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罗庙

作者:赵希鄂 朝代:宋代

汩罗庙原文

怀沙一死固堪伤,千载修名实未亡。
举国无人君不悟,斯文有幸日争光。
谗言枉以艾萧恶,正论终归兰芷香。
解印欲辞罗水去,只倾罗水奠离觞。

诗词问答

问:汩罗庙的作者是谁?答:赵希鄂
问:汩罗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希鄂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希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怀沙

楚辞九章中的篇名。相传为屈原投江前的绝笔

作《怀沙》之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修名

(1).美好的名声。《隋书·列女传序》:“其修名彰於既往,徽音传於不朽,不亦休乎!” 明 刘城 《秋怀》诗:“惟有修名在,千秋不可欺。”

(2).匡正名分。《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 韦昭 注:“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

(3).循名,依照名称。《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

(4).加强修养以求名誉。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篤学、修名砥节如 湖州 唐子 、 平凉 赵子 辈者,凡若干人。”

(5).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於会所而弔,他日修名诣其家。”

未亡

(1).指亡国的孑遗。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先王讨 蔡 ,实取 沔 蘄 安 黄 ,寄惠未亡。”

(2).旧指妇女的丈夫死后,丧服未满之时。 唐 白居易 《判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况居丧未卒,改适无文。苟失节於未亡,虽復仇而何有?”

(3).见“ 未亡人 ”。

举国

整个国家

举国欢庆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不悟

(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有幸

有运气;机会好

三生有幸

争光

争取光荣;努力拼搏

为国争光

谗言

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不可轻信谗言

艾萧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明 刘基 《燕歌行》:“琼田瑶草芟蒭蕘,江蘺泽兰成艾萧。”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帝子无闻,悵艾萧之当户;党人不亮,悲椒榝之当帷。”参见“ 艾蒿 ”。

正论

(1).谓正直地议论事情。《汉书·夏侯胜传》:“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御史纠是察非,臺諫中书忠言正论。”

(2).正确合理的言论。 宋 叶适 《祭黄尚书文》:“公存匪石,终始根柢;常扶正论,独引大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你这个自是正论。然而我看他们化的钱,实在寃枉得可笑!” 茅盾 《杂感二题》:“这是客观的看法,也是适时的正论。”

终归

到底;毕竟

他们终归还是决定从陆路走

兰芷

兰草与白芷。皆香草。《楚辞·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王逸 注:“言兰芷之草,变易其体而不復香。”《史记·日者列传》:“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 唐 沉佺期 《别侍御严凝》诗:“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宋 柳永 《如鱼水》词之一:“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 瀟湘 。”

解印

见“ 解印綬 ”。

离觞

离杯。 唐 王昌龄 《送十五舅》诗:“夕浦离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明 吴承恩 《贺周兰墩升都督障词》:“爰陈祖席奉戒离觴。” 郁达夫 《风流子·五十初度》词:“大家起,为我举离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