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桃始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山桃始开原文

鸿钧鼓大冶,万物被甄陶。

条风细以吹,渐觉物华撩。

轻黄染柳丝,新红绽山桃。

寻春初见之,嘉尔占青韶。

沐雨犹娟娟,映日方夭夭。

物理有如此,四时嬗荣凋。

伊余惜分阴,食旰而衣宵。

学期尊孔孟,治拟法陶姚。

䆒之实际难,裁诗空自嘲。

诗词问答

问:山桃始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山桃始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五

参考注释

鸿钧

(1).大钧。指天或大自然。《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鸿钧广运,嘉节良辰。” 元 吴澄 《咏雪》:“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三》:“岁月更新于凤歷,气机初转于鸿钧。” 郭沫若 《湖心亭》:“明年鸿钧运转,四十六岁交大运。”

(2).比喻国柄;朝政。 宋 司马光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之十:“八十聪明强健身,况从壮岁秉鸿钧。” 宋 秦观 《代贺蔡相公启》:“ 姚元崇 入赞鸿钧,初闻远略; 霍子孟 建承顾命,益见忠谋。”亦指执掌国柄的大臣。 唐 李商隐 《为绛郡公上李相国启》:“仰台曜以瞻辉,望鸿钧而竚惠。”

(3).指鸿恩。 唐 苏颋 《代家君让左仆射表》:“非臣微命,能答鸿钧。” 宋 陆游 《上王宣抚启》:“伤弱植之易摇,悼鸿钧之难报。”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臣等袜线才微,愧无裨於龙袞;涓埃念切,期仰答乎鸿钧。”

大冶

(1).古称技术精湛的铸造金属器的工匠。《庄子·大宗师》:“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2).大冶炼主。《史记·平準书》:“ 孔仅 , 南阳 大冶,皆致生累千金。”

(3).比喻造化。 南朝 宋 郑道子 《神不灭论》:“若形也,则大冶之一物耳。”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甄陶

(1).烧制瓦器。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使治家养生必於农,则 舜 不甄陶,而 伊尹 不为庖。” 宋 沉遘 《上两府二书》:“良工甄陶,方圆莫不称其用。”

(2).化育;培养造就。 汉 扬雄 《法言·先知》:“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甄陶国风。” 李周翰 注:“甄陶,谓烧土为器。言欲政化纯厚,亦如甄陶乃成。”《旧唐书·孝友传·裴守真》:“甄陶化育,莫匪神功,岂於乐舞,别申严敬。” 明 归有光 《松江新建行省颂》:“小子不佞,辱荷甄陶。” 清 方苞 《曾孺人杨氏墓表》:“然后知孺人之德,能甄陶子妇而諭其志也。”

(3).喻天地,造化。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 有唐 文最盛, 韩 伏 甫 与 白 。 甫 白 无不包,甄陶咸所索。” 金 萧贡 《自感》诗:“形骸付与甄陶外,祸福难防倚伏前。”

条风

(1).东北风。一名融风,主立春四十五日。《山海经·南山经》:“﹝ 令邱之山 ﹞其南有谷焉,曰 中谷 ,条风自是出。” 郭璞 注:“东北风为条风。”《淮南子·天文训》:“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 高诱 注:“艮卦之风,一名融。”《史记·律书》:“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风。” 唐太宗 《正日临朝》诗:“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2).东风。一名明庶风,主春分四十五日。《淮南子·墬形训》:“东方曰条风。” 高诱 注:“震气所生也,一曰明庶风。” 宋 周邦彦 《应天长·寒食》词:“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徧满春色。”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春日言怀》:“青韶印,看条风拂水,画燕迎门,年年春色倍还人。”参见“ 八风 ”。

物华

(1).自然景物。 南朝 梁 柳恽 《赠吴均》诗之一:“离念已鬱陶,物华復如此。” 唐 杜甫 《曲江陪郑南史饮》诗:“自知白髮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清 金农 《游窦氏别圃》诗:“駘荡春游恋物华,已忘寄跡在天涯。”

(2).物的精华。参见“ 物华天宝 ”。

轻黄

(1).鹅黄,淡黄。 宋 欧阳修 《过中渡》诗之一:“ 中渡桥 边十里堤,寒蝉落尽柳条衰。年年塞下春风晚,谁见轻黄弄色时。”

(2).指额黄。古代妇女额间的涂饰物。盛行于 六朝 。 北周 庾信 《舞媚娘》诗:“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3).指黄芙蓉花。 宋 朱淑真 《黄芙蓉》诗:“试倩东风一为主,轻黄应不让姚黄。”

柳丝

垂柳枝条细长如丝,因以为称。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之八:“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宋 杨万里 《过临平莲荡》诗之四:“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 元 曹德 《清江引》曲:“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红楼梦》第二七回:“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田汉 《四季歌》:“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 长江 。”

山桃

野生桃树。亦称其果实。《尔雅·释木》:“榹桃,山桃。” 郭璞 注:“实如桃而小,不解核。”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宋 王安石 《招叶致远》诗:“山桃野杏两三栽,嫩叶商量细细开。”

寻春

游赏春景。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 惠洪 《意行入古寺》诗:“清明雨过快晴天,古寺寻春亦偶然。”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下官就是 越国 上大夫 范蠡 ,寻春到此。” 清 徐元正 《广陵怀古》诗:“寻春易过佳风月,送老难忘好墓田。”

初见

初次会见 ;初次面见

初见鲁迅

青韶

指春天。 唐 韦元旦 《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綵缕人胜应制》:“青韶既肇人为日,綺胜初成日作人。”

沐雨

犹淋雨。多形容旅途艰辛。 汉 徐干 《中论·谴交》:“吾称古之不交游者,不谓嚮屋漏而居也;今之好交游者,非谓长沐雨乎中路者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衝风沐雨,载沉载浮。”

娟娟

(1).姿态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

(2).长曲貌。《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四月》诗:“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3).明媚貌。 宋 司马光 《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孙枝蔚 《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月光娟娟,照见众齿,歷落如排朽琼。”

(4).飘动貌。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閒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5).同“ 涓涓 ”。缓流;细流。 前蜀 韦庄 《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清 吴伟业 《过席允来山居》诗:“石笋一林云活活,药栏千品雨娟娟。”

映日

(1).指阳光。《文选·潘岳<射雉赋>》:“忌上风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 徐爰 注:“言其忌声而畏光也。”

(2).映照着日光。 南朝 齐 谢朓 《秋竹曲》:“从风既裊裊,映日颇离离。”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江 南 徐鉉 善小篆,映日视之,书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曲折处亦无偏侧。”

夭夭

(1) 绚丽茂盛的样子

* ,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夭》

(2) 体貌安舒或容色和悦的样子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

物理

(1) 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学

有如

(1).犹如,好像。《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吾闻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来自田间,心直口快,待 曾 家的子女,有如自己的骨肉。”

(2).如果,假如。《史记·商君列传》:“ 公叔 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 唐 兵不出数千,将军拥众万餘,不乘其未定而击之,有如 唐 兵惧而自退,将军何面目以见陛下乎!” 清 顾炎武 《义士行》:“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谁与诉?”

(3).古人誓词中常用语。《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杨伯峻 注:“‘有如’亦誓词中常用语, 文 十二年《传》‘有如 河 ’……‘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谓 河 神鉴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晏子 仰天叹曰:‘ 婴 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伊余

自指,我。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伊余小子,恃宠骄盈。” 五代 贯休 《古离别》诗:“只恐 长江 水,尽是儿女泪。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

惜分阴

极言珍惜时间。《晋书·陶侃传》:“ 大禹 圣人,乃惜寸阴;至众人,当惜分阴。”参见“ 惜寸阴 ”。

学期

(1) 小学、中学或大学的每年分出的两个学习阶段之一

(2) 学年之春季部分或秋季部分

孔孟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并称。 晋 张协 《洛禊赋》:“於是搢绅先生,啸儔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九,主希 孔 孟 ,宾慕 颜 柳 。临涯咏唫,濯足挥手。” 宋 王安石 《哭梅圣俞》诗:“栖栖 孔 孟 葬 鲁 邹 ,后始卓犖称 軻 丘 。” 元 郝经 《原古上元学士》诗:“麟死九鼎沦,万世无 孔 孟 。文字糠粃餘,扶藉不絶圣。” 清 朱轼 《<张子全书>序》:“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 孔 孟 为法。”

拟法

效法。 汉 马融 《长笛赋》:“上拟法於《韶箾》、《南籥》,中取度於《白雪》、《渌水》,下采制於《延露》、《巴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范蠡 观天文,拟法於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步,一圆三方。”

实际

(1)

(2) 真实的情况

切合实际

(3) 客观存在的事物

生活的实际

(4) 现实存在的

实际的例子

裁诗

作诗。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沉遘 《西舍》诗:“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 清 吴兆骞 《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怆然作歌》:“裁诗每题白团扇,纵酒惟赌青羔裘。”

空自

徒然;白白地。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