 小怜 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明 王守仁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诗之一:“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捲茆屋。”

佳节

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中

仲春,农历二月。《宋书·沉攸之传》:“卿春中求伐 彭城 ,吾恐军士疲劳,且去冬奔散,人心未宜復用,不许卿所启,今便不肯为我行耶。”《北史·源贺传》:“每岁秋冬,遣军三道并出,以备北寇,至春中乃班师。” 王维 《春中田园作》诗 清 赵殿成 题解:“《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春中。’正义曰‘中音仲。’”按,今本《史记》作“时在中春”。

别院

正宅之外的宅院。 明 高启 《咏苑中秦吉了》诗:“驾来别院未知迎,先听遥呼万岁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是夜特开别院,叫两个养娘伏侍 王氏 与 崔县尉 在内安歇。” 郭沫若 《广寒宫》:“地:月里 广寒宫 嫦娥 们读书之别院。”

瑶华

亦作“瑶花”。1.玉白色的花。有时借指仙花。《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王逸 注:“瑶华,玉华也。” 洪兴祖 补注:“説者云:瑶华,麻花也,其色白,故比於瑶。此花香,服食可致长寿,故以为美。” 唐 陈子昂 《东征至淇门答宋参军之问》诗:“碧潭去已远,瑶花折遗谁?” 元 王恽 《平湖乐·寿李夫人》曲:“洞里瑶华自高韵,八千春,裊烟已报长生信。”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而诗之精深华妙,异境日辟,如游海岛,仙山楼阁,瑶花縞鹤,无非珍奇矣。”

(2).喻指霜、雪。 唐 张九龄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诗:“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 明 高棅 《赋得罗浮霜月怀二逸人》诗:“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鐘……百里皆瑶华,千林閟幽风。”

(3).指美玉。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鍔不淬,则纯鉤之劲不就。”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成王 ﹞四年, 旃涂国 献凤雏,载以瑶华之车,饰以五色之玉,驾以赤象,至於京师。” 唐 元稹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4).比喻诗文的珍美。亦用以对人诗文的美称。 唐 储光羲 《酬李处士山中见赠》诗:“引领迟芳信,果枉瑶华篇。” 唐 岑参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诗:“赖蒙瑶华赠,讽咏慰怀抱。” 唐 许浑 《酬李当》诗:“知有瑶华手自开,《巴人》虚唱懒封回。”

(5).“ 瑶华圃 ”的省称。为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巧探》:“一自残雪飞画栋,蚤罢瑶华梦。” 明 汤显祖 《紫箫记·边思》:“流照 伏波 营,飞入瑶华境。”参见“ 瑶华圃 ”。

琪树

(1).仙境中的玉树。《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 吕延济 注:“琪树,玉树。” 唐 崔珏 《哭李商隐》诗:“应游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衣上玉坛。” 宋 范成大 《步虚词》:“琪树玲瓏珠网碎,仙风吹作步虚声。” 元 萨都剌 《将游茅山》诗:“错骑白鹤访 茅君 ,琪树秋声隔夜闻。”

(2).树名。 唐 李德裕 《金松赋》:“琪树以垂珠而擅名,金松以潜熲而莫覿。” 唐 李绅 《琪树》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緑,二年碧,三年者红,缀於条上,璀错相间。” 宋 张敦颐 《六朝事迹·宝林寺》:“ 寳林寺 有琪树,在法堂前。”

(3).比喻亭亭玉立的美人。 唐 温庭筠 《女冠子》词:“雪胸鸞镜里,琪树凤楼前。” 五代 鹿虔扆 《女冠子》词:“凤楼琪树,惆悵 刘郎 一去,正春深。”

(4).指枝条被雪覆盖的树。 宋 杨万里 《贺吉州李州守腊雪》诗:“八邑山川一千里,尽种琪树璣为英。” 宋 朱熹 《咏雪》:“不堪琪树犹含冻,飜笑梅花许耐寒。”

鲜新

犹新鲜。 唐 杜甫 《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宋 司马光 《中秋夜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置酒赋诗》:“月华秋色两鲜新,万里澄空不受尘。”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繁称》:“既以文语相为鲜新,则争奇弔诡,各随其意自为标榜。”

嫣红姹紫

指花色娇艳,亦指娇艳的花。 廖仲恺 《金缕曲·题八大山人松壑图》词:“繁华歇尽何须吊!且由他,嫣红姹紫,一春收了。” 冰心 《往事二》十:“亭中寂寂,浓密的松枝外,好鸟时鸣,嫣红姹紫开遍。” 冯沅君 《隔绝》:“她们因为慰藉我的无聊起见,送了一瓶花来,嫣红姹紫,清香扑鼻,不过我心中的难受由此更加几倍。”

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戴望舒 《残叶之歌·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摇摇地停在枝头。”

坐令

犹言致使;空使。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刘基 《结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坐令洋货日报关,万巧千奇无不备。”

女夷

传说中掌万物生长之神。后世亦以为花神。见 明 陈懋仁 《庶物异名疏》、 明 冯应京 《月令广义》。《淮南子·天文训》:“ 女夷 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穀、禽鸟、草木。” 高诱 注:“ 女夷 ,主春夏长养之神也。”

光辉

光明,灿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韶华

韶光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韩维《太后阁》

透漏

走漏;泄露风声

透漏真相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丁丁

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等声音

伐木丁丁。——《诗·小雅·伐木》

银箭

(1).指银饰的标记时刻以计时的漏箭。 隋 江总 《杂曲》之三:“鲸灯落花殊未尽,虬水银箭莫相催。” 宋 司马光 《宫漏谣》:“铜壶银箭夜何长,杳杳亭亭未遽央。” 清 吴伟业 《洛阳行》:“铜扉未啟牵衣諫,银箭初残泪如霰。”

(2).比喻白亮的箭形事物。(1)比喻月光。 宋 欧阳修 《越溪春》词:“归来晚驻香车,银箭透窗纱。”(2)比喻雨柱。 金 元好问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诗:“淅树蛙鸣告雨期,忽惊银箭四山飞。”

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样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纷乱

杂乱,混杂

纷乱的事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