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尤丞季端

作者:刘宰 朝代:宋代

赠尤丞季端原文

冠制殊常袖更宽,风流王谢出长干。
笑端云锦呈天巧,胸次冰壶挹露寒。
未许归期占信宿,相应喜色动门阑。
贤昆自有长生术,为觅仙家九转丹。

诗词问答

问:赠尤丞季端的作者是谁?答:刘宰
问:赠尤丞季端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宰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殊常

异常,不同寻常。《晋书·张载传》:“处守平之世,而欲建殊常之勋。”《宋书·建平宣简王宏传》:“﹝ 宏 ﹞少而闲素,篤好文籍, 太祖 宠爱殊常。” 唐 刘禹锡 《谢乐天闻新蝉见赠》诗:“人情便所欲,音韵岂殊常。”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 义门 尝有不虞之灾,继沐殊常之泽,惊喜交至。”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王谢

(1).六朝望族 王 氏、 谢 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 景 请娶於 王 谢 , 帝 曰:‘ 王谢 门高非偶,可於 朱张 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 王 谢 ,甲第 金 张 。” 王闿运 《上征赋》:“仰 王 谢 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

(2).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桓 惮其旷远,乃趣解兵。 王 谢 旧齐名,於此始判优劣。”

出长

犹长进。《续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各人武艺,一日长似一日,连 双福 等都有出长。”

笑端

(1).取笑的由头;笑料。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出题有他意》:“ 正德 改元,实误袭 西夏 李乾顺 故号,时 马端肃 秉銓,出试题以嘲政府之不学, 刘晦菴 、 李西涯 、 谢木斋 三公在揆地,世传为笑端。”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宿迁县志》:“杂志攟拾劣诗小説,更为芜鄙……故与《新修江寧府志》,皆滋笑端。” 严复 《原强》:“即当日之怪谬,苟记载某事而传之,将皆为千载笑端,而吾民靦然固未尝以之为愧也。”

(2).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三》:“然则 唐 虞 以前,安得后世之姓耶?此二事絶类,可发一笑端。”

云锦

一种品级很高的提花丝织物,因花纹瑰丽如云得名

天巧

不假雕饰,自然工巧。 唐 韩愈 《答孟郊》诗:“规模背时利,文字覷天巧。”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周遭有十奇,如 石门 、 水帘 、 瀑布 、 石灯 、 石钟罄 、 观音影 之类,皆自然天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窗栏》:“必取整木一段,分中锯开,以有锯路者着墻,天然未斫者向内,则天巧人工,俱有所用之矣。”

胸次

胸间。亦指胸怀。《庄子·田子方》:“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於胸次。” 宋 黄庭坚 《题高君正适轩》诗:“豁然开胸次,风至独披襟。”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头折:“人説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 郑振铎 《桂公塘》十四:“ 天祥 觉得胸次很光明,很舒畅,前之未有的放怀无虑。”

冰壶

(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李周翰 注:“玉壶冰,取其絜浄也。” 唐 姚崇 《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清也……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官况托冰壶,友谊敦芳醑,数载梦中孤,今日樽前聚。”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晶莹。”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冰壶通皓雪,綺树眇晴烟。” 宋 杨万里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 元 马致远 《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 楚 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明 陈所闻 《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 清 李基和 《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诗:“谁画 雁门 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归期

返归的日期

归期未定

信宿

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

公归不复,子女信宿。——《诗·豳风·九罭》

流连信宿,不觉忘返。——《水经注·江水》

相应

(1) 相宜,应该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 彼此相当的或互补的;交互,互惠

商定彼此都给对方公民以相应的权利

色动

脸色改变。《战国策·赵策一》:“ 知过 出见二主,入説 知伯 曰:‘二主色动而意变,必背君,不如令杀之。’”《东观汉记·班超传》:“﹝ 超 ﹞乃还告 郭恂 , 恂 大惊,既而色动。”《隋书·高祖纪上》:“﹝帝﹞因召 高祖 ,命左右曰:‘若色动,即杀之。’ 高祖 既至,容色自若,乃止。”《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公业 ﹞呼 非烟 詰之。 非烟 色动,不以实告。”

门阑

亦作“ 门栏 ”。1.门框或门栅栏。 汉 王充 《论衡·乱龙》:“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门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剪彩为壶卢》:“又端阳日用綵纸剪成各样壶卢,倒粘於门阑之上,以洩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萧红 《生死场》十二:“手电灯发青的光线乱闪着,临走出门栏,一个 日本 兵在铜帽子下面说中国话:‘也带走她。’”

(2).借指家门;门庭。《史记·楚世家》:“敝邑之王所甚説者无先大王,虽 仪 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廝者亦无先大王。”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门阑多喜色,女壻近乘龙。” 明 屠隆 《綵毫记·团圆受诏》:“草木回春,门阑生喜,报夫君将到,东方千骑。”

(3).犹师门;权门。 唐 皎然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会诸文士东堂重校》:“外学宗砚儒,游焉从后进。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瞻望门阑,不任乡往之至。” 宋 陆游 《福建谢史丞相启》:“伏念某早出门阑,尝尘班缀。”

贤昆

贤良的兄长。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惟我贤昆,天姿秀生。” 唐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平原 思令弟, 康乐 谢贤昆。” 清 查慎行 《秋怀诗》:“存殁相关事忍论, 桓山 翼折嘆贤昆。”

生术

(1).长生之术。《列子·说符》:“若然,死者奚为不能言生术哉?”《后汉书·周磐传》:“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

(2).生前的做法。《荀子·礼论》:“饭以生稻,唅以槁骨,反生术矣。” 章诗同 注:“反生术,和生前所做的不同了。”

仙家

(1).仙人所住之处。《海内十洲记·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诗:“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

(2).指仙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癸卯春,余游 黄山 ,见絶壁之上,刻‘ 江丽田先生 弹琴处’,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残游记》第九回:“这屏上诗是何人做的?看来只怕是个仙家罢?”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3).旧时迷信,用以称狐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渠畏怖不出,我亦实不忍火攻。苟无大罪,乞仙家捨之。”原注:“里俗呼狐曰仙家。”

九转丹

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 唐 吕温 《同恭夏日题导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诗:“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俺不用九转丹成千岁寿,俺不用一斤铅结万年珠。”《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共饮 三危 露,同餐九转丹。”参见“ 九转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