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光武

作者:陈普 朝代:宋代

咏史上光武原文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
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

诗词问答

问:咏史上光武的作者是谁?答:陈普
问:咏史上光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普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经邦论道

谓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亦比喻居于高位。《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群音类选·四德记·三元报捷》:“今朝喜得登廊庙,佐明君经邦论道,这都是辛苦中搏来荣耀。”

前朝

以前。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 元 王祯 《蚕连诗》:“前朝茧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启 《梦归》诗:“觉来不见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别时。”

(1).过去的朝代。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一:“请君莫唱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在城有个 寳莲寺 。这寺从前朝至今,累世相传,房廊屋舍,数百多间,田地也有上千餘亩。”《红楼梦》第四回:“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读读,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了。” 清 唐才常 《感怀》诗:“年来莫问前朝事,曾否当筵借箸筹。”

(2).上一朝代。《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国。”

(3).前殿,正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为中朝,在 汉 为前朝,在 唐 为正衙。”

卖饼

(1).出卖饼食。旧时以为贱业。《汉书·王莽传中》:“ 王盛 者,卖饼。 莽 按符命求得此姓名十餘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视神焉。” 宋 陆游 《寓怀》诗:“我岂卖饼儿,自衒三家市。”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舟行遇大风仍用前韵》词:“十载萍梗飘流,只赁廡 皋桥 ,卖饼 安丘 。”

(2).指 晋 束晳 的《饼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潘岳 ‘丑妇’之属, 束晳 ‘卖饼’之类,尤而效之,盖以百数。”

(3).见“ 卖饼家 ”。

十乱

(1).《书·泰誓》:“予( 周武王 )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孔 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 孔颖达 疏:“《释詁》云:乱,治也。”十人,指 周公旦 、 召公奭 、 太公望 、 毕公 、 荣公 、 太颠 、 闳夭 、 散宜生 、 南宫适 、 文母 (一说指 文王 之后 大姒 ,一说指 武王 之妻 邑姜 )。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 周武王 治国平乱的大臣。 晋 潘岳 《西征赋》:“岂三圣之敢梦,窃十乱之或希。”《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辰位列四星,帝功参十乱。” 明 李贽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邑姜 以一妇人而足九人之数,不妨其与 周 、 召 、 太公 之流并为十乱。” 王紫诠 《去学校积弊以兴人材论》:“ 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 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

(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文则有 王 公 世扬 、 孙 公 瑋 、 李 公 汶 、 张 公 养志 ,武则有 王 公 之楨 、 陈 公 汝忠 、 王 公 名世 、 王 公 承恩 、 郑 公 国贤 ,而有 郑贵妃 主之於内,此之谓十乱。”

五臣

(1).五个臣子。随文所指不同。(1) 舜 五臣。《论语·泰伯》:“ 舜 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何晏 注:“ 孔 曰:‘ 禹 、 稷 、 契 、 皋陶 、 伯益 。’”《旧唐书·韦凑传》:“然臣又惟 尧 、 舜 ,圣君也,八凯、五臣,良佐也,犹广听芻蕘之言者,盖为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也。”(2) 周文王 五臣。《书·君奭》“惟 文王 ,尚克修和我有 夏 。亦惟有若 虢叔 ,有若 閎夭 ,有若 散宜生 ,有若 泰颠 ,有若 南宫括 ” 孔 传:“凡五臣佐 文王 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之任。”(3) 周武王 五臣。《文选·王俭〈褚渊碑文〉》:“五臣兹六,八元斯九。” 李善 注:“《吕氏春秋》曰:‘ 武王 之佐五人。’ 高诱 曰:‘ 周公旦 、 召公奭 、 太公望 、 毕公高 、 苏公忿生 也。’”(4) 晋 文公 五臣。《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五臣显而 重耳 霸。” 李善 注:“五臣, 狐偃 、 赵衰 、 颠頡 、 魏武子 、 司空季子 。” 晋 庐谌 《赠刘琨》诗:“无覬 狐 赵 ,有与五臣。”(5) 楚威王 五臣: 令尹子文 、 叶公子高 、 莫敖大心 、 棼冒勃苏 、 蒙穀 。《战国策·楚策一》:“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6) 南朝 宋 文帝 五臣。《宋书·谢弘微传》:“ 太祖 即位,﹝ 谢弘微 ﹞为黄门侍郎,与 王华 、 王曇首 、 殷景仁 、 刘湛 等号五臣。”

(2).指注释《文选》的 唐 代 吕向 、 吕延济 、 刘良 、 张铣 、 李周翰 。《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 吕向 ﹞尝以 李善 释《文选》为繁酿,与 吕延济 、 刘良 、 张铣 、 李周翰 等更为詁解,时号《五臣注》。”

煖席

久坐而留有体温的坐席。指安坐闲居。《淮南子·修务训》:“ 孔子 无黔突, 墨子 无煖席。” 金 元好问 《看山》诗:“ 孔墨 不煖席, 盗跖 华堂居。” 清 王图炳 《咏史》:“ 洙泗 无煖席, 齐梁 无停轨。”

三王

(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之君。(1) 夏禹 、 商汤 、 周武王 。《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 范宁 注:“三王,谓 夏 、 殷 、 周 也。 夏后 有 钧臺 之享, 商汤 有 景亳 之命, 周武 有 盟津 之会。”(2) 夏禹 、 商汤 、 周文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赵岐 注:“三王, 夏禹 、 商汤 、 周文王 是也。”(3) 商汤 、 周文王 、 周武王 。《尸子》卷下:“ 汤 復於 汤丘 ,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羈於王门; 越王 栖於 会稽 , 秦穆公 败於 崤塞 , 齐桓公 遇贼, 晋文公 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2).指 周 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国语·周语下》:“以太蔟之下宫,布令於 商 ,昭显文德,底 紂 之多罪,故谓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 韦昭 注:“三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也。”

(3). 王 姓三名人之合称。(1) 汉 之 王奉光 、 王商 、 王凤 。《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 宣 、 元 、 成 、 哀 外戚兴者, 许 、 史 、三 王 、 丁 、 傅 之家,皆重侯累将。” 颜师古 注:“三王,谓 邛成侯 及 商 、 凤 三家也。” 邛成侯 , 王奉光 的封爵。(2) 汉 之 王尊 、 王章 、 王骏 。《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 赵广汉 、 张敞 、 王尊 、 王章 ,至 骏 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 赵 、 张 ,后有三 王 。’” 晋 潘岳 《西征赋》:“ 赵 张 三 王 之尹京, 定国 释之 之听理。”(3) 唐 之 王珣 、 王玙 、 王瑨 。《新唐书·王珣传》:“﹝ 王方翼 ﹞子 珣 ,字 伯玉 ,与兄 璵 、弟 瑨 以文学称,时号‘三王’。”(4) 唐 之 王勃 、 王绪 、 王仲舒 。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 王 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清 钱谦益 《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採风词翰继三 王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四三王》:“ 唐 滕王阁 有三 王 、则 王勃 作序, 王绪 作赋, 王仲舒 作修阁记也。”

四代

(1).四个朝代。指 虞 、 夏 、 商 、 周 。《礼记·学记》:“三王四代唯其师。” 郑玄 注:“四代, 虞 、 夏 、 殷 、 周 。”《大戴礼记·四代》:“四代之政刑,皆可法也。” 孔广森 补注引 杨简 曰:“四代, 虞 、 夏 、 商 、 周 也。”《隋书·经籍志一》:“ 孔子 观书 周 室,得 虞 、 夏 、 商 、 周 四代之典,删其善者,上自 虞 ,下至 周 ,为百篇,编而序之。”

(2).四个朝代。指 北朝 的 魏 、 周 、 齐 和 南朝 的 陈 。《文中子·关朗》:“除四代之法,以乘天命。” 阮逸 注:“四代,谓 北朝 魏 、 周 、 齐 , 南朝 陈 也。”

(3).指前后相承的四个辈份。如: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辈,谓之四代。

(4).指人的身体。《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五神俱惣散,四代的危危。”参见“ 四大 ”。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