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洞庭秋月

作者:宋宁宗 朝代:宋代

潇湘八景洞庭秋月原文

白水连天远,吴淞一幅秋。
橘洲冰魄满,竹阁佳华留。
凫雁不饮啄,鱼龙与拍浮。
垂虹寓今夕,清胜庾公楼。

诗词问答

问:潇湘八景洞庭秋月的作者是谁?答:宋宁宗
问:潇湘八景洞庭秋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宁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宁宗名句大全

宋宁宗潇湘八景洞庭秋月书法欣赏

宋宁宗潇湘八景洞庭秋月书法作品欣赏
潇湘八景洞庭秋月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白水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 白水 !” 杨伯峻 注:“‘有如 白水 ’即‘有如 河 ’,意谓 河 神鉴之,《晋世家》译作‘ 河 伯视之’是也。”后遂用作誓词,表示信守不移。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谓予不信,鉴时人皦日之辞;弗与同心,如 文公 ( 晋文公 )白水之誓。” 太平天囯 杨秀清 《果然忠心》诗之三:“个个披肝盟白水,人人沥胆矢丹心。” 刘师培 《文说》:“以‘青云’为得志,以‘白水’为誓词。”

(2).泛指清水。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二:“白水过庭激,緑槐夹门植。” 唐 杜甫 《寄常徵君》诗:“白水青山空復春,徵君晚节傍风尘。” 清 黄景仁 《舟中咏怀》:“白水寒较明,昏雾薄将凝。” 华山 《阵地春节散记》:“去年这时候才乐呢:白水燉猪肉,还没开锅就要出发。”

(3).白开水的简称。 曹禺 《雷雨》第三幕:“ 鲁贵 :[端起杯子,对 四凤 ]这是白水,小姐![泼在地上] 鲁四凤 :[冷冷地]本来是白水,没有茶。”

(4).水名。源出 湖北省 枣阳市 东 大阜山 ,相传 汉光武帝 旧宅在此。《文选·张衡<东京赋>》:“乃龙飞 白水 ,凤翔参墟。” 薛综 注:“ 白水 ,谓 南阳 白水县 也, 世祖 所起之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 孟阳 《七哀》云:‘ 汉祖 想 枌榆 , 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对之类也。” 唐 李白 《上云乐》诗:“ 赤眉 立 盆子 , 白水 兴 汉光 。” 王琦 注引《后汉书》:“ 光武 旧宅在今 随州 枣阳 东南,宅旁二里有 白水 焉,即 张衡 所谓‘龙飞 白水 ’也。”

(5).水名。神话传说中源出 昆仑山 的一种河流。相传饮之可以不死。《楚辞·离骚》:“朝吾将济於 白水 兮,登 閬风 而緤马。” 王逸 注引《淮南子》:“ 白水 ,出 崑崙之山 ,饮之不死。”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唯专制永长,昭苏非易,况復神驰 白水 ,孰眷旧乡,返顾高丘,正哀无女。”

连天

(1) 持续许多天

连天连夜

连天赶路

(2) 连续不断

叫苦连天

(3) 与天相连,比喻非常高的样子

水连天

一幅

(1).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后汉书·符融传》“幅巾奋褒” 唐 李贤 注:“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贵者綾锦裙襦,上施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缜菜示德逢》诗:“ 陶 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朱子语类》卷一○六:“只以一幅纸,截作三片。”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报中,针对矿山机关一些同志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刊出了一幅漫画。”

(2).表数量。用于景物。犹一片。 宋 陆游 《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诗:“接罗一幅烟雾薄,舴艋八尺鳧鷖轻。”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诗:“一幅秋光舒復卷,谁教尘土涴人衣。”

橘洲

洲名。在今 湖南省 长沙市 西 湘江 中。多美橘,故名。今称“橘子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 湘水 又北逕 南津城 西,西对 橘洲 。” 唐 杜易简 《湘川新曲》之一:“ 昭潭 深无底, 橘洲 浅而浮。” 宋 辛弃疾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词:“长记 瀟湘 秋晚,歌舞 橘洲 人散。” 毛 * 《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 湘江 北去, 橘子洲 头。”

冰魄

(1).冰魂。 宋 楼枎 《水龙吟·次清真梨花韵》:“未放游蜂叶底,怕春归不禁狂吹。象牀困倚,冰魄微醒,鶯声唤起。”参见“ 冰魂 ”。

(2).指月亮。 宋 刘子翚 《次韵茂园独速歌》:“大儿行文学 苏 黄 ,暗潮无声走茫茫。小儿分题拟 甫 白 ,手抉蟇颐取冰魄。” 元 钱惟善 《八月十五夜风雨见月有怀》诗:“玄云忽开黄道明,顾兔涵秋抱冰魄。” 清 魏源 《出都前夕与周子坚夜步月下》诗:“但得方寸明,冰魄常同趣。”

竹阁

(1).用竹子建造的楼阁。 唐 张籍 《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牀。” 唐 白居易 《宿竹阁》诗:“晚坐松簷下,宵眠竹阁间。” 清 查慎行 《闲咏》:“延曦开竹阁,向晦掩柴关。”

(2).楼阁名。在 浙江 杭州 孤山 附近,今废。 宋 姜夔 《卜算子》词之三:“ 凉观 酒初醒, 竹阁 吟纔就。” 清 张岱 《西湖梦寻·西湖中路·六一泉》:“ 六一泉 在 孤山 之南,一名 竹阁 ,一名 勤公讲堂 。 宋 元祐 六年, 东坡先生 与 会勤上人 同哭 欧阳公 处也。”

凫雁

亦作“ 鳧鴈 ”。1.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荀子·富国》:“然后飞鸟鳧雁若烟海。”《楚辞·九辩》:“鳧鴈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2).鸭与鹅。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因思 杜陵 梦,鳧雁满回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近东即 迎祥池 ,夹岸垂杨、菰蒲、莲荷,鳧雁游泳其间。”

饮啄

(1).饮水啄食。语本《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畜乎樊中。” 成玄英 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於林籟,岂企羡於荣华!”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2).引申为吃喝,生活。 唐 李益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羶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刘山甫 亦蒙 夏生 言示五年行止,事无不验,盖饮啄之有分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之二:“饮啄依朋友,湖山本性情。”

(3).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南史·沉约传》:“﹝ 沉警 ﹞无进仕意,谢病归…… 警 曰:‘使君(指 谢安 )以道御物,前所以怀德而至,既无用佐时,故遂饮啄之愿尔。’” 唐 元结 《喻瀼溪乡旧游》诗:“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谢树琼 《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拍浮

浮游;游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毕茂世 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后因以“拍浮”为诗酒娱情之典。 宋 苏轼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诗:“万斛船中着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施肩吾》:“而少存 箕潁 之情,拍浮诗酒,搴擘烟霞。”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 康熙 庚子, 竹垞 偕 粤 东诗人 屈翁山 会饮 杭州 酒楼,拍浮屡日。”

垂虹

(1).指 垂虹桥 。 宋 张元干 《青玉案》词:“平生百绕 垂虹 路,看万顷,翻云去,山澹夕暉帆影度。” 宋 姜夔 《庆宫春》词序:“予别 石湖 归 吴兴 ,雪后夜过 垂虹 ,尝赋诗云:‘ 长桥 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2).指 垂虹桥 上的 垂虹亭 。 宋 张元干 《点绛唇》词:“醉泛 吴松 ,小舟谁怕东风大。旧时经过,曾向 垂虹 卧。”

今夕

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清胜

(1).清雅优美。《世说新语·识鉴》“此儿有异,顾吾老不见其大耳”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卫玠别传》:“ 玠 有虚令之秀,清胜之气。”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石曼卿》:“不若 胡武平 《咏白牡丹诗》云‘璧堂月冷难成寐,翠幄风多不奈寒。’其语意清胜,过 裴璘 远矣。” 明 文徵明 《<南濠居士诗话>序》:“君於诗别具一识,世之谈者,或 元 人为宗,而君雅意於 宋 ,谓必音韵清胜。”

(2).用为对人问候的敬辞。 宋 苏轼 《答水陆通长老书》之一:“近过 苏臺 ,不得一见而别,深为耿耿。专人来辱书,且喜法履清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异日, 红娘 復至,曰:‘夫人致意先生,今夜文候清胜。’”

庾公楼

即庾楼。 清 赵翼 《庾楼》诗:“危栏瞰天地,千载 庾公楼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