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饮赵惟直以果荐知所从来酌以一大杯

作者:李流谦 朝代:宋代

原文

犹带枝头淡淡黄,饱经十月洞庭霜。
且倾蜀客千杯酒,颇记吴姬三日香。
可得一餐逢玉屑,故应百感为琼浆。
此江幸自东流去,何不和根移取将。

诗词问答

问:《晚饮赵惟直以果荐知所从来酌以一大杯》的作者是谁?答:李流谦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流谦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流谦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李流谦晚饮赵惟直以果荐知所从来酌以一大杯书法作品欣赏
晚饮赵惟直以果荐知所从来酌以一大杯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戴望舒 《残叶之歌·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摇摇地停在枝头。”

淡淡

(1) 形容颜色浅淡

云溪花淡淡。——唐· 杜甫《行次盐亭》

淡淡的浮云

淡淡的远山

(2) 隐隐约约的样子

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列子·汤问》

(3) 水波动的样子

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潘岳《金谷集作》

十月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蜀客

(1).指旅居在外的 蜀 人。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 蜀 客驻兰橈。” 唐 雍陶 《闻杜鹃》诗:“ 蜀 客春城闻 蜀 鸟,思归声引未归心。” 宋 苏轼 《莘老葺天庆观小园》诗:“ 蜀 客南游家最远, 吴 山寒尽雪先晞。”

(2).海棠的别名。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海棠为蜀客。”

(3).指 汉 司马相如 。 相如 为 蜀郡 人,故称。 前蜀 韦庄 《乞彩笺歌》:“ 蜀客 才多染不供, 卓文 醉后开无力。”

杯酒

(1).一杯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未尝衔盃酒,接慇懃之欢。”

(2).指饮酒。《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盃酒间可解。”

吴姬

吴 地的美女。 唐 王勃 《采莲曲》诗:“莲浦夜相逢, 吴 姬 越 女何丰茸。” 宋 苏轼 《王伯敭所藏赵昌花·梅花》诗:“殷勤小梅花,仿佛 吴 姬面。”《 * 词话》第二三回:“出则锦衣骏马,归时 越 女 吴 姬。” 清 贝青乔 《自编军中纪事诗》:“重见 吴 姬村店里,太平军士满壚头。”

三日香

(1). 东汉 荀彧 为尚书令,相传他的衣带有香气,所到之处,香三日不散,故称。《太平御览》卷七○三引《襄阳记》:“ 刘和季 * 香,上厕置香炉。主簿 张坦 曰:‘人名公作俗人,真不虚也。’ 和季 曰:‘ 荀令君 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君何恶我爱好也!’”后多以称美宰相大臣的风采。 唐 上官仪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诗:“ 天津 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参见“ 令君香 ”。

(2).形容芳香经久不散。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香孩儿营》:“ 艺祖 载诞,营中三日香,人莫不惊异。至今 洛 中,人呼 应天禪院 为 香孩儿营 。”

(3).芳香仅三日。常以喻新鲜一时,不能持久。《何典》第五回:“ 醋八姐 看见,也未免新箍马桶三日香,‘弟弟宝宝’的甚是亲热。”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万斯寧。”

(2).天的代称。 唐 无名氏 《鸿庆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众生。”

玉屑

(1).玉的碎末。《周礼·天官·玉府》“王齐则共食玉” 汉 郑玄 注:“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 郑司农 云:‘王齐当食玉屑。’”《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昔 汉武 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 宋 谢翱 《后桂花引》:“修月仙人饭玉屑,瑶鸭腾腾何处爇。”

(2).碎末的美称。 唐 李贺 《题赵生壁》诗:“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此指米粉。《群音类选·双忠记·张母忆儿》:“又节届端阳,酒泛菖蒲玉屑香。”此指香粉。

(3).谓华而不实的文词。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篋,不为有寳;诗书负笈,不为有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自 元 暨 成 ,降意图籍,美玉屑之谭,清 金马 之路。”

(4).转以喻美好的文辞。 元 许有孚 《观雪冷然台》诗:“ 坡 诗诵得聚星堂,字字珠璣飞玉屑。”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迭韵诗》:“话旧尚能霏玉屑,延龄端不藉金丹。”

(5).比喻雪末。 金 元好问 《读书山雪中》诗:“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粧山川。”《群音类选·升仙记·复度文公》:“万里云彤,玉屑银砂乱洒空。这雪声敲窗纸,势压梅梢,色映帘笼。” 茅盾 《新疆风土杂记》诗:“纷飞玉屑到帘栊,大地银铺一望中。”

(6).纸名。即麻纸。产于 蜀 地。 南唐 李后主 请 蜀 笺工制造,因与玉屑无异,故名。参阅 宋 高晦叟 《珍席放谈》卷下。

百感

种种感慨。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惻。” 宋 梅尧臣 《新霜感》诗:“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明 刘基 《题王起宗御史<江山烟靄图>》诗:“羈旅伤心缘百感,可堪回首忆吾庐。”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琼浆

传说中神仙饮的仙水,代指好酒

瑶池琼浆千杯少

幸自

本自,原来。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鬭轻盈。” 宋 杨万里 《次乞米韵》:“诗肠幸自无烟火,句眼何愁著点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幸自夫妻恁美满,被旁人廝间谍。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悽惶苦。”

东流

(1) 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取将

拿取。将,助词。 唐 韩愈 《调张籍》诗:“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节间汗流火力透,健僕取将仍疾走。” 潘飞声 《题披秘石门》诗:“惑恐太阴黑,六丁下取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