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畿舟居阻雪怀寄二三知旧三首之一

作者:贺铸 朝代:宋代

原文

舟路江淮永,岁寒冰雪深。
戍期良敦迫,王畿方滞淫。
疲筋苦跧卧,行药长川阴。
云物接平陆,不见西飞禽。
风从城阙来,如闻钟漏音。
昕霁更东迈,区区子牟心。

诗词问答

问:《东畿舟居阻雪怀寄二三知旧三首之一》的作者是谁?答:贺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贺铸的名句有哪些?答:贺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江淮

(1). 长江 和 淮河 。《左传·哀公九年》:“秋, 吴 城 邗 ,沟通 江 淮 。”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残; 漳 汝 之间,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银杏》:“ 江 淮 间一御史疏陈水患。”

(2).泛指 长江 与 淮河 之间的地区。《后汉书·周荣传》:“ 荣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赐粽有感》诗:“东南米价高如玉, 江 淮 饿莩千家哭。” 清 钮琇 《觚賸·旧雷有声》:“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略相同,唯 粤 中则不特与朔方絶异,即较之 江 淮 ,亦甚悬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军兵分东西,追剿各军愈追愈远愈加劳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饷源却愈益短绌难办。”

(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阳湖 一带。《史记·五帝本纪》:“ 三苗 在 江淮 、 荆州 数为乱。” 张守节 正义:“淮,读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

岁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冰雪

比喻清纯

敦迫

催逼。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义军大都督邀 洪 为将兵都尉,累见敦迫。” 宋 欧阳修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人自誓不嫁,宗族敦迫,其守益坚。” 白蕉 《袁世凯与中华民国》:“詔旨敦迫,急於星火。”亦谓紧迫。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肃宗 登宝位,塞望势敦迫。”

王畿

(1).古指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 孙诒让 正义:“方千里曰王畿者,谓建王国也……《大司马》云国畿,《大行人》云邦畿,义并同。”

(2).泛指帝京。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旧唐书·李光弼传》:“贼乘 鄴 下之胜,再犯王畿。” 明 何景明 《刘德徵上陵还有赠》诗:“已向西山瞻帝寝,更从北极眺王畿。”

滞淫

(1).长期旷废。《国语·晋语四》:“底著滞淫,谁能兴之?盍速行乎!” 韦昭 注:“滞,废也。淫,久也。”

(2).长久停留。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 荆 蛮 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唐 顾况 《游子吟》:“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清 沉谦 《送友人北上》诗:“念母归应早,天涯弗滞淫。”

(3).谓久雨不停。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奏呈湖南亲友》之二:“鬱鬱冬炎瘴,濛濛雨滞淫。” 明 张煌言 《春岛雾雨次壁间旧韵》:“轻寒三月恰春阴,苍雾青嵐苦滞淫。” 清 唐孙华 《小病柬松一》诗之二:“十日黄梅雨滞淫,炉香綈卷静愔愔。”

行药

(1).常行之药,普遍有效的药物。《墨子·非攻中》:“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 孙诒让 间诂:“ 苏 云:‘食者多而利者少,则非常行之药。’”

(2). 魏 晋 南北朝 士大夫喜服一种烈 * (五石散)以养生,服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谓之“行药”。延至 唐 代,馀风犹存。《北史·邢峦传》:“ 孝文 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 峦 宅,谓 峦 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 唐 钱起 《蓝田溪杂咏》诗之二:“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3).泛指服养生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秋日田园杂兴》诗之一:“斜日低山片月高,睡餘行药绕江郊。” 清 金农 《樊口西郊行药》诗:“谁识地隐人,时来一行药。”参见“ 行散 ”。

(4).因病服药之后,漫步以散发药性。《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 刘良 题注:“ 照 因疾服药,行而宣导之。” 唐 元稹 《春病》诗:“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诗之四一:“行药每于参礼后,安禪只在墓田中。”

长川

(1) 长流

(2) 连续不断地;常川

长川供给

长川往来

云物

(1).云的色彩。《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玄 注:“物,色也。视日旁云气之色…… 郑司农 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杜预 注:“云物,气色灾变也。”《新唐书·李元谅传》:“既会, 元谅 望云物曰:‘不祥,虏必有变!’传令约部伍出阵。” 清 刘大櫆 《重修凤山台记》:“古之为臺者以书云物,后之为臺者以作观游。”

(2).云气、云彩。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若夫 善卷 、 巢 、 许 、 管 、 胡 之徒,咸蹈云物以高騖,依龙凤以竦迹。”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 宋 范成大 《光相寺》诗:“云物为人布世界,日轮同我行虚空。”

(3).景物,景色。 南朝 齐 谢朓 《高松赋》:“尔乃青春受谢,云物含明,江皋緑草,曖然已平。” 宋 范成大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诗:“故园云物知何似,试上东楼直北看。” 夏曾佑 《丙申之冬入天津洎己亥秋始得归将行赋此》:“从此归帆好云物,分明点点入新愁。”

平陆

平原;陆地。《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 陶潜 《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唐 僧鸾 《苦热行》:“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清 林则徐 《批上海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案》:“浑水内灌,致积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陆。”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飞禽

会飞的鸟类,也泛指鸟类

飞禽走兽

风从

顺从,响应。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若侮慢,不式王命,然后谋力云合,指麾风从。”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大君有命,孰不风从。” 孙中山 《民生主义》第一讲:“至于 马克思 所著的书,和所发明的学说,可说是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的大成,所以他的学说一出来之后,便举世风从。”

城阙

(1) 城门两旁的瞭望阁楼

(2) 宫殿

(3) 城市,特指京城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钟漏

(1).钟和刻漏。借指时辰、时间。 唐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一本作“ 鐘漏 ”。

(2).指报时的钟声。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诗首篇》:“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

(3).喻残年,暮年。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赋》:“想天上之宵征,寧悲钟漏。” 明 章懋 《恳乞休致疏》:“钟漏有期,詎可更亏於晚节。”

(1).钟和刻漏。古代用以报时、计时。亦借指时辰,时间。 唐 张九龄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未央 鐘漏晚,仙宇靄沉沉。” 唐 钱起 《夜雨寄寇校书》诗:“秋馆烟雨合,重城鐘漏深。”

(2).指报时的钟声。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诗首篇》:“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鐘漏下重关。” 前蜀 魏承班 《渔歌子》词:“梦魂惊,鐘漏歇,窗外晓鶯残月。”

(3).喻残年,暮年。 南朝 陈 徐陵 《答李颙之书》:“残光炯炯,虑在昏明,餘息绵绵,待尽鐘漏。” 清 钱谦益 《南京刑部尚书沉公神道碑铭》:“崦嵫景促,鐘漏智短,其不消缩而頽废者亦鲜矣。”参见“ 鐘鸣漏尽 ”。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子牟

即 魏公子牟 。 战国 时人。因封于 中山 ,也叫 中山公子牟 。曾说:“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 魏 闕之下。”见《吕氏春秋·审为》。后常用作心存朝廷或忧国的典实。 唐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 子 牟恋 魏 闕,渔父爱沧江。” 唐 李咸用 《遣兴》诗:“ 子牟 魂欲断,何日是昇平。” 唐 武元衡 《甫构西亭偶题》诗:“信矣 子牟 恋,归歟 尼父 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