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作者:朱翌 朝代:宋代

观潮原文

海山不见两螺青,但见横江展玉城。
动地鼓鼙飞屋瓦,刺天鬐鬣斗溟鲸。
拍浮未见群儿弄,借抛须令万楫迎。
俄顷日斜风欲定,向来元是一沤生。

诗词问答

问:观潮的作者是谁?答:朱翌
问:观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朱翌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螺青

颜色名。一种近黑的青色。 宋 陆游 《练塘》诗:“水秀山明何所似,玉人临镜晕螺青。” 宋 陆游 《快晴》诗:“ 瓦屋 螺青披雾出, 锦江 鸭緑抱山来。”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画石之妙,用藤黄水侵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多用,多则要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

横江

(1).横陈江上;横越江上。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白露横 江 ,水光接天。” 宋 朱敦儒 《水龙吟》词:“铁锁横 江 ,锦帆衝浪, 孙郎 良苦。”

(2).指 横江浦 。地在今 安徽 和县 东南,与南岸 采石矶 隔 江 相对。 唐 李白 《横江词》诗之二:“ 横江 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玉城

(1).玉砌的城。 宋 晏殊 《秋蕊香》词:“向晓雪花呈瑞,飞徧玉城瑶砌。” 宋 陆游 《中溪》诗:“緑黛染晴嶂,白云如玉城。”

(2).皇城的美称。《群音类选·王昭君和番》:“启娘娘,我主伺候多时了,请娘娘进玉城。”

动地

震撼大地。《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北齐书·神武纪上》:“ 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哭声动地。”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毛 * 《七律·答友人》:“ 洞庭 波涌连天雪, 长岛 人歌动地诗。”

鼓鼙

亦作“ 鼓鞞 ”。1.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旧唐书·郭子仪传》:“ 子仪 遣六军兵马使 张知节 、 乌崇福 、羽林军使 长孙全绪 等将兵万人为前锋,营於 韩公堆 ,盛张旗帜,鼓鞞震山谷。”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之二:“是犹毁鼎彝而铸刀剑,舍琴瑟而听鼓鼙。”

(2).借指征战。《晋书·牵秀传》:“自谓居司直之任,当能激浊扬清;处鼓鞞之间,必建将帅之勋。” 唐 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 金陵 驛路 楚 云西。”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为客贪虾菜,逢人厌鼓鼙。”

飞屋

即缆车。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诸峯直峭,则通以飞桥,飞桥架空,则悬以飞屋……其欲上下周游,则跨汽球空船,或机停而立至矣,斯亦逸士真人之极乐也。”参见“ 缆车 ”。

刺天

(1).直入云天,谓极高。 晋 木华 《海赋》:“巨鳞插云,鬐鬣刺天。” 唐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之四:“ 赤甲 白盐 俱刺天,閭阎繚绕接山巔。” 仇兆鳌 注:“刺天,言山势之高。”

(2).冲入天空。多喻名位遽升。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復,羣飞刺天。”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学者》:“行地径须先八骏,刺天终不羡餘飞。”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郎官 马子约 题诗法堂壁间曰:‘十年衰病卧林泉,鵷露羣飞竞刺天。黄纸除书犹到汝,固知清世不遗贤。’”

鬐鬣

亦作“鬐鬛”。1.鱼、龙的脊鳍。《文选·木华<海赋>》:“巨鳞插云,鬐鬣刺天。” 李善 注引 郭璞 《<上林赋>注》:“鰭,鱼背上鬣也。”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诗:“蛟龙露鬐鬛,神鬼合变态。” 宋 孔平仲 《和常父望吴亭》:“游龙出鬐鬣,怒马轩颈项。” 清 孙枝蔚 《蠹鱼》诗:“每思作檄先讨蟫,鬐鬛虽小网须深。”

(2).借指马。 唐 杜荀鹤 《投江上崔尚书》诗:“若许登门换鬐鬛,必应辛苦事风雷。”

(3).兽畜的鬃毛。 清 龚自珍 《卢公神道碑铭》:“天禄辟邪,鬐鬣飞颺。”

拍浮

浮游;游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毕茂世 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后因以“拍浮”为诗酒娱情之典。 宋 苏轼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诗:“万斛船中着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施肩吾》:“而少存 箕潁 之情,拍浮诗酒,搴擘烟霞。”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 康熙 庚子, 竹垞 偕 粤 东诗人 屈翁山 会饮 杭州 酒楼,拍浮屡日。”

群儿

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汉书·霍光传》:“ 武帝 遗詔封 金日磾 为 秺侯 , 上官桀 为 安阳侯 , 霍光 为 博陆侯 ……时衞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扬语曰:‘帝(病)﹝崩﹞, 忽 常在左右,安得遗詔封三子事!羣儿自相贵耳。’”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 梁启超 《自励》诗:“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羣儿。”

顷日

(1).近日。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东方朔》:“陛下顷日频兴造宫室,斩伐其居,故来诉耳。” 南朝 齐 张充 《与尚书令王俭书》:“顷日路长,愁霖韜晦,凉暑未平,想无亏摄。”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甞闻 汤仲 叹《九歌》,昔读《楚辞》,意不大爱之。顷日视之,实自清絶滔滔,故自是识者。”

(2).昔日,往昔。 元 卢挚 《蟾宫曲·襄阳怀古》曲:“平生传癖,顷日书痴。”一本作“须日”。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专愚·迂仙别记》:“ 陈孝廉 喜弈,公( 迂公 )以棋劣,故得近,每受饶四子。一日弈罢,公适输四子,色然惊顾曰:‘顷日若不见饶,定是和局。’”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一沤

一个水泡。佛教用以喻无常生灭。《楞严经》卷六:“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庭戒诸儿》:“欲言则差,欲心则谬,如一沤生,一沤灭,还入於海。沤自妄见,海无生灭。” 金 元好问 《巨然松吟万壑图》诗:“胸中刺鯁无九泽,画里风烟纔一沤。”《三藏法数》卷四:“沤者,水泡也。海本澄湛,因风飘鼓,发起水泡。以譬大觉之性,真浄明妙,因心妄动,生起虚空世界。虚空世界在大觉性中,如大海中之一沤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