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三首

作者:释师观 朝代:宋代

颂古三十三首原文

不属内外与中间,才落思惟入魔境。
大丈夫儿不自欺,翻身坐断毗卢顶。

诗词问答

问:颂古三十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师观
问:颂古三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师观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师观名句大全

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书法欣赏

释师观颂古三十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颂古三十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属

(1).不及。《书·盘庚中》:“尔忱不属,惟胥以沉,不其或稽,自怒曷廖。” 孔 传:“汝忠诚不属逮古。” 孔颖达 疏:“汝等不用徙者,由汝忠诚不能属逮於古贤。”

(2).不连接。《韩非子·说疑》:“要领不属,手足异处。”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緜世浸远,光灵不属。”

(3).不专注。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先生知其意已不属,遂驱之出阁。”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十二花神》:“若见俗客,輒为攒眉,囁嚅不能吐一词,盖外虽应酬而意不属也。” 茅盾 《大泽乡》:“心神不属地看着的两位军官,猛觉得有些异样的味儿兜上心窝来了。”

(1).不依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前有老主而不踰,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

(2).不隶属。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属本州。”《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圣朝无外,普天下那一处不属我大 唐 的?”

内外

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大约;近似

五十年内外

中间

(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思惟

亦作“ 思维 ”。1.思量。《汉书·张汤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国志·魏志·荀攸传》:“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维,自谓无以易。” 唐 李德裕 《与黠戛斯书》:“每欲思维先恩好意,不更疑惑,便是明诚。” 鲁迅 《而已集·反“漫谈”》:“ 徐先生 是我的熟人,所以再三思维,终于决定贡献一点意见。”

(2).指想念。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王奴》:“ 马嵬 变后, 明皇 朝夕思维。”

(3).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巴金 《探索集·灌输和宣传》:“要是大家都成录音机,我们就用不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脑子也成了多余的了。”

入魔

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大丈夫

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

自欺

自己欺骗自己。《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宋 叶适 《毋自欺室铭》:“有闻善之意而疑己以不明,自欺也;有为高之心而畏己以不能,自欺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三)》:“其实, 中国 人是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

翻身

(1) 翻转身体

(2) 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

翻身户

(3) 比喻改变落后面貌或不利处境

打了个翻身仗

坐断

占据;把住。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宋 刘过 《题润州多景楼》诗:“ 金山 焦山 相对起,挹尽东流 大江 水。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 淮南 数千里。”

毗卢

(1).佛名。 毗卢舍那 (亦译作 毘卢遮那 )之省称。即 大日如来 。一说,法身佛的通称。 宋 苏辙 《夜坐》诗:“知有 毗卢 一逕通,信脚直前无别巧。”

(2).见“ 毗卢帽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