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砚

作者:赵文 朝代:宋代

铜雀砚原文

老瞒智计笼天下,歌舞未终铜雀夜。
可怜用破一生心,不及当时台上瓦。
屑金作瓦费精神,那知身后旋成尘。
流传千百僅一二,付与所不知何人。
快阁仙人谀墓得,品题更费东坡墨。
研磨辛苦政未休,怜尔何年返真宅。
摩挲岁月白发生,建安七子俱雕零。
安得春醪三万斛,醉来快写短歌行。

诗词问答

问:铜雀砚的作者是谁?答:赵文
问:铜雀砚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文的名句有哪些?答:赵文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老瞒

(1). 三国 魏 曹操 小名 阿瞒 ,后人称“老瞒”。 宋 苏轼 《甘露寺》诗:“一谈收猘子,再説走 老瞒 。” 金 元好问 《铜雀台瓦砚》诗:“千年不作鸳鸯去,唤得书生笑 老瞒 。” 明 李贽 《强臣论》:“吾以是观之,使 老瞒 不遭 汉献 。岂少一匡之勋歟?”

(2).旧时 浙 东对喜娘之称。 章炳麟 《新方言·释亲属》:“ 绍兴 谓乐户贱嫗为人昏礼时,扶掖新妇者为老瞒。‘瞒’亦‘蛮’也。”

智计

计谋;智谋。《后汉书·荀彧传》:“ 袁绍 地广兵彊, 田丰 、 许攸 智计之士为其谋。”《晋书·陶侃传》:“诸军即欲决战, 侃 以贼盛,不可争锋,当以岁月智计擒之。”《明史·李善长传》:“﹝ 善长 ﹞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痛史》第三回:“ 文炳 从小就有许多小智计,此时拜了行军参谋。”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铜雀

(1).铜制的鸟雀。《三辅黄图·建章宫》:“古歌云:‘ 长安 城西有双闕,上有双铜雀,一鸣五穀成,再鸣五穀熟。’”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藉田诗》:“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

(2).指 铜雀台 。 南朝 陈 张正见 《铜雀台》诗:“凄凉 铜雀 晚,摇落墓田通。”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蒋珊渔残稿》:“泪尽英雄公一笑, 魏 家 铜雀 晋 铜驼 。”参见“ 铜雀臺 ”。

(3).亦作“ 铜爵 ”。传说中的 秦始皇 名马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 秦始皇 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躡景、犇电、飞翮、铜爵、神鳧。”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秦始皇马》:“有七名马……六曰铜雀。”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生心

引起某种念头;多心

我怕你生心,才这么做的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时台

古代诸侯所筑观察四时气象之台。《公羊传·庄公三十一年》“春筑臺于 郎 ” 汉 何休 注:“礼,天子有灵臺,以候天地;诸侯有时臺,以候四时。”

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身后

过世之后

垂名于身后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流传

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

流传后世

一则正在流传的谣言

千百

极言其多。 晋 左思 《吴都赋》:“缔交翩翩,儐客弈弈。出躡珠履,动以千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 茅盾 《子夜》十四:“他觉得四面八方有千百条毒眼光射到他身上。”

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付与

拿出;交给:尽力完成时代~我们的使命。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快阁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故居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谀墓

唐 李商隐 《刘叉》:“后以争语不能下诸公,因持 愈 ( 韩愈) 金数斤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与 刘君 为寿。’” 韩愈 为人作墓志,多溢美之辞。后谓为人作墓志而称誉不实为“諛墓”。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三:“朝来又絶倒,諛墓得霜竹。”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孙文正取四城》:“以为諛墓之文,例多溢美。” 朱东润 《论传记文学》:“是不是可以把 唐 宋 八家的神道碑、墓志铭、行状这一类的文字作为我们的范本呢?当然不可以,因为这些作品,大半是为了谀墓而作。”

品题

评论人物,定其高下

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许劭传》

东坡

(1).东边坡地。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苏轼 《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諫可也。”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於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 ,而 海峰 近 东坡 。”参见“ 东坡居士 ”。

研磨

(1) 用工具研成粉末

(2) 用磨料摩擦器物使变得光洁

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真宅

谓人死后的真正归宿。《列子·天瑞》:“鬼,归也,归其真宅。”《汉书·杨王孙传》:“千载之后,棺槨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

摩挲

用手抚摩

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后汉书·蓟子训传》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发生

(1) 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发生事故

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2) 出现

成功的婚姻不会自动发生,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3) 产生、兴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建安七子

汉 末 建安 ( 献帝 年号)时期 孔融 、 陈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应瑒 和 刘桢 七人,同时以文学齐名, 曹丕 《典论·论文》云:“斯七子者,於学无所遗,於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驥騄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后世因称为“建安七子”。又以同居 邺中 ,也称“鄴中七子”。

雕零

草木枯落

物者…秋也雕零,冬也成实。——徐干《中论·考伪》

春醪

春酒。 晋 陶潜 《拟挽歌辞》之二:“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宋 曾巩 《一鹗》诗:“归来礧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 清 伊小尹 《春郊即事》诗:“犹有村氓知礼数,春醪肯为使君倾。”参见“ 春酒 ”。

万斛

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短歌行

《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乐曲名,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短歌行》 宋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 王僧虔 《技録》云:‘《短歌行》“仰瞻”一曲, 魏 氏遗令,使节朔奏乐。 魏文 製此辞,自抚筝和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短歌行》 宋 郭茂倩 题解引 唐 吴兢 《乐府解题》:“《短歌行》, 魏武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晋 陆机 ‘置酒当堂,悲歌临觴’,皆言当及时为乐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