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任东律山长

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代

和任东律山长原文

吴兴学法遍诸华,吾道元无迩与遐。
今日谁能留下马,古人犹自酹先茶。
肯开燕豆惊流俗,共喜皋比得当家。
入手新诗惟重拜,颉颃那得并飞霞。

诗词问答

问:和任东律山长的作者是谁?答:牟巘五
问:和任东律山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牟巘五的名句有哪些?答:牟巘五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吴兴

(1).指 元 代书画家 赵孟頫 。 赵 为 吴兴 人,故称。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跋赵子昂书<过秦论>》:“ 吴兴 此书学《黄庭内景经》,时年三十八岁。”

(2).郡名。 三国 吴宝鼎 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 乌程县 (今 浙江 吴兴县 南)。

(3).县名。属 浙江省 ,位于 苕溪 下游,滨临 太湖 。

学法

(1).学习法律。《汉书·于定国传》:“ 定国 少学法于父,父死,后 定国 亦为狱吏。”

(2).学校的法规。 宋 叶适 《学校》:“三代、 汉 儒,其言学法盛矣,皆人耳目之所熟知,不復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四年》:“学官申严祖宗学法,诸生或怙终不悛,自畔名教,必正宪典。仍令三学立石。”

诸华

犹诸夏。指中原诸国。后指中原。《左传·襄公四年》:“劳师於戎,而 楚 伐 陈 ,必弗能救,是弃 陈 也。诸华必叛。” 杜预 注:“诸华,中国。” 晋 陆机 《吴趋行》:“穆穆 延陵子 ,灼灼光诸华。” 唐 柳宗元 《禡牙文》:“ 秦 定 百越 , 汉 开九郡,自兹编列,同于诸华。”

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下马

(1) 从马上下来

我为了减轻马的负载宁愿下马

(2) 比喻某个重大工程或工作项目中止进行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犹自

尚,尚自

现在提起那件事,犹自叫人心惊肉跳

燕豆

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形似高足盘,多用于隆重宴会。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谢赐御筵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永怀先烈,务广孝思,故因始於信书,俾特丰於燕豆。”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海谷移文省,谿堂燕豆添。” 宋 苏轼 《集英殿春宴教坊词·小儿致语》:“方迟日之无事,矧嗣岁之有年,大启壁门,肃陈燕豆。”

惊流

激流。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隐汀絶望舟,騖棹逐惊流。” 明 徐孚远 《晓入京口》诗:“猎猎风稍劲,惊流伏枕闻。”

皋比

亦作“皐比”。1.虎皮。《左传·庄公十年》:“自 雩门 窃出,蒙皐比而先犯之。” 杜预 注:“皐比,虎皮。” 孔颖达 疏:“《乐记》云: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 郑玄 以为兵甲之衣曰櫜。櫜,韜也。而其字或作建皐。”后用以喻强大的声势。 宋 范成大 《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玉龙阵长空,皋比忽先犯。鳞甲塞天飞,战逐三百万。”

(2).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二:“禪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猊座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宋 朱熹 《横渠先生画像赞》:“早悦 孙 吴 ,晚逃佛 老 。勇撤皐比,一变至道。”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而 仰圣先生 一家,独不殉难而亡,亦未从贼而死,绵绵至今,犹巍然拥皋比为予顽弟子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指武将的座席。亦泛指坐具。 明 刘基 《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 孙 吴 之畧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楹间,更无杌榻可坐。 七郎 就地设皋比焉。”

(4).传诵;讲习。 姚华 《曲海一勺》:“猥谈琐记,尚目録于縹緗;瞎话盲词,亦皋比于妇孺。”

得当

(1) 符合道德、 * 或社会的标准的

得当的措施

(2) 避免浪费或奢侈的;节约的

每一分税钱都必须使用得当

入手

(1) 着手;开始做

西洋画家自描写实物入手。——蔡元培《图画》

解决问题要从调查研究入手

(2) 到手

声名入手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重拜

犹再拜。《左传·襄公四年》:“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细。敢问何礼也?” 杨伯峻 注:“重拜,一再而三拜也。”《国语·鲁语下》:“君貺使臣以大礼,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颉颃

(1) 鸟上下飞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诗·邶风·燕燕》

何缘交颈为鸳鸯!期颉颃兮共撬翔。——《警世通言》

(2) 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

藩夏连辉,颉顽名辈。——《晋书·文苑传序》

故颉颃以傲世。——《东方朔画赞》

浙江才士,二人不相颉颃。——《英烈传》

那得

1.怎得;怎会;怎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