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作者:释绍昙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零二首原文

古桧吟风,寒鸦布陈。
不落见闻,几人错认。
不错认人,道士擎拳,阇梨问讯。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零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偈颂一百零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吟风

(1).谓在风中有节奏地作响。 唐 杨巨源 《红线传》:“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落,惊而起问,即 红綫 迴矣。”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十一:“窗纸吟风,奇寒彻骨。”

(2).咏风。以风为题材作诗。 杜甫 《雨》诗“风扉掩不定” 仇兆鳌 注引 清 黄生 曰:“ 杜 诗吟风之句,如‘风扉掩不定’,‘风幔不依楼’,‘风帘自上钩’,‘寒声风动帘’,‘风连西极动’,‘风前竹逕斜’,皆画风手也。”

寒鸦

(1).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 唐 王昌龄 《长信秋词》诗之三:“玉颜不及寒鵶色,犹带 昭阳 日影来。” 宋 秦观 《满庭芳》词:“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采莲》:“斜日啣山,寒鸦归渡,淹留犹滞水云乡。”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云很厚,寒鸦在槐树上打扑,仿佛要飞雪的模样。”

(2).乌鸦的一种。也称慈鸦、慈乌、孝乌、小山老鸹。形体比普通乌鸦小,叫声较尖。颈、腹、胸呈灰白色,其余部分黑色。旧传能反哺其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北人谓之寒鸦,冬月尤甚也。”

布陈

(1).颁布;宣示。《荀子·王霸》:“之所以为布陈於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 宋 司马光 《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圣王之诛,不在快志多杀,要欲布陈条理,期於安定而已。”

(2).分布陈列;陈列。 汉 陆贾 《新语·资质》:“冠带正容,对酒行觴,卿士列位,布陈宫堂,望之者目眩,近之者鼻芳。”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孤虽要(腰)领不属,手足异处,四支(肢)布陈,为乡邑笑,孤之意出焉。”

(3).陈述。《太平天囯史料丛编简辑·刘松山致梅少岩书》:“知关綺注,用特布陈。”

不落

(1).不掉下;不坠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朝 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祕书。’”《四游记·华光皈依佛道》:“布施轮迴簿上,曾註汝父母生当受苦果,今日得汝皈依佛菩萨,该同往西方,不落轮迴之路。”

(2).不脱落。 唐 无名氏 《斑竹》诗:“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 湘娥 泪血腥。”

(3).不须,不用。 清 薛雪 《一瓢诗话》:“ 杜少陵 诗,止可读,不可解。何也?……余谓:读之既熟,思之既久,神将通之,不落言詮,自明妙理。” 钱锺书 《围城》五:“她靠掌柜坐着,算得不落言诠的好广告。”

(4).酒器名,即凿落。 宋 陶穀 《清异录·器具》:“ 白乐天 《送春》诗云:‘银花不落从君劝,’不落,酒器也。”

见闻

看到听到的情况

错认

错误地分辨、认识。《唐律疏议·杂律·错认良人为奴婢》:“诸错认良人为奴婢者,徒二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 颜标 作 鲁公 。”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词有‘悔当初错认你心同竝蒂莲,到今朝方知你心不同如其面’之句。”

不错

(1)

稍高于一般的,尚好;良好的,令人满意的,过得去的,合格的

英文掌握得不错,还懂得一点拉丁文

(2)

表示肯定

不错,是擦洗得够干净的

(3)

正确

认人

(1) 辩认人的容貌、声音等(多指婴儿)

这孩子才三个多月,就开始认人了

(2) 〈方〉∶认生

道士

(1) 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

那道士又执令牌,烧了符檄。——《西游记》

(2) 修佛道之士的略称。魏晋时指和尚

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盂兰盆经疏下》

擎拳

(1).拱手。致礼时的姿势。 宋 沉瀛 《减字木兰花》词:“擎拳仰止,不是凡人名 尹喜 。”参见“ 擎拳合掌 ”。

(2).举拳。谓一举手之力。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咳,甚甌儿气力与擎拳,生生的了前件。”

阇梨

佛家语。梵语的音译。“阿阇梨”的略称,义为教育僧徒的轨范师,高僧,泛指僧

问讯

(1) 询问或打听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讯处

(2) 问候

彼此见礼问讯

(3) 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