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作者:黄裳 朝代:宋代

蝶恋花原文

忽送林光禽有语。
飞如遥空,失素归洲鹭。
照处无私清望富。
馀辉不惜人人与。
玉绳欲到中天路。
且待飞觞,缓缓移琼步。
花下影圆良夜午。
东南楼上还相顾。

诗词问答

问:蝶恋花的作者是谁?答:黄裳
问:蝶恋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蝶恋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黄裳的名句有哪些?答:黄裳名句大全

黄裳蝶恋花书法欣赏

黄裳蝶恋花书法作品欣赏
蝶恋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林光

(1). 秦 代离宫名。《三辅黄图·宫》:“ 林光宫 , 胡亥 所造,纵广各五里,在 云阳县 界。”《汉书·郊祀志下》:“三月甲子,震电灾 林光宫 门。” 颜师古 注:“ 林光 , 秦 离宫名也。” 汉 张衡 《西京赋》:“覛往昔之遗馆,获 林光 於 秦 餘。”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其谈宫殿,则远拟瑶臺琼室,近效 阿房 、 林光 ,以千门万户为局促,以 昆明 、 太液 为浅陋。” 南朝 齐 陆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 洪波 陪饮帐, 林光 宴 秦 餘。”

(2).透过树林的阳光。 唐 许敬宗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鹊度林光起,鳧没水文圆。” 宋 欧阳修 《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鵶鸣日出林光动,野阔风摇麦浪寒。”

遥空

(1).遥远的天空。 唐太宗 《赋得花庭雾》:“还当杂行雨,彷彿隐遥空。” 清 赵翼 《纳凉》诗:“盆池新浴罢,雨过浄遥空。” 潘垂统 《讨债》:“满布遥空的雪片,像梅林里萎谢的梅花般飞舞着。”

(2).向着远处的高空。 明 冯梦龙 《女丈夫·登楼沥酒》:“那 扶餘国 消息,正合东南奇事之言,俺和你不免遥空沥酒,为他称贺则个。”

无私

(1) 不只是顾自己的利益

无私奉献

(2) 没有私心

清望

(1).美好的名望。《北堂书钞》卷六十引 晋 山涛 《启事》:“旧选尚书郎,极清望也。”《南史·张绪传》:“时帝欲用 绪 为右僕射,以问 王俭 。 俭 曰:‘ 绪 少有清望,诚美选也。’” 唐 皮日休 《七爱诗·白太傅》:“清望逸内署,直声惊諫垣。” 王闿运 《桂阳直隶州泗洲砦陈侍郎年六十有九行状》:“ 丁文诚 为巡抚,有清望,重名治,尚严肃。” 李劼人 《 * 》第一部第七章:“两个人都是翰林院编修,都是侍讲学士,在 北京 都有清望。”

(2).指有清白名望的人或清白的望族。《晋书·杨济传》:“帝重兵官,多授贵戚清望, 济 以武艺号为称职。”

不惜

(1)

不顾惜

不惜工本

(2)

舍得

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玉绳

(1).星名。常泛指群星。《文选·张衡<西京赋>》:“上飞闥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唐 陆龟蒙 《新秋月夕作吴体以赠》诗之二:“清谈白紵思悄悄,玉绳银汉光离离。”《 * 词话》第二七回:“只见玉绳低度,朱户无声,此景堪羡。”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附录《夕堂永日绪论外编》:“有代字法,诗赋用之,如月曰‘望舒’,星曰‘玉绳’之类。”

(2).比喻雨滴。 唐 张萧远 《兴善寺看雨》逸句:“须臾满寺泉声合,百尺飞簷掛玉绳。”

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飞觞

(1).举杯或行觞。《文选·左思<吴都赋>》:“里讌巷饮,飞觴举白。” 刘良 注:“行觴疾如飞也。大白,杯名,有犯令者举而罚之。” 唐 刘宪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诗:“层轩洞户旦新披,度曲飞觴夜不疲。” 宋 张孝祥 《定风波》词:“见説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觴。”

(2).指传杯行酒令。《镜花缘》第八二回:“即用本字飞觴:或飞上一字,或飞下一字,悉听其便。”

缓缓

犹徐徐。缓慢貌。 宋 苏轼 《陌上花》诗之一:“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宋 范成大 《南柯子·七夕》词:“银渚盈盈渡,金风缓缓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去的时节甚是匆匆;回来的时节甚是缓缓,其故何也?” 鲁迅 《呐喊·白光》:“独有月亮,却缓缓的出现在寒夜的空中。”

夜午

犹午夜。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李和文 都尉好士,一日召从官呼左右军官妓,置会夜午,臺官论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 崑山 三 徐 之太夫人, 亭林 先生女弟也。世称其教子极严,课诵恒至夜午不輟。”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楼上

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还相

轮流;递相。《礼记·礼运》:“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 孔颖达 疏:“犹若孟春则建寅之月为诸月之本,仲春则以建卯之月为诸月之本,是还迴迭相为本也。”《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叡 大兴众役,还相攻伐。”《魏书·杨津传》:“ 洛周 脱 津 衣服,置地牢下,数日,欲将烹之,诸贼还相諫止,遂得免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竇儼 ﹞判太常寺,校管籥鐘磬,辨清浊上下之数,分律吕还相之法,去 京房 清宫一筦,调之二年,方合大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