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首

作者:释昙华 朝代:宋代

偈颂六十首原文

青萝夤直上寒松之顶,白支澹泞出没太虚之中。
狗子尾巴书梵字,野狐窟宅梵王宫。

诗词问答

问:偈颂六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昙华
问:偈颂六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昙华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昙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青萝

松萝。一种攀生在石崖、松柏或墙上的植物。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 唐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青萝嫋嫋挂烟树,白鷴处处聚沙堤。” 清 厉鹗 《暮投徧福寺宿楚木禅师方丈》诗:“烟中问路得樵叟,青萝一径穿頽垣。”

直上

(1).方位词。上,上面。用于名物词之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头直上乱纷纷雪似筛,耳边厢颯剌剌风又摆。” 元 李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我身穿着百衲袍,腰缠着碌簌绦。头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絶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侯兴 与浑家都搬将入去,直上去赶。”

寒松

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陆绩 字 公纪 ” 裴松之 注引《姚信集》:“ 王蠋 建寒松之节而 齐王 表其里, 义姑 立殊俗之操而 鲁侯 高其门。”《晋书·庾阐传》:“伟哉兰生而芳,玉产而洁,阳葩熙冰,寒松负雪。”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翠石俄双表,寒松竟后凋。” 明 马銮 《聂隐娘》诗:“雄心到底愧寒松,何必藏名峯外峯。”

澹泞

(1).清深貌。一说水流动貌。《文选·木华<海赋>》:“泱漭澹泞,腾波赴势。” 李善 注:“澹泞,澄深也。”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皎晶如练,清明在空。俯睇冲融,得 渭 北之飞雁;斜窥澹泞,见 终南 之片石。” 唐 白居易 《送客回晚兴》诗:“参差乱山出,澹泞平江静。”

(2).和舒;荡漾。多形容春天的景色。 宋 范成大 《题徐熙杏花》诗:“老枝当岁寒,芳蘤春澹泞。”

出没

显现或隐没

大鲸悠然出没于浪涛中

船头在浪中缓缓出没

太虚

(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狗子

(1).小狗。亦泛指狗。《北史·孝行传·张元》:“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 元 即收而养之。” 元 耶律楚材 《题万寿碑阴》:“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喫。” 鲁迅 《伪自由书·新药》:“ 吴先生 仿佛就如药渣一样,也许连狗子都要加以践踏了。”

(2).詈词。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汰侈·厨娘》:“汝辈真狗子也。”

(3).比喻奴才;坏人。 瞿秋白 《乱弹·狗样的英雄》:“这种 * 肉喝人血的精神,的确值得帝国主义者称赞:‘好狗子,勇敢得很!’”《革命民歌选·到处红旗飘飘》:“赤卫队吹冲锋号,靖卫狗子没处逃。” 何其芳 《我梦见》诗:“像小说里写的劫法场,几下把狗子们收拾尽。”

尾巴

(1)

(2) 指鸟、兽、虫、鱼等动物身体末端的突出部分

(3) 某种事物残留的部分

割尾巴

(4) 跟踪或监视某人的警察或其他暗探

(5) 某些事物的最后部分

飞机尾巴

(6) 指缺乏主见、凡事随声附和的人

梵字

(1).古 印度 文字。 唐 王维 《苑舍人能书梵字戏为之赠》诗:“ 楚 辞共许胜 扬 马 ,梵字何人辨鲁鱼。”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上:“塔下刻经咒甚多,有汉字,有梵字。”

(2).指佛典。 唐 皮日休 《雨中游包山精舍》诗:“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 苏曼殊 《<梵文典>自序》:“此梵字者,亘三世而常恒,遍十方以平等。”

野狐

(1).即狐狸。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 王楼 前貛儿野狐肉,脯鷄。”

(2).见“ 野狐禪 ”。

窟宅

住人的洞穴,多指神仙的住所或盗贼藏身的地方

梵王宫

本指大梵天王的宫殿。泛指佛寺。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 宋 苏轼 《金门寺中见李留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之四:“一纸清诗弔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元 关汉卿 《齐天乐·崔张十六事》曲:“梵王宫月轮高,枯木堂香烟罩。 法聪 来报,好事通宵。”豫剧《叶含嫣》:“隐居梵王宫,结交众英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