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太平乐

作者:王涯 朝代:唐代

杂曲歌辞。太平乐原文

风俗今和厚,君王在穆清。
行看采花曲,尽是太阶平。

诗词问答

问:杂曲歌辞。太平乐的作者是谁?答:王涯
问:杂曲歌辞。太平乐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杂曲歌辞。太平乐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王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涯名句大全

王涯杂曲歌辞。太平乐书法欣赏

王涯杂曲歌辞。太平乐书法作品欣赏
杂曲歌辞。太平乐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8_30

参考注释

风俗

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和厚

(1).指性情温和敦厚。《北齐书·任延敬传》:“少和厚,有器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李元忠 ﹞亦读书有学问,和厚人也。” 清 顾炎武 《广师》:“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 朱锡鬯 。”

(2).谓性质平和,气味淳厚。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药性论》乃以众药之和厚者定以为君,其次为臣,为佐,有毒者多为使,此谬説也。”

(3).指情谊融洽深厚。《红楼梦》第五六回:“前日 鶯儿 还认了 叶妈 做乾娘,请吃饭吃酒,两家和厚得很呢。”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穆清

(1).指天。《史记·太史公自序》:“ 汉 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泽流罔极。” 宋 刘攽 《<东汉书>刊误》:“穆清,天也。”

(2).指清和之气。 三国 魏 曹丕 《迷迭香赋》:“随廻风以摇动兮,吐芬气之穆清。”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诗:“景风生穆清,佳趣溢鱼禽。”

(3).谓太平祥和。 汉 蔡邕 《释诲》:“夫子生穆清之世,秉醇和之灵。”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天下穆清,明君莅国。”

行看

(1).且看。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行看五马入,萧颯已随轩。”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凤池 鰲禁听丝纶。”取,得。助词。

(2).复看,又看。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花曲

指 * 所在处。 前蜀 尹鹗 《菩萨蛮》词之三:“少年狂荡惯,花曲长牵绊。”

尽是

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太阶

(1).古星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各二星,相比而斜上,如阶级然,故名。《文选·扬雄<长杨赋>》:“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 李善 注:“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上星为天子,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元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岁大登,民人息,天下平,是谓太平。” 汉 王粲 《荆州文学记官志》:“官不失守,民听无悖,然后太阶平焉。” 唐 张说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之四:“寰宇謐,太阶平。”

(2).指三公之位。 北齐 王俭 《褚渊碑文》:“公之登太阶而尹天下,君子以为美谈。”

(3).宫殿、庙堂的台阶。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於是乎乃歷夫太阶以造其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