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寿宁国太守王大卿正月二日)

作者:李廷忠 朝代:宋代

原文

风流最数宣城,奇山秀水神仙府。
琴高台畔,花姑坛上,鸾翔凤舞。
春度玉墀,月升金掌,荣分铜虎。
想少陵,知有异人间出,三百载、留佳句。
岁岁椒盘柏斝,到明朝、又还重举。
阳和散作,千岩瑞雪,两溪甘雨。
汲取恩波,酿成禄酒,庆公初度。
有东风传报,都人已为,筑沙堤路。

诗词问答

问:《水龙吟(寿宁国太守王大卿正月二日)》的作者是谁?答:李廷忠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李廷忠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廷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水神

(1).谓水。古代思想家认为水的成分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并为万物之准,故称。《管子·水地》:“水者万物之準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於天地而藏於万物。产於金石,集於诸生,故曰水神。” 尹知章 注:“莫不有水焉,不知其所,故谓之神也。”

(2).水域之神;司水之神。《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左传·昭公十八年》“ 玄冥 ” 晋 杜预 注:“ 玄冥 ,水神。”

仙府

(1).仙人所住的府第。 唐 元结 《引极·望仙府》诗:“中何有兮人不覩,远攲差兮閟仙府。”

(2).借称道观。 唐 高适 《玉真公主歌》:“仙宫仙府有真仙, 天宝 天仙秘莫传。”

(3).仙界的官署。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大王者,仙府之謫官也,今居於此。”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下:“ 元厚之 知 荆南 ,尝梦至仙府……未几,召入为学士。”

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花姑

(1).称善种花的女子。 宋 曾慥 《类说·花木录·花姑》:“ 魏夫人 李弟子 善种,谓之花姑。”

(2).指 唐 代女道士 黄灵微 。《云笈七籤》卷一一五:“ 花姑 者,女道士 黄灵微 也。年八十而有少容,貌如婴孺,道行高洁,世人号为 花姑 。”

鸾翔

(1).鸾鸟飞翔。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南山经·鸾鸟》:“鸞翔 女牀 ,凤出 丹穴 。”

(2).比喻飞黄腾达。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应侯 韜奇於溺簀,不妨其鸞翔而凤起也。”

春度

犹春去。 南朝 梁 萧子显 《春闺思》诗:“春度人不归,望花尽成叶。” 唐 王勃 《春思赋》:“伤紫陌之春度,惜青楼之望远。” 唐 贺知章 《采莲曲》:“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採芰荷。”

玉墀

(1).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 汉武帝 《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洒零玉墀,雨泗丹掖。”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四:“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身近玉墀新锦綉,手调金鼎旧盐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沉椒园 御史云:‘金闺才子爱 袁丝 ,年少承恩出玉墀。’”

(2).台阶的美称。 南朝 梁 沉约 《三妇艳》诗:“大妇扫玉墀,中妇结罗帷。”

金掌

(1).铜制的仙人手掌。为 汉武帝 作承露盘擎盘之用。 唐 岑参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魏 宫铜盘贮, 汉 帝金掌持。” 宋 晏几道 《阮郎归》词:“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明 何景明 《元夕以道宅同苏管二君子》诗:“烟满春城夜色凝,露融金掌月初升。”

(2).喻帝王提拔。 唐 杜甫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 仇兆鳌 注:“金掌,谓内擢。”

铜虎

见“ 铜虎符 ”。

少陵

(1). 汉宣帝 许后 之陵。因规模比 宣帝 的 杜陵 小,故名。

(2).指 唐 诗人 杜甫 。 杜甫 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 少陵野老 ,世称 杜少陵 。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仙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金 曹之谦 《寄元遗山》诗:“诗到 夔州 老更工,只今人仰 少陵 翁。” 郁达夫 《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 少陵 此语感人深。”

异人

亦作“异人”。1.他人;别人。《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高亨 注:“异人,别人,外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规异事与同计,誉异人与同行者,则以饰之无伤也。” 清 唐甄 《潜书·吴弊》:“ 吴 人发塚,非异人,即其子孙也。”

(2).不寻常的人;有异才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 ,见 主父 而嘆息。羣臣慕向,异人并出。” 晋 陆机 《辨亡论》上:“异人辐凑,猛士如林。” 唐 杜甫 《过郭代公故宅》诗:“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卢子由 , 武林 人。聪明博奥,间世异人,医道迥出寻常。”

(3).犹怪人,奇人。《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帝﹞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 玉 各诊一手…… 玉 曰:‘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

(4).神人;方士。 晋 郭璞 《江赋》:“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行可 问异人 王老志 ,他日官所至。﹝ 王老志 ﹞书‘太平宰相’四字遗之。”《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孔明 曰:‘ 亮 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 茅盾 《封建的小市民文艺》:“他们中间血性刚强的人就要离乡背井,入深山访求异人学道。”

百载

百年。谓时间长久。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故 尧 秀眉高彩,享国百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七:“别离多苦怀,三年当百载。”《红楼梦》第十三回:“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

佳句

诗文中精辟的语句

椒盘

盛有椒的盘子。古时正月初一日用盘进椒,饮酒则取椒置酒中。 唐 杜甫 《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尔雅翼·释木三》:“后世率以正月一日,以盘进椒,饮酒则撮真酒中,号椒盘焉。” 元 贯云石 《新水令·皇都元日》套曲:“梅花枝上春光露,椒盘杯里香风度。”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昧爽闔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飫蒸糕,呷粉羹。”

明朝

〈方〉∶明天

重举

谓举动慎重。 三国 魏 曹操 《<孙子>序》:“吾观兵书战策多矣, 孙武 所著深矣……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

重新提出;再次列举。 唐 韩愈 《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今因大庆,伏乞令有司重举旧章,一皆放免。”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戴震》:“经文每一水,云某水出某郡县,此下不更举水名。注则兼及所纳羣川,故须重举,经云过某县者,统一县而言。”

阳和

(1).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明 刘基 《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鳩,至於识者,犹憎其眼。”《旧唐书·于志宁传》:“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 元 萨都剌 《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

(3).温暖;和暖。 唐 陈子昂 《谏刑书》:“狱吏急法,则惨而阴雨;陛下赦罪,则舒而阳和。”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阳和的春日晒着的这日中,我还不能自觉,依旧穿了这件夜游的敝袍,在大街上阔步。”

(4).喻指和悦的脸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 泰 华 ,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於青云上。”

(5).阳气。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气则彫瘁於凝霜,值阳和则鬱蔼而条秀。” 唐 方干 《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清 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泽源与山脉僨兴,阴晦与阳和交战,二气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气氛。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四:“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唐 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孙柚 《琴心记·廷尉伸冤》:“ 长卿 本意九死为期,不意阳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还令 文园 。”

瑞雪

应时的好雪

瑞雪兆丰年

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那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水浒传》

甘雨

对农事特别适时的雨;甘霖

久旱逢甘雨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尔雅·释天》

汲取

(1) 吸取

汲取教训

(2) 吸收

汲取养分

恩波

谓帝王的恩泽。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参差别念举,肃穆恩波被。” 唐 刘驾 《长门怨》诗:“御泉长绕 凤皇楼 ,只是恩波别处流。”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所谓 天波谿 者,由 景龙门 实籙宫 循城西南以至 京 第。其子 絛 上书其父,谓今日恩波,他年祸水。”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粧成趋彩仗。”

初度

出生年时,后称人的生日

皇览揆余初度兮。——《楚辞·离骚》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传报

通报。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毕斩赵谂》:“ 毕渐 为状元, 赵諗 第二,初唱第,而都人急於传报,以蜡板刻印‘渐’字所模点水不著墨,传者厉声呼云:‘状元 毕 斩第二人 赵諗 。’”《三国演义》第二八回:“丞相无明文传报,汝于路 * ,又斩吾部将,无礼太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説罢,也不等传报,一齐踱了进去。”

都人

(1).京都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 李善 注:“《毛诗》曰:‘彼都人士。’” 张铣 注:“言此都士女丽美过於五方。” 唐 杜甫 《悲陈陶》诗:“都人迴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仇兆鳌 注:“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 长安 ,日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閲《上海新报》,天下震动,举国廷諍,都人惶骇。”

(2). 明 代称宫女。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家人言解》:“内廷呼宫人曰都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他( 崇祯帝 )望望西洋自鸣钟,看见快到他平日起床拜天的时候,便分付传都人侍候梳洗。”

(3).《诗·小雅》篇名《都人士》的省称。《诗·小雅·都人士序》:“《都人士》 周 人刺衣服无常。古者长民衣服无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 * 德归壹,伤今不復见古人也。”后人每咏之以慨叹世道之丧乱,礼制之无常。 汉 蔡邕 《逑行赋》:“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甘衡门以寧神兮,咏《都人》而思归。”

沙堤

(1). 唐 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凡拜相,礼絶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子城东街,名曰沙堤。” 唐 白居易 《官牛》诗:“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緑槐阴下铺沙堤。昨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后用为典实。指枢臣所行之路。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此去沙堤步稳,调金鼎,七叶貂蝉。”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赠》:“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

(2).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元 乔吉 《满庭芳·渔父词》曲:“沙隄缆船,樵夫问讯,溪友留连。”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