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原文

大梁春费宝刀催,不似湖阴有早梅。
今日盘中看翦彩,当时花下就传杯。
纷纷自向江城落,杳杳难随驿使来。
知忆旧游还想见,西南枝上月徘徊。

诗词问答

问: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王安石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书法欣赏

王安石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宋次道忆太平早梅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大梁

(1) 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也叫正梁、脊檩

(2) 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

他在单位挑大梁

(3) 战国时 魏国都城,现 河南省 开封市

魏有隐士曰 侯赢…为 大梁夷门(东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宝刀

稀有珍贵的刀

手持宝刀。——《广东军务记》

宝刀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湖阴

湖的南边。《宋史·苏过传》:“﹝ 过 ﹞遂家 潁昌 ,营湖 * 竹数亩,名曰 小斜川 ,自号 斜川居士 。” 元 王逢 《题烈女庙》诗:“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嬋娟。”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中看

好看,令人悦目

这东西好吃不中看

翦彩

(1).古代正月七日,以金银箔或彩帛剪成人或花鸟图形,插于发髻或贴在鬓角上,也有贴于窗户、门屏,或挂在树枝上作为装饰的,谓之“翦綵”。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綵为人,或鏤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鬢,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唐 李商隐 《人日即事》诗:“鏤金作胜传 荆 俗,翦綵为人起 晋 风。”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鏤银错落翻斜月,翦綵繽纷舞庆霄。”

(2).形容花开繁茂。 宋 司马光 《独乐园新春》诗:“曲沼揉蓝通底緑,新梅翦綵压枝繁。”

时花

应季节而开放的花卉。 宋 梅尧臣 《乞巧赋》:“列时花与美果,祈织女而丁寧。”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 落梅山房 ﹞外为园,古木时花,牡丹最盛。”

传杯

亦作“ 传盃 ”。谓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二:“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 仇兆鳌 注引 明 王嗣奭 《杜臆》:“‘传杯不放杯’,见古人只用一杯,诸客传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主簿》:“ 龙邱 李主簿 者,不知何许人也,偶於知闻处见 干 ,而与之传盃酌。” 明 文徵明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诗:“诸君送我帝城东,立马传杯犯朔风。” 感惺 《游侠传·侠圆》:“好待俺与二位好汉传杯拼饮也。”

见“ 传杯 ”。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驿使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旧游

从前游玩过

重历旧游令我思绪万千

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南枝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鹧鸪词》:“ 苦竹岭 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鷓鴣飞。” 明 吴国伦 《寄远曲》:“ 章臺 杨柳緑如云,忆折南枝早赠君。”

(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别业》诗:“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3).借指梅花。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田汉 《赠刘雨岑先生》诗:“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周书·杜杲传》:“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关中 ,亦当有南枝之思耳。” 唐 储嗣宗 《早春》诗:“踟蹰 歷阳 道,乡思满南枝。”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上月

(1).上弦月。 南朝 梁 刘孝绰 《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

(2).前月。《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黛玉 ……可惜上月其母竟亡故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鸿甫 的老婆,上月在 上海 死了,所以 景翼 穿了重孝。” 丁玲 《奔》:“上月不知怎的,他眼一花,只听见一声喊,他就昏倒在地上。”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