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棠花

作者:董嗣杲 朝代:宋代

棣棠花原文

绿罗摇曳郁梅英,袅袅柔条韡韡金。
荣萼有光倾日近,仙姿无语击春深。
盛传覆弟承华喻,别纪遗恩芾木阴。
晚圃甚花堪并驾,周诗明写友于心。

诗词问答

问:棣棠花的作者是谁?答:董嗣杲
问:棣棠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董嗣杲的名句有哪些?答:董嗣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摇曳

(1) 晃荡;飘荡

摇曳的烛光

住宅角落处的竹枝在晚风轻微吹拂下缓缓摇曳

(2) 逍遥

梅英

梅花。 宋 秦观 《望海潮》词:“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东风暗换年华。” 宋 赵令畤 《商调蝶恋花》词:“媚脸未匀新泪污,梅英犹带春朝露。”

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柔条

(1).嫩枝;柔软的枝条。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宋 陈亮 《贺新郎·同刘元实唐与正陪叶丞相饮》词:“手弄柔条人健否?犹忆当时雅趣。” 茅盾 《子夜》十八:“她一伸手就折断了那柔条。”

(2).特指垂柳的枝条。 唐 李白 《惜馀春赋》:“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 宋 沉遘 《发瓦桥十里而河梁败还坐客亭复上马戏咏道旁垂柳》:“柔条秀絶向人甚,忍不从容折一枝。”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曾向 章臺 舞细腰,行人几度折柔条。”

韡韡

光明华美貌。《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毛 传:“韡韡,光明也。” 郑玄 笺:“鄂不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 三国 魏 曹植 《芙蓉赋》:“芙蓉蹇产,菡萏星属……焜焜韡韡,烂若龙烛。” 清 龚自珍 《反祈招》诗序:“韡韡 盛姬 ,返蹕道死。”

仙姿

(1).仙人的风姿。形容清雅秀逸的姿容。 唐 郑嵎 《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襟袖皆仙姿。” 明 屠隆 《彩毫记·夫妻玩赏》:“佛果前身号 金粟 ,仙姿现世是 青莲 。”

(2).用以形容非凡的姿貌。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仙姿不受凡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二:“但见那--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

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 * 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春深

春意浓郁。 唐 储光羲 《钓鱼湾》诗:“垂钓緑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 秦观 《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 春桃 愉悦的声音就像春深的莺啼一样。”

盛传

广泛流传

这地区盛传着他的英雄事迹

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友邦惊诧”论》

承华

(1). 汉 马监、马厩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僕﹞属官……又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

(2).太 * 门名。《文选·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 閶闔 既闢, 承华 再建。” 李善 注引《洛阳记》:“太 * 在太宫东薄室门外,中有 承华门 。”《陈书·王玚传》:“ 世祖 顾谓 冲 曰:‘所以久留 瑒 於 承华 ,政欲使太子微有 瑒 风法耳。’”

(3).指太 * 室或太子。《梁书·元帝纪》:“嗣后升遐,龙輴未殯,承华掩曜,梓宫莫测。” 唐 黄滔 《寄陈侍御》诗:“九级燕金满樽酒,却愁随詔謁承华。”

别纪

正史外记录遗闻佚事所成之书。 姚华 《论文后编》:“纪始於《吕氏春秋》,而帝纪兴於《史记》, 吕 书纪言, 迁 书纪事……餘若外纪、别纪之属,都成著书。”参见“ 别传 ”。

遗恩

前人留传下来的恩惠。 南朝 宋 鲍照 《通世子自解启》:“坠辰永往,遗恩在心。” 元 虞集 《故赠瑞安知州王公墓志铭》:“此皆 仁宗 皇帝之遗恩,国朝之盛典。”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啊,你私产制度的遗恩,你偶像创造的遗恩,比那洪水的毒威还要剧甚。”

并驾

(1).两马并驰。 南朝 梁 何逊 《送韦司马别》诗:“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清 曹寅 《题楝亭夜话图》诗:“ 庐江 太守访故人, 建康 并驾能倾倒。”

(2).犹言并驾齐驱。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一:“昔 韩子苍 尝论此笔力变化,当与 太史公 诸《赞》并驾。” 明 胡应麟 《诗薮·杂言》:“体虽不同,诗实并驾,皆变之善者也。” 清 周亮工 《瓯香买得芍药数枝》诗:“但结云旗谁并驾,岂无膏沐若为容。”

周诗

(1). 周 代的逸诗。《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寿几何?’” 杜预 注:“逸诗也。”

(2).指《诗经》。因其为 周 代诗歌,故称。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应配天於 唐 典,齐峻极於 周 诗。” 唐 韩愈 《荐士》诗:“ 周 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友于

《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割裂用典,以“友于”代“兄弟”

朱鲔涉血于友于。——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