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

作者:释绍昙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零四首原文

统御金轮四十年,拱垂衣化育黎元。
万机休罢升遐去,四海无思不断魂。
林间衲子,感戴深恩。
合掌迎归兜率院,当来成佛补慈尊。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零四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偈颂一百零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名句大全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书法欣赏

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一百零四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统御

统治;驭使

金轮

(1).佛教语。“轮”(梵语Cakra),是 印度 古代战争用的一种武器。 印度 古传说中征服四方的转轮王出生时,空中自然出现此轮宝,预示他将来的无敌力量。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感得金轮宝者,为金轮王,乃四轮之首,领东南西北四大洲。 唐 王勃 《释迦佛赋》:“盖以玉輦呈瑞,金轮啟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至 宣和 末,又以方士 刘知常 所鍊金轮,颁之天下 神霄宫 ,名曰神霄宝轮。 知常 言其法以水鍊之成金,可镇分野兵饥之灾。”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诸佛也应投地拜,荣光万丈耀金轮。”

(2).轮形之金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论》:“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据金轮上。” 季羡林 等校注:“金轮:又作金刚轮。据《俱舍论》卷一一,世界的最下层为风轮,此风轮依虚空而住。厚十亿由旬,其坚固如金刚;风轮上有水轮,深八亿由旬;水轮上有金轮,厚三亿二万由旬,由轮形之金刚而成,故名金轮。此金轮之上有九山八海,是为地轮。”

(3).佛塔上的相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四大浮图,并光明塔共三十庙宇,环以金轮。”

(4).代指金饰之车舆。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书》:“鸣银鼓於寳坊,转金轮於香地。” 唐 广宣 《驾幸圣容院应制》诗:“深殿虔心随寳輦,广庭徐步引金轮。” 前蜀 薛昭蕴 《浣溪沙》词:“记得去年寒食日, 延秋门 外卓金轮。”

(5).喻太阳。 北齐 萧悫 《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云表金轮见,巖端画栱明。” 宋 陈允平 《扫花游·雷峰落照》词:“看倒影金轮,遡光朱户。” 清 姚鼐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地底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6).指 武则天 。据《旧唐书·则 * 后纪》, 武则天 于 长寿 二年“秋九月,上加 金轮圣神皇帝 号,大赦天下。”所以后人称 武则天 为 金轮 或 金轮皇帝 。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自注:“感孕 金轮 所。”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 嘉陵江 岸 皇泽寺 有其( 武则天 )遗像,乃是一比丘尼。予过之题诗云:‘镜殿春深往事空, 嘉陵 祸水恨难穷。曾闻夺壻 瑶光寺 ,持较 金轮 恐未工。’”

(7).牡丹的一种。 清 钮琇 《觚賸·牡丹述》:“﹝牡丹花名﹞金轮为黄中第一,古之姚黄,恐亦逊此。”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垂衣

见“ 垂衣裳 ”。

化育

(1).化生长育。《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孔子家语·本命解》:“羣生闭藏乎阴而为化育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 宋 苏轼 《御试重巽申命论》:“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之者。”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緼而出。” 郁达夫 《沉沦》四:“草木虫鱼都化育起来。他的从始祖结束的苦闷也一日一日的增长起来。”

(2).教化培育。 唐 欧阳詹 《二公亭记》:“ 席公 今日之化育,吾徒是以寧。” 宋 叶适 《谢皇太子笺》:“猥以凋残,蒙兹化育。” 明 宋濂 《琅琊山游记》:“非惟 濂 等获沾化育之恩,而山中一泉一石亦免震惊之患。”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材。”

黎元

百姓;民众

万机

指当政者处理的各种重要事务

日理万机

休罢

(1).罢休;停止。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有司计筭,所费苟务因循,小不如意,即求休罢。” 宋 苏轼 《民政下》:“今世之兵皆天子之所廪食以终其身……非如 汉 之戍卒有休罢更代之期也。”

(2).指辞官。 唐 李翱 《与翰林李舍人书》:“ 翱 思逃后祸,所冀存身,惟能休罢,最愜利志。”

升遐

帝王死去的婉辞。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及昇遐后,羣臣观其铭,皆上古之字。”《魏书·尒朱荣传》:“去月二十五日圣体康悆,至於二十六日奄忽昇遐。”《全唐诗》卷八六九载《嫁女诗》:“月照 驪山 露泣花,似悲先帝早昇遐。”《天雨花》第十三回:“当今一旦昇遐去,继位储君险十分。”

(1).亦作“ 升假 ”。升天。《淮南子·齐俗训》:“今欲学其道,不得其养气处神,而放其一吐一吸,时詘时伸,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高诱 注:“假,上也。” 汉 张衡 《思玄赋》:“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蔑蠓而上征。”

(2).帝王去世的婉辞。亦指后妃等死亡。《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伏维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燾无疆,昊天不弔,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咷,若丧考妣。”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九:“ 神宗 天性至孝,事 慈圣光献太后 尤谨,升遐之夕, 王禹玉 为相,入慰,执手号慟。”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唱道感嘆情多,恓惶泪洒,早得升遐,休休却是今生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出城市,徧野桑麻;哭甚么旧主升遐,告了个游春假。” 王季思 注:“升遐,皇帝去世。”

(3).谓离世隐居,学道修仙。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二八:“繫累名利场,駑骏同一輈;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晋书·许迈传》:“君元吉自天,宜学升遐之道。” 宋 苏轼 《辨道歌》:“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肠中澄结无餘柤,俗骨变换颜如葩。”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衲子

僧人。 宋 黄庭坚 《送密老住五峰》诗:“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 明 汤显祖 《南柯记·禅请》:“不去罢。我看衲子们谈经説诵的,不在话下。”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衲子请观万年缸,缸在香积厨,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内,听其满溢,年久结苔厚尺许。”

感戴

感激爱戴(用于对上级)

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飧粥相继,士民感戴之。——《三国志·朱桓传》

深恩

大恩。 唐 王勃 《秋日别王长史》诗:“别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又叩着头道:‘若得如此玉成, 满 某即粉身碎骨,难报深恩。’”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合掌

见“合十”

合掌行礼

兜率

见“ 兜率天 ”。

来成

谓前来成就。语出《诗·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马瑞辰 通释:“四章‘福禄来崇’,《传》:‘崇,重也。’来成,犹言来崇,成亦重也。” 宋 曾巩 《太平州与本路转运状》:“享神明之协相,具福禄之来成。”《宋史·乐志七》:“卒事而彻,福禄来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