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原文

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
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
萧条主人静,落叶飞不息。
乡梦寒更频,虫声夜相逼。
二贤纵横器,久滞徒劳职。
笑语和风骚,雍容事文墨。
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
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
此心欲引托,谁为生羽翼。
且复顿归鞍,杯中雪胸臆。

诗词问答

问:《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的作者是谁?答:刘长卿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刘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长卿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149_69

参考注释

繁云

犹层云。 晋 张协 《杂诗》之四:“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南朝 宋 谢灵运 《咏冬》:“繁云起重阴,迴飈流轻雪。”

弥望

满眼。弥,满

荠麦弥望。——宋· 姜夔《扬州慢》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州城

旧时州署所在城邑。 宋 王偁 《东都事略·太宗纪》:“乃者,盗兴畎亩,连陷州城。”《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现小女竟送到尊舟,如今若等尊舟到州城,水路难行,定不能勾。”《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古怪再古怪不过我们州城里的这位新城隍爷咧!”

秋色

(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落叶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国次》:“天地无私,四时不息。”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诗》:“用不息的斗争排除了种种干扰。”

(2).不用呼吸。《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大戴礼记·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

(3).不灭。《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盗跖 吟口,名声若日月,与 舜 、 禹 俱传而不息。”

乡梦

思乡之梦。 唐 宋之问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诗:“愁至愿甘寝,其如乡梦何?” 唐 岑参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诗:“北堂应久待,乡梦促征期。” 元 侯正卿 《菩萨蛮·客中寄情》套曲:“家书端可駈邪祟,乡梦真堪疗客飢。” 明 陈鹤 《夜坐寄朱仲开张瓯江》诗:“客愁初到鬢,乡梦不离家。”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那灯下黝黑的脸,向我很和气的一笑,又把我强寻的乡梦搅断!”

寒更

(1).寒夜的更点。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 王恽 《秋夜》诗:“鐘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清 陈维崧 《高山流水·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词:“枫桥下,几船夜火,一派寒更。”

(2).借指寒夜。 唐 温庭筠 《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唐 秦韬玉 《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寒更漏永睡稠穋,魂梦将心处处游。”

相逼

见“ 相逼 ”。

亦作“ 相偪 ”。1.相接,相连。《文选·嵇康<琴赋>》:“从横络绎,奔遯相逼。” 刘良 注:“皆声繁急重叠,纵横相连貌。”

(2).相逼迫。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盖不惟学道不明,仕者无爱民之心,亦缘上下相逼,只求事办,虽或有此心,而亦不能施也。”《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慕君之才,本欲与君吐露心怀,幸勿相偪!”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三:“他们认为 日 寇的不肯直接进攻 武汉 ,或许是怕他们当真 * 了,故不再相逼。”

二贤

称誉 唐 颜真卿 、 宋 范仲淹 。 宋 王十朋 《寄南安鹿宰》诗:“春秋重復古,二贤还旧祠。” 元 孛兰肹 《元一统志·饶州路·古迹》:“ 二贤堂 ,堂在 饶州路 。二贤, 唐 颜真卿 、 宋 范仲淹 也。旧志……又云,旧有思贤堂, 王十朋 所建,亦为二贤设也。”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久滞

(1).长太弃置。《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欲令明主不独治,逸才不久滞。”

(2).长久积存。《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 唐 孔颖达 疏:“以官有畜积,恐其久而腐败,所以紓出官粟之畜积久滞者,待秋收然后取民新穀以纳官也。”

(3).长久滞留。 唐 顾况 《游子吟》:“游子悲久滞,浮云鬱东岑。”《说岳全传》第七九回:“幽魂久滞,忠节应旌。”

徒劳

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笑语

指谈笑;玩笑的话

和风

(1) 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2) 温和的风

和风拂面

雍容

(1) 形容仪态温文大方

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汉书·薛宣传》

雍容有礼

雍容华贵

(2) 舒缓;从容不迫

从车骑,雍容闲雅其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雍容大方

文墨

(1) 指写文章、著述等

家中文墨。——清· 袁枚《祭妹文》

粗知文墨。

(2) 温文有礼的样子

吾兄

(1).称己之兄或兄辈。《左传·襄公十五年》:“﹝ 向戌 ﹞曰:‘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对曰:‘我在 晋 ,吾兄为之,毁之重劳,且不敢间。’” 杜预 注:“《传》言 献子 友于兄,且不隐其实。”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吾兄既凤翔, 王子 亦龙飞。”按, 何劭 为 傅咸 之从内兄。 唐 李白 《别中都明府兄》诗:“吾兄诗酒继 陶君 ,试宰 中都 天下闻。”

(2).对友人的尊称。旧时对朋友中的晚辈表客气亦有此称。上级对下属亦然。 唐 韩愈 《酬司门卢云夫望秋作》诗:“ 云夫 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人情无过男女,方才吾兄説非是所好。”

时彦

当时的俊杰;时贤

绮席延时彦

前路

(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百丈

(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寒松

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陆绩 字 公纪 ” 裴松之 注引《姚信集》:“ 王蠋 建寒松之节而 齐王 表其里, 义姑 立殊俗之操而 鲁侯 高其门。”《晋书·庾阐传》:“伟哉兰生而芳,玉产而洁,阳葩熙冰,寒松负雪。”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翠石俄双表,寒松竟后凋。” 明 马銮 《聂隐娘》诗:“雄心到底愧寒松,何必藏名峯外峯。”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引托

1.犹寄托。

为生

以某种手段维持生活

以狩猎为生

羽翼

(1) 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2) 翅膀

且复

犹言姑且再。《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復相之。”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还其私。” 宋 陆游 《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雷雨》诗:“牵萝且復补茅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明 刘基 《刘宗文菜窝遣兴》诗:“且復擷其蔬,独酌慰衰晚。”

归鞍

犹归骑。回家所乘的马。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之三:“ 洛 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宋 欧阳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 宋 姜夔 《一萼红》词:“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杯中

指杯中之酒。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吾何痛,且尽此杯中。”

胸臆

内心深处的想法

直抒胸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