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歇和尚赞

作者:释智朋 朝代:宋代

大歇和尚赞原文

担一字板,丧却生涯。
见聩翁顶门有窃,识秘魔手裹无叉。
霹雳震惊,几蛰龙蛇。
信手方圆,了无痕瑕。
回垂天之云翼,念宝林之故家。
扫狐兔陆梁之区,轻重输经界之际。
俾檮阴永蔚,槁面生霞。
若非铁树生花,安能如是耶。

诗词问答

问:大歇和尚赞的作者是谁?答:释智朋
问:大歇和尚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朋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却生

亦作“却生”。1.死而复苏。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古元之》:“ 弼 怜之特甚,三日殮毕,追思,欲与再别,因命斵棺,开已却生矣。”

(2).后退贪生。《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王安得亡国之言。天子扫境内以属王,有前死一尺,无却生一寸。”

顶门

(1).指头顶的前部。因其中央有囟门,故称。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觉邪梦邪?陆离纷紜。神马具装,出於顶门。”《西游记》第三四回:“金箍棒,离顶门祇隔三分;七星剑,向心窝惟争一蹍。”《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匡超人 不看便罢,看了这款单,不觉颼的一声,魂从顶门出去了。”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顶门上的头发 * 了,用黑手帕盖起来。”

(2).谓两家大门相对。《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赫 家是顶门主顾,故此家中大小无不认得。”

(3).支撑门户。《西游记》第四四回:“我家里烧火的,也是他;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

魔手

魔掌

霹雳

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震惊

(1) 令人震动而惊异

震惊中外

(2) 震撼惊骇

局外人尤为震惊

蛰龙

蛰伏的龙。比喻隐匿的志士。 唐 曹松 《题甘露寺》诗:“旦暮然灯外,涛头振蛰龙。” 金 元好问 《刘曲龙潭》诗:“蛰龙何年卧,万国待霖雨。”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定计》:“蛰龙困久夜长吟,欲作甘霖,定作甘霖。”

信手

随手

低眉信手续续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方圆

(1) 指定半径范围内的面积

20公里方圆之内的40个内湖

(2) 围绕;在…周围地

这个湖方圆一里,宽半里

了无

全无;毫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空有疲困之劳,了无錙銖之益也。” 唐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 清 袁枚 《新齐谐·山阴风灾》:“二十四日晨起,天气清和,了无变态。”

痕瑕

瘢痕,斑点。比喻缺点,毛病。《朱子语类》卷七八:“先儒将十一年十三年等合九年説以为 文 王称王,不知有何据?曰:自 太史公 以来皆如此説了,但 欧公 力以为非, 东坡 亦有一説。但《书》説‘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却有这一箇痕瑕。” 清 方苞 《读<尚书>又记》:“ 朱子 谓《史记》之妄, 欧阳氏 所辨明矣,惟九年大统未集,实为痕瑕。”

垂天

(1).挂在天边;悬挂天空。《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若云垂天旁。” 三国 魏 曹丕 《丹霞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2).犹蔽天,笼罩天空。《文选·扬雄<羽猎赋>》:“其餘荷垂天之罼,张竟壄之罘。” 刘良 注:“言罼之大,如垂天之四边也。” 宋 姜夔 《汉宫春·次韵稼轩》词:“云曰归歟,纵垂天曳曳,终返 衡 庐 。”

(3).比喻壮志凌云。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摶羊角以垂天,展驥足而腾景。” 唐 刘禹锡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洛中士君子兼见寄之什》:“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

云翼

(1).《庄子·逍遥游》:“﹝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后因以“云翼”称大鹏的翅膀。

(2).比喻远大的志向、抱负。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八:“仰思举云翼,延首矫玉掌。” 唐 卢纶 《书情上大尹十兄》诗:“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天心初吁俊,云翼首离潜。” 金 段成己 《送孙仲文行台之召》诗:“苟能推此心,前路未易量。慇懃养云翼,行矣勿怱忙。”

宝林

(1).佛教语。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宝树林的简称。《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宝林之上,喜见叶而争开。” 许地山 《空山灵雨·七宝池上的乡思》诗:“你岂忘了这里是天堂?你岂不爱这里底宝林成行?”

(2).古代宫中女官名。《隋书·后妃传序》:“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新唐书·车服志》:“礼衣者,六尚、宝林、御女、采女,女官七品以上大事之服也。”

故家

(1).世家大族;世代仕宦之家。《孟子·公孙丑上》:“ 紂 之去 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焦循 正义:“故家,勋旧世家。” 宋 叶适 《终论五》:“欲结合北方大姓故家, 契丹 遗种,相率响应,以谋大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我也是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

(2).原来的家庭;旧居。 元 柯丹邱 《荆钗记·晤婿》:“春深离故家,嘆衰年倦体,奔走天涯。”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非躬执大彗,以扫除其故家污俗,而望 禹 域之自完,岂可得乎?”

(3).犹从前。 宋 严仁 《南柯子》词:“门前溪水泛花流,流到 西洲 ,犹是故家愁。” 金 元好问 《八声甘州》词:“一枕繁华,问故家桃李,何许争妍。” 元 王恽 《感皇恩·赠提刑曹仲明》词:“把酒爱髯卿,故家风度,不为临江老能赋。”

狐兔

狐和兔。亦以喻坏人;小人。 汉 扬雄 《长杨赋》:“虎豹狖玃,狐兔麋鹿。” 唐 崔颢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地迴鹰犬急,草深狐兔肥。”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昆仑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清 玉瑟斋主人 《血海花·嚼雪》:“纵横狐兔擅威权,空叫我嫠纬凄凉痛抱天。” 梁启超 《留别澳洲诸同志》诗之一:“狐兔中原恶,干戈旧岁徂。”

陆梁

(1).跳跃貌。《文选·扬雄<甘泉赋>》:“飞蒙茸而走陆梁。”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飞者蒙茸而乱,走者陆梁而跳,谓猛士之辈。” 吕延济 注:“陆梁,乱走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马﹞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 石声汉 注:“陆梁:即‘跳跃’。” 清 恽敬 《逊庵先生家传》:“区区 建宁 ,不足当天下千一,顾欲藉乌合之众,陆梁进退,与天命争衡。”

(2).嚣张,猖獗。《后汉书·皇甫规传》:“后 先零 诸种陆梁,覆没营坞。”《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 蜀 贼陆梁边陲。” 宋 杨万里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诗:“只将剽劫为喧闹,喝放归来儘陆梁。” 章炳麟 《顶羯罗君颂》:“ 鲜卑 以狂,西戎陆梁。”

(3).横行无阻。《后汉书·马融传》:“狗马角逐,鹰鸇竞鷙,驍骑旁佐,轻车横厉,相与陆梁,聿皇于中原。”《晋书·宣帝纪》:“设令贼以二万人断 沔水 ,三万人与 沔 南诸军相持,万人陆梁 柤中 ,将何以救之?”

(4).地名。 秦 时称 五岭 以南为 陆梁 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 陆梁 地,为 桂林 、 象郡 、 南海 ,以适遣戍。” 司马贞 索隐:“谓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曰 陆梁 。” 张守节 正义:“ 岭 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 陆梁 。”

轻重

(1) 重量的大小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这两只箱子轻重不一样

(2) 情况严重程度的深浅,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轻重缓急,不能一把抓

(3) 恰当或合适的性质或状态;适当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说话不知轻重

(4) 意义的大小

轻重固何如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经界

(1).土地、疆域的分界。《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穀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汉书·食货志上》:“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畮,正其经界。”《新唐书·解琬传》:“会 吐蕃 骚边,復召授左散骑常侍,詔与虏定经界,因谐辑十姓降户。”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谓宜通飭,边疆督抚,将沿边荒地派员探测,先正经界,详细丈量。”

(2).界限。 章炳麟 《文学总略》:“然《雕龙》所论列者,艺文之部,一切并包,是则科分文笔,以存时论,故非以此为经界也。”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说文引经考>序》:“又或繁称博引,漫无经界,违失 许 旨。”

槁面

憔悴衰老的面容。 宋 陆游 《高安州宅三咏·丹井》:“我来试一啜,槁面还童婴。”

若非

要不是;如果不是

铁树

(1) 即“苏铁”。一种常绿乔木,叶集生茎顶,花顶生,种子可食,茎髓可采淀粉

(2) 朱蕉( Cordyline fruticosa )的别称。直立灌木,叶聚生茎顶,圆锥花序生于分枝顶端

生花

(1).鲜花。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得其生花十斛,乾之,纔可得五六耳。”《廿载繁华梦》第八回:“ 五嫂 就与 桂妹 脱褐,念经礼斗;又将院里掛生花,结横彩。”

(2).谓结成花状物;呈现出花的形状,像花。 南朝 梁简文帝 《鸳鸯赋》:“始临涯而作影,遂蹙水而生花。” 宋 黄庭坚 《忆帝京·私情》词:“银烛生花如红豆。占好事、而今有。”《 * 词话》第二回:“口儿里常喷出异香兰麝,樱桃初笑脸生花。”

(3).开花。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李太白 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以比喻好文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挫权》:“向人乞怜应礼下,何事骄人一谜奢。休喳。谩思量代笔生花。”参见“ 生花笔 ”。

(4).眼昏花。 宋 徐铉 《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兼寄陈君庶》:“酒酣耳热眼生花,暂似京华欢会处。”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城头初日始翻鵶,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5).形容善于言辞。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风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对老地主说明了那里是来龙,那里是去脉。” 阿英 《灰色之家》三:“法官刚说到这里,大块头发起急来了,插上又运用他的生花之舌说:‘……’”

(6).古时魔术表演之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生花》:“今京城有生花种植以戏者……种瓜植树,即生花之事也。盖自 汉武 时 大宛 所献眩人始云。”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