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风情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雨中花·风情原文

料峭东风吹细雨。

作使得、春愁无主。

昨日清明。

今朝百五,渐渐春光去。

巨胜花前曾记遇。

难忘却、碧桃千树。

拥髻灯前,偷香被底,一一销魂语。

诗词问答

问:雨中花·风情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雨中花·风情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参考注释

料峭

略带寒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苏轼《定风波》

料峭微风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使得

(1) 能用;可以

这个汽筒使得使不得

(2) 行得通;可行

这个主意倒使得

(3) 某事物引起一定的结果

试图使得每个人对此事清楚了解

春愁

春日的愁绪。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詎能申。” 唐 李白 《愁阳春赋》:“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 唐 张祜 《折杨柳枝》诗之一:“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宋 陆游 《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诗:“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

无主

(1).指国无君;军无将。《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 孔 传:“民无君主,则恣 * ,必致祸乱。”《管子·权修》:“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东观汉记·冯异传》:“ 更始 败亡,天下无主。” 唐 杜牧 《张保皋郑年传》:“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

(2).指无主祭人。《仪礼·丧服》:“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礼记·丧大记》:“丧有无后,无无主。” 孔颖达 疏:“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闕,故四邻里尹主之,是无得无主也。”

(3).指宗庙无木主。《礼记·曾子问》:“ 曾子 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 孔子 曰:‘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於祖,为无主耳。’”参见“ 七庙 ”、“ 五庙 ”。

(4).没有主人。《吕氏春秋·异用》:“ 周文王 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於 文王 。 文王 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 唐 许棠 《成纪书事》诗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元史·许衡传》:“道有梨,众争取啖之。 衡 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此无主。’ 衡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5).谓不由己,无主张。 唐 聂夷中 《送友人归江南》诗:“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古来忠臣孝子、义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张。”

(6).指女尚无夫家。 唐 李翱 《数奇篇》:“亲戚之丧在野者, 数奇 皆往葬之;姑姊妹之无主失时者, 数奇 皆取而嫁之。”

昨日

昨天

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百五

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宋 程先 《锁窗寒·有感》词:“叹嘉会难逢,少年几许?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今日正百五寒食,上坟的都是同乡共里。” 清 纳兰性德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之一:“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一说,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故称“百六”。参见“ 一百五日 ”、“ 百六 ”。

渐渐

(1) 程度或数量逐步地;慢慢地

渐渐透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

渐渐落吾杖底。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了

巨胜

黑胡麻的别名。《神农本草经》卷一:“胡麻……一名巨胜。”《参同契》卷上:“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 唐 曹唐 《黄初平将入金华山》诗:“白羊成队难收拾,喫尽溪边巨胜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胡麻》﹝集解﹞引 陶弘景 曰:“胡麻,八穀之中,惟此为良。纯黑者名巨胜,巨者大也。本生 大宛 ,故名胡麻。又以茎方者为巨胜,圆者为胡麻。”

忘却

不记得;忘记

碧桃

一种供观赏的桃树,花重瓣,有白、粉红、深红等颜色

拥髻

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 通德 占袖,顾眎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 宋 苏轼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之二:“遥知 通德 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明 徐渭 《燕子楼》诗:“昨泪几行因拥髻,当年一顾本倾城。”

香被

熏香的被子。 唐 上官昭容 《綵书怨》诗:“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唐 王初 《自和书秋》:“ 湘 女怨弦愁不禁, 鄂 君香被梦难穷。”

一一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

一一检查

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销魂

形容伤感或欢乐到极点,若魂魄离散躯壳。也作“消魂”

乐乐愈精愈妙了,令人销魂。——《警世通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