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耤禾词·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耕耤禾词·其二原文

祖识应知地德洪,青坛礼乐秩昭融。

会心合撰禹无间,黻冕还同沟洫崇。

诗词问答

问:耕耤禾词·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耕耤禾词·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耕耤禾词·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八

参考注释

祖识

熟习知悉。《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韦昭 注:“祖,习也;识,知也。”

地德

(1).大地的本性;大地的德化恩泽。《管子·问》:“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君臣之礼,父子之亲,覆育万人,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具取之地。” 尹知章 注:“法地以为政,故曰地德为首。”《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韦昭 注引 虞翻 曰:“地德所以广生。”《文子·上仁》:“贪主暴君,涸渔其下,以适无极之欲;则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

(2).谓大地赐恩。 南朝 梁 沉约 《光宅寺刹下铭》序:“若夫朱光所耀,彤云所临,非止天眷,兼因地德。”

(3).土地所产之物,指五谷。《淮南子·俶真训》:“当此之时,万民猖狂,不知东西,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 高诱 注:“地德,五穀。”

青坛

帝王春日郊祭用的土台。 汉 刘桢 《黎阳山赋》:“南荫 黄河 ,左覆 金城 。青坛承祀,高碑颂灵。”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诗》之三:“草发青坛外,花飞苍玉前。” 唐 徐彦伯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青坛环玉甃,红础鑠金光。”一本作“ 青坻 ”。

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昭融

(1).谓光大发扬。语出《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 毛 传:“融,长。朗,明也。” 高亨 注:“融,长远。” 唐 韩愈 《河中府连理木颂》:“天子之光,庶德昭融,神斯降祥。” 明 吴承恩 《二郎搜山图歌》:“ 轩辕 铸镜 禹 铸鼎,四方民物俱昭融。” 清 顾炎武 《同族兄存愉拜黄门公墓》诗:“贤兄能发愤,陈迹遂昭融。”

(2).借指帝王的鉴察。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

会心

领悟于心

会心的微笑

无间

(1) 中间没有间隙

亲密无间

(2) 不间断

气象观测,日夜无间

(3) 不分别

无间是非

黻冕

古时祭服。《论语·泰伯》:“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朱熹 集注:“黻,蔽膝也,以韦为之;冕,冠也;皆祭服也。”《宋书·礼志五》:“ 夏后 崇约,犹美黻冕。” 宋 叶适 《梁父吟》:“黻冕兮茅蒲,衮衣兮襏襫。”

沟洫

(1).田间水道。《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为沟洫……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 郑玄 注:“主通利田间之水道。” 晋 左思 《蜀都赋》:“沟洫脉散,疆里綺错,黍稷油油,稉稻莫莫。”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我们要开沟洫。”

(2).借指农田水利。《论语·泰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3).泛指田野。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愁苦行》:“运圮津涂塞,遂转死沟洫。”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其富也,僭侈逾度,国家听之;其贫也,转乎沟洫,国家亦听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