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蓬莱

作者:王哲 朝代:元代

望蓬莱原文

能下手,便晓这元元。
为甚得通三一法,都缘悟彻五千言。
立起本根源。
重著脚,跳入水晶盘。
唤出那人人不识,至今有自自扬掀。
越越害风

诗词问答

问:望蓬莱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问:望蓬莱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望蓬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哲名句大全

王哲望蓬莱书法欣赏

王哲望蓬莱书法作品欣赏
望蓬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下手

(1) 助手

打下手

(2) 座次的下方者,即右方

坐在主人的下手

(3) 指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元元

平民;老百姓

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洪秀全演义》

为甚

为什么。 宋 周邦彦 《迎春乐·携妓》词:“为甚月中归,长是他、随车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为甚媒人,心无惊怕。”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为甚的爇席薰兰处,好气息不见分毫。” 郭沫若 《瓶》诗之二三:“啊,有酒,你为甚总怕提壶?”

三一

(1).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

(2).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云笈七籤》卷四九:“三一者,精、神、炁混三为一也。”

(3).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 唐 景净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序》:“总玄枢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无元真主 阿罗訶 歟!”参阅“三位一体”。

悟彻

完全领会

悟彻错误

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 唐 白居易 《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老聃 作五千言, 释迦 有 恒河 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

起本

(1).犹言伏笔。《左传·哀公元年》“二十年之外, 吴 其为沼乎” 晋 杜预 注:“谓 吴 宫室废坏,当为污池。为二十二年 越 入 吴 起本。”

(2).起因;由来。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六:“稗官杂家流,《国风》 * 诗。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此。” 元 王祯 《农书·农桑通诀一》有《农事起本》、《牛耕起本》、《蚕事起本》等篇。

(3).本钱;基础。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三:“他盘算着,分进的五亩水田,加上他原有一亩山土,一共是六亩田土,可以作他发财的起本了。”

(4).上奏本。《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山东 巡按 金御史 因失了 青州府 ,杀了 温知府 ,起本到朝廷。”

根源

(1) 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犯错误的根源

(2) 起源(于);发生(于)

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水晶盘

见“ 水精盘 ”。

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有自

(1).有其原因。《庄子·寓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 陈鼓应 今注:“有自也,有所由来,即有它的原因。”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 修 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2).有其来处。《元史·后妃传二·显宗宣懿淑圣皇后》:“阴功久积,衍圣绪於无疆;神器攸归,知庆源之有自。” 茅盾 《子夜》十一:“ 刘玉英 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十七岁前读过几年书……对于交易所证券市场的经络,那她更是‘渊源有自’。”

越越

(1).轻易貌。《吕氏春秋·本味》:“故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王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 高诱 注:“要,约也。越越,轻易之貌。”一说犹搰搰,用力貌。 许维遹 集释:“ 王念孙 曰:‘越越犹搰搰也。《庄子·天地篇》云: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陈奇猷 校释:“ 王 説是。越、搰古音同部。”

(2).愈益,越发。《宣和遗事》前集:“天子带酒观 师师 之貌,越越的风韵。” 元 高栻 《集贤宾·怨别》套曲:“我这里展转的疑惑,越思量越越的难为。”《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东老 越越疑心。过会又问道:‘你可实对我説!’”

(3).暗暗,悄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君瑞 闻言越越地笑,吾师情性好佯呆。” 明 《杀狗记·夫妇叩窑》:“将他误人书越越的问几声。”

害风

谓得了疯病。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看这人絮叨叨,埋怨谁来,莫非害风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