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三十首·其十六·郭景纯(游仙)璞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仙人世常有,所贵凌世出。

燕昭及汉武,安得有仙日。

东海水汤汤,蓬莱山崒崒。

元圃种琪花,神皋耸玉室。

是中炼水碧,羽化定可必。

子登授我简,云是瑶台律。

大隐亦甚难,只有园称漆。

诗词问答

问:《拟古诗三十首·其十六·郭景纯(游仙)璞》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质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

2. 游仙

参考注释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世出

(1).应时出现。《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才为世出,世亦须才。” 李周翰 注:“贤才为乱世而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 吕延济 注:“世出,谓应时而出也。”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羡君人材为世出,盛年絶艺须难得。”

(2).不时出现。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唐 之治,在於 贞观 ; 开元 之际,而女祸世出; 天宝 以还,纲纪微矣。”

(3).指家世和生平。 宋 曾巩 《寿安县钱氏墓志铭》:“ 凝之 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状,次其妻之世出行事,来乞铭。” 宋 叶适 《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公物其世出,詰其昆弟,皆是,亦流涕,饶与钱。”

燕昭

即 战国 时 燕昭王 。后代称其为渴于求贤之君。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 乐毅 信功於 燕昭 ,而见疑於 惠王 。” 唐 沉亚之 《上寿州李大夫书》:“昔者 燕昭 以千金市骏骨而百代称之。”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昔 郭隗 以小才而逢大遇,则 燕昭 之名于今称道。”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词:“凭高对景心俱折,关情处, 燕昭 、 乐毅 ,一时人物。”参见“ 燕隗 ”、“ 燕臺 ”。

汉武

汉武帝 刘彻 的省称。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六:“ 燕昭 无灵气, 汉武 非仙才。” 唐 李白 《大猎赋》:“虽 秦皇 与 汉武 兮,復何足以争雄?” 鲁迅 《坟·看镜有感》:“ 汉武 通 大宛 、 安息 。”

海水

(1) 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海洋中的水

(3) 海

海水不可斗量

汤汤

(1)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 清凉山。——《歌声》

(2) 广大貌;浩茫貌

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南朝 梁· 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

(3) 形容非常流利

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缘传》

蓬莱山

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山海经·海内北经》:“ 蓬莱山 在海中。”《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 李贤 注:“ 蓬莱 ,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祕録并皆在焉。” 清 孙枝蔚 《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何名 西王母 ,何处 蓬莱山 。”

崒崒

(1).峻峭貌。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山嵯峨兮崒崒,水激湍兮发发。”

(2).象声词。物体轻微的磨擦声。 唐 孟郊 《弦歌行》:“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褌行戚戚。”

琪花

亦作“ 琪华 ”。1.仙境中玉树之花。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二:“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輒形相。” 明 刘基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琪华烂日珠炫夜,翠楼玉殿虎守閽。”《镜花缘》第一回:“连那瑶草琪花,也分外披拂有致。”

(2).指莹洁如玉的花。 清 赵翼 《虎丘寺玉兰树歌》:“岂知中有逆风香,一树琪花开万箇。”

神皋

亦作“神皐”。 1.神明所聚之地。《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寔为地之奥区神皋。” 李善 注:“谓神明之界局也。”

(2).引申为神圣的土地。 清 龚自珍 《尊隐》:“将与汝枕高林,藉丰草,去沮洳,即犖确,第四时之荣木,瞩九州之神皋。”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引《布 * 电》:“何物胡 清 ,敢乱天纪,挽弓介马,竟履神皋。”

(3).指京畿。《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内树宽明,外施简惠,神皋载穆,轂下以清。” 李周翰 注:“神皋,谓都畿之内。”《南齐书·州郡志上》:“ 扬州 京輦神皋。”《宋史·刁衎传》:“神皋胜地,天子所居,岂使流囚於此聚役。” 明 杨慎 《咸阳》诗:“帝里繁华歇,神皋岁月多。”

(4).肥沃的土地。《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禹 穴神皋,地埒分 陕 。” 李周翰 注:“皋,地也,其地肥沃故云神皋。”《宋书·自序传·沉亮》:“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 唐 温庭筠 《秋日》诗:“爽气变昏旦,神皋徧原隰。”

玉室

(1).神仙的居所。《晋书·许迈传》:“自 山阴 南至 临安 ,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 左元放 之徒, 汉 末诸得道者皆在焉。” 宋 苏轼 《宿九仙山》诗:“玉室金堂餘 汉 士,桃花流水失 秦 人。” 元 陈樵 《蔗庵赋》:“綺疏兰术,金堂玉室,列仙之窟也。”

(2).指蜂房。 晋 郭璞 《蜜蜂赋》:“繁布金房,迭构玉室。”

(3).喻道理深奥处。 南朝 梁简文帝 《为亮法师制<涅槃经疏>序》:“空空不能测其真际,玄玄不能穷其妙门。自非德均平等,心答无生,金墙玉室,岂易入哉!”

水碧

玉之一种。系水晶一类的矿物,又名碧玉。《山海经·东山经》:“ 耿山 无草木,多水碧。” 郭璞 注:“亦水玉类。” 唐 李贺 《老夫采玉歌》:“採玉採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明 宋濂 《送方生还宁海》诗:“水碧与金膏,价重骇见闻。” 王闿运 《余世松诔》:“水碧金膏,非几席之玩;醴泉玉烛,无时日之期。”

羽化

(1) 旧时迷信的人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把成仙称为羽化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宋· 苏轼《前赤壁赋》

过了几年,老母亡过,罗真人亦遂羽化。——《水浒后传》

(2) 道教徒称人死

(3) 昆虫由蛹变为成虫

(4) 由蛹壳出现成虫的动作

可必

谓可以预料其必然如此。 汉 马融 《围棋赋》:“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宋书·蔡兴宗传》:“四方云合,而人情更安,以此卜之,清荡可必。” 清 任安上 《与吴拜经书》:“ 姗姗 有知,啣环可必。”

云是

如此。《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徂落固云是,寂蔑终始斯。” 张铣 注:“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

瑶台

(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李梦阳 《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

(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瑶臺 閬苑 神仙, 蔡状元 是 天禄 石渠 贵客。”

(3).积雪的楼台。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赞》:“气徧霜繁,年丰雪积……权陋瑶臺,暂践盈尺。” 唐 许浑 《看雪》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

(4).玉镜台。妆台的美称。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寳瑟僵兮弦柱絶,瑶臺倾兮镜匳空。”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冠裳俊雅,正瑶臺镜里,凤妆浓乍。”

大隐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伯夷 窜 首阳 , 老聃 伏柱史。” 郁达夫 《舒姑屏题壁》诗:“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忆 东方 大隐无?”

(2).指真正的隐士。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大隐不忘世,葆璞天地间。美哉 綺 与 甪 ,采芝於 商山 。”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