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耤日拟禾词·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耕耤日拟禾词·其一原文

耤田耕罢得禾词,不是杨枝及竹枝。

前日东风送微雨,今朝南亩喜新滋。

诗词问答

问:耕耤日拟禾词·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耕耤日拟禾词·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耕耤日拟禾词·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七

参考注释

耤田

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之田。 汉 蔡邕 《独断》:“王者耕耤田之别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明史·王锡衮传》:“二月,帝再耕耤田。” 清 方苞 《圣主躬耕耤田颂》:“乃以仲春元辰,躬临耤田,展事先农,秉耒三推,登臺以观,终亩於时。”

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杨枝

(1).杨柳的枝条。旧俗于分别之际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 清 王士禛 《杨枝紫云曲》之一:“名园一树緑杨枝,眠起东风踠地垂。”

(2).梵语,译曰齿木。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故又称杨枝。 晋 法显 《佛国记》:“出 沙祇城 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隋书·南蛮传·真腊》:“每旦澡洗,以杨枝浄齿,读诵经咒。”

(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杨枝曲》,故以曲名人。后常用以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恋的女子。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 洛 下。” 宋 苏轼 《朝云诗》:“不似 杨枝 别 乐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万种心情消未尽,忍辞骆马遣 杨枝 ?’”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惊心薄俗太支离,失笑高门半守雌。一纸巵词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杨枝 。” 郁达夫 《相思树》诗之三:“我去 蓬莱 觅枣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瑶池 见,记取 杨枝 舞影斜。”

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前日

前天,昨天的前一天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南亩

指田野

转而缘南晦(晦,同“亩”)。——《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