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杭州郑资政书

作者:宋祁 朝代:宋代

得杭州郑资政书原文

误抛荷橐别云裘,天赐疏慵卧治州。
辕下已疲犹恋主,道边宁死不为钩。
风波路恶惊危涕,蓬葆年侵变黑头。
独喜故人恩契厚,冷灰遗甑远相求。

诗词问答

问:得杭州郑资政书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问:得杭州郑资政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祁名句大全

宋祁得杭州郑资政书书法欣赏

宋祁得杭州郑资政书书法作品欣赏
得杭州郑资政书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云裘

(1).轻柔的皮衣。 南朝 梁 庾肩吾 《长安有狭斜行》:“大妇襞云裘,中妇卷罗幬。”

(2).云朵。 宋 朱熹 《再赋解嘲》:“褰裳絶冥外,天风舞云裘。”

(3).古时天子祭天地时须穿裘服,故用以借指天子。《宋史·乐志十五》:“牙盘赭案肃神休,何日覿云裘。”参阅《周礼·天官·司裘》。

天赐

(1).上天赐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过 卫 ……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 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水浒传》第三三回:“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

(2).天子的赏赐。 唐 崔枢 《赐耆老布帛》诗:“布帛忻天赐,生涯作主恩。” 宋 梅尧臣 《送谢舍人奉使北朝》诗:“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懒;懒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 梅尧臣 《自咏》:“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六:“疎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启 《东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怀陈伯恩》诗:“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

卧治

西汉 时 汲黯 为 东海 太守,“多病,卧闺閤内不出,岁餘, 东海 大治。”后召为 淮阳 太守,不受。 武帝 曰:“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见《史记·汲郑列传》。后因以“卧治”谓政事清简,无为而治。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尚可。”《隋书·元孝矩传》:“若以边境务烦,即宜徙节 涇郡 ,养德卧治也。” 元 萨都剌 《寄呈江东廉使王继学》诗:“秪应 王 谢 风流在,卧治 东山 足令名。”

辕下

(1).车下。《新唐书·藩镇传·田悦》:“今日破 魏 ,则取 燕 赵 如牵辕下马耳。” 金 段克己 《岁己酉春正月十有一日吾友张君汉臣下世》诗之四:“停车伏辕下,骨断筋力折。”

(2).辕门之下。引申为门下,部下。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 岳将军 从者某,赏守备衔,效力辕下。”

恋主

依恋君主。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僻处西馆,未奉闕庭,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唐 杜甫 《送司马入京》诗:“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 秦 。” 唐 钱起 《送陆郎中》诗:“事边仍恋主,举酒復悲歌。”

道边

(1).商谈于边界之上。《汉书·霍去病传》:“ 浑邪王 与 休屠王 等谋欲降 汉 ,使人先要道边。” 颜师古 注:“道犹言也。先为要约来言之於边界。”

(2).路旁。《后汉书·曹褒传》:“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 唐 孔颖达 疏:“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不见 杨夫子 ,岁晚走道边。”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风波

(1) 风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运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变迁

世路风波

惹出风波

(2) 乱子;纠纷

风波迭起

危涕

谓哀伤涕泣。《文选·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 李善 注:“《孟子》曰:‘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登楼赋》曰:‘涕横坠而弗禁’……然心当云危,涕当云坠。 江氏 爱奇,故互文以见义。” 唐 唐彦谦 《春阴》诗:“一寸迴肠百虑侵,旅愁危涕两争禁。”

蓬葆

蓬草和羽葆。比喻头发散乱。《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当此之时,头如蓬葆,勤苦至矣。”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头久不理,如蓬草、羽葆也。” 宋 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十餘年间,忧虑危慄,头若蓬葆,雨沐风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携一妇人,头如蓬葆。”

年侵

1.年纪渐老。 2.年底渐近。 3.年成荒歉。

黑头

最早由包公的饰演者以黑脸出现而得名,后来泛指大花脸这种戏曲角色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契厚

谓交往密切,感情深厚。 元 秦简夫 《东堂老》楔子:“居士与老夫最是契厚,请猜猜我这病症咱。”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史 性俭素,曾与京宦 米公 万钟 契厚。” 清 李渔 《风筝误·闺哄》:“下官 戚天衮 ,字 补臣 ,与 詹烈侯 是同榜兄弟,最相契厚。”

相求

互相寻求。《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离鸟夕宿,在彼中州;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十二:“芳树自妍芳,春禽自相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