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

作者:李绅 朝代:唐代

原文

龙楼寄引簪裾客,凤阙陪趋朔望朝。
疏受杜门期脱屣,买臣归邸忽乘轺。
印封龟纽知颁爵,冠饰蝉緌更珥貂。
飞诏宠荣欢里舍,岂徒斑白与垂髫。

诗词问答

问:《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的作者是谁?答:李绅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绅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绅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81-2

参考注释

龙楼

(1). 汉 代太 * 门名。《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 龙楼门 ,不敢絶驰道,西至 直城门 ,得絶乃度,还入 作室门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2).借指太子所居之宫。《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 龙楼 而问竖,入 虎闈 而齿胄。” 李周翰 注:“ 龙楼 , 汉 太子门名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出入 龙楼 ,垂将一纪。”《白雪遗音·马头调·太子逃难》:“想当初,锦殿皇宫把福享彀,生长在 龙楼 ;到而今,后面追赶无人救,龙目泪交流。”

(3).借指太子。 唐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五十韵》:“凤驾瞻西幸,龙楼议北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杜相国 侍学龙楼一十七载, 咸丰 壬子薨於位。”

(4).指朝堂。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廩储。” 明 无名氏 《霞笺记·得笺窥认》:“只恐他步云梯,登月殿,上龙楼,题虎榜,不念旧日鸞凰。” 清 曹寅 《明月逐人来·自御园与高渊公踏月归村寓》词:“长念龙楼待漏,一丸冷雪,偏难过,玉阑百折。”

簪裾

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南史·张裕传》:“而 茂陵 之彦,望冠盖而长怀; 渭川 之甿,佇簪裾而竦叹。”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二:“ 星桥 拥冠盖, 锦水 照簪裾。”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二:“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 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消息》诗:“嗟尔有顽父,所志在簪裾。”

凤阙

(1). 汉 代宫阙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 凤闕 ,高二十餘丈。”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 凤闕 也。”《汉书·东方朔传》:“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 建章 ,左 凤闕 ,右 神明 ,号称千门万户。” 颜师古 注:“ 凤闕 ,闕名。”《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晋 潘岳 《关中记》:“ 建章宫 圆闕,临北道,凤在上,故曰 凤闕 也。”

(2).皇宫、朝廷。 晋 王嘉 《拾遗记·魏》:“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闕望崔嵬。” 唐 杨炯 《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遶龙城。” 清 陈维崧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词:“挟瑟龙池上,鸣鞭凤闕前。”

朔望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

杜门

闭门

光退门闾,杜门自守。——《汉书·孙光传》

而又剪发杜门。——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脱屣

比喻看得很轻,无所顾恋,犹如脱掉鞋子。《汉书·郊祀志上》:“嗟乎!诚得如 黄帝 ,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 颜师古 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无所顾也。” 唐 李颀 《缓歌行》:“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宋 王禹偁 《潘阆咏潮图序》:“脱屣场屋,耻原夫之流;栖心云泉,有终焉之计。”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夫 鲁公 之见厄於当时,而直伸其志,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於亭?”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加里波的 之脱屣爵禄,兔起鶻落于 卡菩列拉 之一孤岛,其高风亮节,为史家所津津乐道。”

印封

(1).指盖印的封泥。《史记·匈奴列传》:“ 中行説 令单于遗 汉 书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倨傲其辞。”《后汉书·杜根传》:“ 安 开壁出书,印封如故。”

(2).谓盖印封缄。《清文献通考·田赋一》:“收粮听里户自纳,簿柜俱司府印封,以防奸弊。”

龟纽

(1).雕成龟形的印钮。《淮南子·说林训》:“龟纽之璽,贤者以为佩。” 汉 卫宏 《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黄金印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孔愉 ﹞及后以功封 餘不亭侯 。铸印而龟钮左顾,三铸如初。”《隋书·礼仪志六》:“皇太子,金璽龟钮。” 南朝 宋 谢灵运 《辞禄赋》:“解龟纽於城邑,反褐衣於丘窟。” 唐 权德舆 《郴州换印缄遣之际率成三韵因寄李二兄员外使君》:“行看换龟纽,奏最謁 承明 。”

(2).代称官印。

冠饰

古典建筑中一种顶部线脚

蝉緌

蝉冠冠缨的下垂部分。古代言官的冠饰。 唐 李绅 《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诗:“印封龟纽知颁爵,冠饰蝉緌更珥貂。”

珥貂

(1).插戴貂尾。 汉 代侍中、中常侍于冠上插貂尾为饰。后借指皇帝之近臣。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梁书·朱异传》:“歷官自员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 唐 白居易 《孔戣可右散骑常侍制》:“可使珥貂,立吾左右。从容侍从,以备顾问。” 明 王洪 《奉和胡学士光大侍从游万岁山诗韵》之五:“珥貂黄阁老,挥翰玉堂人。” 清 黄鷟来 《杂兴》诗之十二:“触豸岂无柱下史,珥貂曾列侍中筵。”

(2).指贵官显宦。 晋 戴安公 《释疑论》:“ 比干 忠正,毙不旋踵; 张汤 酷吏,七世珥貂。” 唐 韩愈 《陪杜侍郎游湘西寺》诗:“珥貂潘维番,政作类分 陕 。” 明 何景明 《雷黄明凯旋图歌》:“封侯拜将珥貂列,白金緋衣照云月。” 清 徐乾学 《纳兰君墓志铭》:“及被恩命引而置之珥貂之行,而后知上之所以造就之者,别有在也。”

飞诏

(1).指诏书。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詔从天来。” 唐 李山甫 《贺邢州卢员外》诗:“紫泥飞詔下金鑾,列象分明世仰观。”

(2).飞传诏书。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上:“ 陶弘景 隐居 茆山 , 梁武帝 每有大事,飞詔与之参决。时人谓 隐居 为‘山中宰相’。”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即飞詔释 李先生 ,就诣 会昌 为寿。”

宠荣

犹尊荣。《史记·礼书》:“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夫富贵宠荣,臣所不能忘也;刑罚贫贱,臣所不能甘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明 唐顺之 《告病疏》:“臣某本樗櫟粗材,过蒙陛下甄録,使得待罪翰林,此宠荣之至极。”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或者在白话文之类里找出一点古气,反过来替古董增加宠荣。”

里舍

(1).私人住宅。《后汉书·桥玄传》:“数月,復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二年》:“时 甫 ( 王甫 )休沐里舍。” 胡三省 注:“里舍,私第也。”

(2).指家乡。《后汉书·何进传》:“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 宋 叶适 《与赵丞相书》:“甫还里舍,祸变不测。先妣倾丧,方痛苦号呼。”

(3).借指同乡里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犬奸》:“后里舍稍闻之,共为不平,鸣于官。”

岂徒

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 文昭 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 唐 勃 ,应遣颂声如 汉 褒。”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斑白

头发花白,常用来形容年老

两鬓斑白

垂髫

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