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初晴原文

暑雨初收体为轻,远山尽出眼偏明。
诗凭写兴忘工拙,酒取浇愁任浊清。
绿树有阴休倦步,澄溪无滓濯尘缨。
老人本少凋年感,不奈江城暮角声。

诗词问答

问:初晴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初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陆游初晴书法欣赏

陆游初晴书法作品欣赏
初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出眼

犹显眼。 姚雪垠 《长夜》三十:“灶君夫妇和进宝童子的衣服全都是大红大绿的,在多灰的烟熏的墙壁上特别出眼。”

工拙

犹言优劣。《吕氏春秋·知度》:“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易官。” 唐 黄滔 《唐昭宗实录》:“明试殿庭,题目尽取於《典》《坟》,赋咏用观其工拙。” 茅盾 《<子夜>后记》:“我不遑再计工拙,就靦然出版了。”

浇愁

饮酒解除愁闷。 宋 苏轼 《赠何道士》诗:“问疾来三客,浇愁有半瓶。” 金 元好问 《秋夕》诗:“浇愁欲问东家酒,恨杀寒鷄不肯鸣。” 巴金 《秋》八:“自己装满了一肚皮的愁闷,无法吐一口气,他就用酒来浇愁。”

尘缨

比喻尘俗之事。《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李周翰 注:“尘缨,世事也。” 唐 白居易 《长乐亭留别》诗:“尘缨世网重重缚,迴顾方知出得难。”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宴会》:“罔极深恩报未能,孝思郑重利名轻,何心顾恋尘缨。”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凋年

(1).岁暮。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於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羣山。”

(2).晚年。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如何,悠扬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 宋 杨万里 《再辞免札子》:“伏念某才疏用世,景迫凋年。”

不奈

(1).无奈。 唐 李昂 《戚夫人楚舞歌》:“不奈君王容鬢衰,相存相顾能几时。” 宋 范成大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诗:“酒槽不奈青春老,经笥空供白昼眠。” 明 高启 《送衍师还相川》诗:“道心深悟俱浮幻,不奈诗名满世传。”

(2).不耐,忍受不了。 唐 陆畅 《解内人嘲》诗:“须教翡翠闻 王母 ,不奈乌鳶噪鹊桥。” 宋 王安石 《红梅》诗:“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角声

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晋书·王羲之传》:“ 述 ( 王述 )每闻角声,谓 羲之 当候己,輒洒扫而待之。”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

五声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 清 钱谦益 《<施愚山诗集>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