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其十二·吴章岭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吴地此雄关,庐山维北转。

㠍嶪罗层峰,盘回架陡栈。

陡栈若无路,行人为跼步。

嗟哉名利子,冒险纷来去。

来去古复今,吴章自碧岑。

陆文不可作,董法犹堪寻。

堪寻岩壑表,一一供幽讨。

借问𨏥车回,桃李收多少。

诗词问答

问:《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其十二·吴章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七

2. 癸酉秋命董邦达典江西乡试经历诸胜因成是图

参考注释

吴地

春秋 时 吴国 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 江苏 、 上海 大部和 安徽 、 浙江 、 江西 的一部分。亦指 东汉 时的 吴郡 (今 江苏省 )。《汉书·东方朔传》:“今先生率然高举,远集 吴 地,将以辅治寡人。” 唐  郎士元 《赠韦司直》诗:“客来 吴 地星霜久,家在 平陵 音信疏。”

雄关

雄伟险要的关隘。 明  沉钦圻 《书事》诗:“玉闕悲龙驭,雄关丧虎臣。”《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説起 燕都 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 清  吴伟业 《松山哀》诗:“ 卢龙 蜿蜒东走欲入海,屹然搘拄当雄关。” 毛 * 《忆秦娥·娄山关》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庐山

山名,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凉爽,多雾,风景秀美, * 带作物茂盛

层峰

层层重叠的山峰

盘回

亦作“ 盘迴 ”。盘旋回绕。《汉武帝内传》:“宫中嬪御望阁上有丹霞蓊蔚而起,霞灭,见赤龙盘迴栋间。”《魏书·侯莫陈悦传》:“数日之中,盘回往来,不知所趣。” 唐 韩愈 《桃源图》诗:“流水盘迴山百转,生綃数幅垂中堂。”《长安客话·恶峪》引 明 顿锐 《恶峪行》:“山形虽恶中洞然,曲折盘回可寻索。” 程善之 《自芜湖至徽州道中》诗:“盘回忽入谷,途穷目为眴。”

槃回:蜿蜒盘曲。 汉 马融 《广成颂》:“ 金山 、 石林 ,殷起乎其中……隆穹槃回,嵎峗错崔。”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跼步

小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於是后进之才,奬气挟声,轩翥而欲奋飞,腾掷而羞跼步。” 唐  杜甫 《万丈潭》诗:“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靄。” 金  元好问 《库城》诗:“跼步无旷迹,劳歌惟苦音。”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忽巨石仄起如龟脊,左右絶壑万仞,从脊上跼步以行,行者皆股慄。”

嗟哉

叹词。 汉  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后汉书·耿弇传论》:“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唐  韩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利子

(1).古刑具。即木驴。《水浒传》第四十回:“各与了一碗长休饭,永别酒。吃罢,辞了神案,漏转身来,搭上利子。”

(2).利息。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企业家既结合自然、资本、劳动力之三生产要素,而冒险以求利润,故地代、利子、庸钱三者,皆经企业家之手,以给付三阶级之人。” 鲁迅 《书信集·致沉雁冰》:“﹝ 许钦文 ﹞后来收款寥寥,自己欠一批债,而 杭州 之律师及记者等,以他为富翁,必令涉入人命案,几乎寿终牢寝,现在出来了,却专为付利子而工作着。”参见“ 利息 ”。

冒险

在投机、 * 或其他靠运气的这一类事情中冒失败或输掉的风险

拿一生的积蓄来冒险

冒险登陆

来去

(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碧岑

青山。 唐  杜甫 《上后园山脚》诗:“自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 明  陈子龙 《南乡子·春闺》词:“草色萋迷郎去路,沉沉,一带浮云断碧岑。” 清  李雯 《太平寺闻子规》诗:“谿山月出满青林,杜宇千声怨碧岑。”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岩壑

(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

(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

一一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

一一检查

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