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昭礼还金陵四首

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送昭礼还金陵四首原文

松峦特立士,君也为之子。
异同诮歆向,父子自知己。
向来知名人,得此多失彼。
愿君考其然,九十半百里。

诗词问答

问:送昭礼还金陵四首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送昭礼还金陵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名句大全

赵蕃送昭礼还金陵四首书法欣赏

赵蕃送昭礼还金陵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送昭礼还金陵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立士

能自立的士人;廉洁有节操的人。《韩诗外传》卷三:“四体不掩则鲜仁人,五藏空虚则无立士。”

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异同

(1) 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别异同

(2) 异议

(3) 不一样,不一致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歆向

西汉 刘歆 及其父 刘向 的合称。 隋 王通 《中说·天地》:“使 范寧 不尽美于《春秋》, 歆 向 之罪也。” 阮逸 注:“ 刘向 理《穀梁》, 刘歆 好《左氏》,各守一家而不能贯圣经之本,是古学之罪也。”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词章尽 崔 蔡 ,论议皆 歆 向 。” 宋 陈师道 《与鲁直书》:“ 正夫 有幼子 明诚 ,颇好文义,每遇 苏 黄 文诗,虽半简数字,必録藏,以此失好於父,几如小邪矣。迺知 歆 向 无足怪者。”

父子

父亲和儿子,古时也指叔侄

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名人

1.著名的人物。 2.有名籍的人。

其然

(1).犹言如此。《论语·宪问》:“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后汉书·党锢传序》:“若 范滂 、 张俭 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周书·王杰王勇等传论》:“ 耿豪 、 王勇 ,不其然乎。”

(2).必如此。《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申丰 ﹞对曰:‘其然,将具敝车而行。’” 杜预 注:“其然,犹必尔。”

十半

十分之五,一半。《汉书·枚乘传》:“今大王还兵疾归,尚得十半。不然……大王虽欲反都,亦不得已。” 颜师古 注:“十分之中可冀五分无患,故云尚得十半。”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