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欢

作者:王处一 朝代:元代

归朝欢原文

羽盖霓旌满空簇。
暗合朝元真数目。
逍遥自在乐真欢,何须一派喧丝竹。
洞仙歌雅曲。
佩环时响清韵玉。
做奢华、琼浆玉醴,不让金杯绿。
宴罢高真重赐禄。
从此灵明无盖覆。
回嗟尘世谩饕外,皆将根本成波漉。
不知昏性烛。
盖因那边光景熟。
怎超升、复投幽暗,划地遭凌辱。

诗词问答

问:归朝欢的作者是谁?答:王处一
问:归朝欢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归朝欢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处一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处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羽盖

(1).古时以鸟羽为饰的车盖。《周礼·春官·巾车》:“輦车,组輓。有翣,羽盖。” 郑玄 注:“后居宫中所乘……以羽作小盖,为翳日也。”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王从骑三千,旌旗羽盖,自处中军。”《宋史·乐志十四》:“霓旌羽盖,导仪护卫。” 清 陈梦雷 《青青陵上柏》诗:“ 金 张 连羽盖, 许 史 互经过。”

(2).指车辆。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芝阶云路逍遥处,羽盖飞鯢不用鞭。”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一:“虹跨断崖通羽盖,鱼吞倒景出楼臺。”

(3).船上饰以鸟羽的伞盖。《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怠而后发,游於清池,浮文鷁,扬旌栧,张翠帷,建羽盖。” 郭璞 注:“施之船上也。” 吕向 注:“帷盖皆翠羽饰之,取其轻也。”《汉书·元后传》:“﹝ 成都侯 商 ﹞穿 长安 城,引内 灃水 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辑濯 越 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棹歌行之三》:“高檣抗飞帆,羽盖翳华枝。”

(4).指仙人车驾。 唐 韦应物 《王母歌》:“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云笈七籤》卷四:“出户望之,见从东方虚空而来,旍旗鬱勃,羽盖纷紜。”

霓旌

(1).相传仙人以云霞为旗帜。《楚辞·刘向<九叹·远逝>》:“举霓旌之墆翳兮,建黄纁之总旄。” 王逸 注:“扬赤霓以为旌。” 前蜀 韦庄 《喜迁莺》词:“香满衣,云满路,鸞凤绕身飞舞。霓旌絳节一羣羣,引见 玉华君 。”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 高駢 在 淮南 ,有贄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旌引烟策。” 明 夏完淳 《观涛》诗:“海女霓旌乍有无,雷鼓填填 屏翳 怒。”

(2).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唐 杜甫 《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万物生颜色。” 明 陆采 《怀香记·假公荐举》:“閶闔欲开,霓旌飘颻乎翠树;冕旒方坐,仙仗森簇于丹墀。”

暗合

未经商讨而意思契合。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其有暗合於古人者,盖不可胜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蒯三 思量这话,与昨日东院女童的正是暗合,眼见得这事有九分了。” 叶圣陶 《友谊》:“据说他们的经验跟 米丘林 的学说很有暗合的地方。”

朝元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 唐 罗邺 《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 朝正 ”。

(2).道教徒朝拜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 白居易 《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前蜀 韦庄 《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 宋 张孝祥 《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八回:“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3).道家养生法。谓五脏之气汇聚于天元(脐)。 唐 吕岩 《别诗》之一:“朝朝炼液归琼壠,夜夜朝元养玉英。”参见“ 五炁朝元 ”。

(4). 清 代朝考名次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参阅《清会典事例》卷三六、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四节。

(5).见“ 朝元阁 ”。

真数

对数

逍遥自在

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除却五欲,疮疣解脱,逍遥自在。——宋· 道原《景德传灯录》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一派

(1) 一条支流;一条水流

一派死水

(2) 一个流派;一个派别

中立的一派

(3) 一片;一阵

一派谎言

丝竹

(1) 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2) 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洞仙歌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词》、《洞中仙》、《羽仙歌》等。 敦煌 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此调二首,字句格律与 宋 词异。 宋 词有令词、慢词两体。令词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词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双调,仄韵。参阅《词谱》卷二十。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雅曲

典雅的乐曲。《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瑜 曰:‘吾虽不及 夔 旷 ,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 唐太宗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緑醑,雅曲韵朱弦。” 清 唐孙华 《闰三月十八日集忍庵堂中观伎》诗:“ 吴 歈雅曲嫌耳熟,别打羯鼓停笙簫。”

佩环

玉制的环形佩饰物

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清韵

(1).清雅和谐的声音或韵味。 三国 魏 曹植 《白鹤赋》:“聆雅琴之清韵,记六翮之末流。” 唐 白居易 《官舍小亭闲望》诗:“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緑姿。” 宋 贺铸 《南歌子》词:“傍水添清韵,横墙露粉颜。” 清 姚鼐 《送郑羲民郎中守永州》诗:“雨窗黯青灯,听君絶妙辞。清韵倏邈远,南行指 湘 灕 。”

(2).喻指铿锵优美的诗文。 前蜀 韦庄 《李氏小池亭》诗:“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

奢华

奢侈浮华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项链》

琼浆

传说中神仙饮的仙水,代指好酒

瑶池琼浆千杯少

玉醴

(1).甘泉。 汉 扬雄 《太玄赋》:“茹芝英以御饿兮,饮玉醴以解渴。”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涓子 宅其阳,玉醴涌其前。” 宋 苏轼 《参寥得智果院分韵得心字》诗:“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遂名参寥泉,可濯幽入襟。” 明 王洪 《麒麟赋》:“游於山则象车垂钩,丹芝敷荣;饮於水则玉醴流香,玄珠夜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部·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 * ,道家谓之金浆玉体。”

(2).传说中的仙药。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朱草状似小枣……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便立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群音类选·玉如意记·月夜遇仙》:“金浆玉醴,交梨火枣,宝鸭香烟轻裊。”

(3).美酒。 唐 李白 《咏山樽》:“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 宋 刘筠 《津园赐宴》诗:“蕙殽清萐莆,玉醴堪金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灯烛》:“列山珍海错,倾玉醴琼浆,几部鼓吹,频歌迭奏,事事皆称絶畅。”

(4).道教语。指唾液。

不让

(1)

不逊让;不推辞

当仁不让

(2)

不同意,不许

我想帮帮忙,他还不让呢

金杯

(1).指凹形铜镜。《淮南子·天文训》“故阳燧见日则燃为火” 汉 高诱 注:“阳燧,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熟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 清 孙诒让 正义:“ 高氏 云‘金杯无缘’,即窐镜之形,非真用杯也。”

(2).泛指精美的杯子。 唐 卢照邻 《秋霖赋》:“绣轂银鞍,金杯玉盘,坐卧珠璧,左右罗紈。”

(3).指金质奖杯。如: 巴西 队捧回了足球锦标赛的金杯。

高真

(1).道教的教义。《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太清宫乐章第三奏》:“元符传紫极,宝祚启高真。道德先垂裕,冲和已化淳。” 唐 吕岩 《满庭芳》词:“大道渊源,高真隐祕。” 宋 范仲淹 《滕子京以真箓相示因以赠之》诗:“金函祕宝籙,奉之如高真。”

(2).得道成仙的人。 前蜀 杜光庭 《贾璋醮青城丈人真君词》:“瑶宫璿闕,深秘於洞臺;翠壁丹崖,仰呀於云雾。高真之所栖息,上圣之所宴游。” 宋 罗烨 《醉翁谈录·裴航遇云英于蓝桥》:“ 航 问左右,言是小娘子之姊 云翘夫人 , 刘纲 天师之妻,已是高真,为 玉皇 女史。”

重赐

(1).丰厚的赏赐。《仪礼·觐礼》:“重赐无数,在车南。” 郑玄 注:“重,犹善也。所加赐善物,多少由恩也。”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今又擢居廉察,享千钟之厚禄,加千金之重赐,於臣何少哉!”

(2).用厚礼赐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乃使人重赐 文君 侍者通殷勤。”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灵明

(1).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 。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

(2).神灵,神明。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3).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宋 苏辙 《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遥碧落。”

(4).通灵明敏。 明 王守仁 《<大学>问》:“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 明 张居正 《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但此中灵明,虽缘涉事而见,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先儒以灵明知觉为心,盖本之乾知。”

(5).聪明,智慧。 晋 王珣 《歌太宗简文皇帝》诗:“灵明若神,周淡如渊。” 清 黄宗羲 《姜友棠诗序》:“顾今之为诗者,才入雅道,便涉艺门……纷紜胶臈,自錮其灵明。”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老辈之灵明,蔽翳於经验。”

(6).指精神。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

盖覆

(1).覆盖,遮盖。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忆年十五学构厦,有意盖覆天下穷。” 老舍 《四世同堂》五:“已是掌灯的时候,门外的两株大槐像两只极大的母鸡,张着慈善的黑翼,仿佛要把下面的五六户人家都盖覆起来似的。”

(2).掩盖,遮瞒。 唐 韩愈 《上留守郑相公启》:“盖覆黤黮,不以真情状白露左右。”《朱子语类》卷一三七:“当时诸公只是借他言语来盖覆那灭弃礼法之行尔。”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 忠武 好盖覆人过,公则嫉恶稍严。”

尘世

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间,现实世界

根本

(1) 完全

我根本就不赞成你的主张

(2) 简直;从来

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

这种事我根本没干过

(3) 彻底

必须根本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那边

1. 在那里;(不在说话人这里而在别处)。如:站到那边去,等我叫你。

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计

(2) 一般的情况

今天太闷热,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装在套子里的人》

超升

佛教指人死后超脱凡尘,迁于极乐之世

幽暗

昏暗不明

世大森林的幽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