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坐述怀

作者:石宝 朝代:明代

雨坐述怀原文

结发事奇谋,年徂志弥远。

虽蒙簪绂荣,抱病日长偃。

兴到偶翻阅,吟哦不终卷。

古来忠与邪,往往激褊浅。

长城能自坏,元恶畴克殄。

所以乐道人,但欲脱轩冕。

境大意自舒,身安虑长鲜。

此理本分明,不用更辗转。

诗词问答

问:雨坐述怀的作者是谁?答:石宝
问:雨坐述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石宝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宝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熊峰集卷一

参考注释

结发

(1) 束发

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 指结为夫妻

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江淹《杂体·李都尉从军》

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奇谋

奇妙的计谋

弥远

久远。《文选·班固<幽通赋>》:“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己安静长思,不欲毁絶先人之功跡,日月不居,忽復大远。”《后汉书·章帝纪》:“《五经》剖判,去圣弥远,章句遗辞,乖疑难正。”

簪绂

冠簪和缨带。古代官员服饰。亦用以喻显贵,仕宦。 唐 李颀 《裴尹东溪别业》诗:“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凡居近位,岁进子孙,簪紱盈门,冠盖塞路。” 清 方文 《述哀》诗:“儿长粗能文,母日望簪紱。”

抱病

有病缠身,带着病

抱病工作

翻阅

(1) 翻着看

翻阅了全部档案

(2) 以快速或粗略的方式查阅

刚刚翻阅了那篇论文

吟哦

(1) 有节奏地诵读

曼声吟哦

(2) 写作诗词;推敲诗句

执卷吟哦,搜索殊苦

驴上吟哦。——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不终

(1).没有结果;没有到底。《左传·僖公十六年》:“明年 齐 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 宋 苏辙 《龙川略志》卷二:“﹝ 赵生 ﹞家本 代州 ,名 吉 ,事 五臺 僧不终,弃之游四方。”

(2).不得善终,不能终其天年。《汉书·晁错传赞》:“ 错 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裴頠对武帝》:“ 惠 、 怀 、 愍 皆不终,牛繫马后,岂及亡乎!”

(3).犹不中,不合格,不好。《西游记》第四七回:“虽然相貌不终,却倒会降龙伏虎,捉怪擒妖。”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褊浅

(1).心地、见识等狭隘短浅。《楚辞·九辩》:“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明史·耿定向传》:“ 高拱 执政, 定向 尝讥其褊浅无大臣度, 拱 嗛之。” 清 孙枝蔚 《次赠周建西韵贺令侄子常生第三子时子常见借欧阳全集》:“我才褊浅无佳思,直写 欧 诗计颇得。”

(2).土地、水流等狭窄浅薄。 唐 元稹 《遣兴》诗之四:“託根在褊浅,因依泥滓生。” 唐 元稹 《分水岭》诗:“褊浅无所用,奔波奚所营?”

长城

(1) 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2) 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物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元恶

大恶之人;首恶。《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孔 传:“大恶之人犹为人所大恶,况不善父母、不友兄弟者乎!”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明史·张璁传》:“元恶寒心,羣奸侧目。”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 张之洞 老悍自用……餘毒所及,厥成大创,天厌其驱,罚其元恶,卖国老贼,遂入黄壚。”

克殄

(1).歼灭。《陈书·世祖纪》:“今元恶克殄,八表已康,兵戈静戢,息肩方在,思俾余黎,陶此宽赋,今岁军粮通减三分之一。”

(2).指歼灭敌人。 唐 牛肃 《吴保安》:“以将军英勇,兼足下才能,师之克殄,功在旦夕。”

歼灭。《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剋殄元恶,退就鼎鑊,始生之愿也。”《晋书·刘元海载记》:“诚能命将四出,决机一掷……此 高皇帝 之所以创竖鸿基,剋殄彊 楚 者也。”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乐道

喜欢谈论

他总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件事

轩冕

(1).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

(2).借指官位爵禄。《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唐 《过陶徵君隐居》诗:“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銖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轩冕失之,有时而復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为轩冕误。”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轩冕。”

(3).指国君或显贵者。《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4).指为官。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然性素高介,当官则死其职,过即澹然无轩冕情。”

大意

不经意、不仔细、疏忽

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理本

至治的根本。 唐 白居易 《采诗以补察时政策》:“圣王酌人之言,补己之过,所以立理本,导化源也。” 唐 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天垂象兮至明,历为功兮可久,重之斯实理本,轻之则为乱首。”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辗转

(1) 来回翻转

辗转不眠

(2) 非直接地;中间经过许多人或地方

辗转相告

(3) 反复无常

昔何言而今复背之,固得辗转若此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