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其十六

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原文

二月东林胜,千花贵牡丹。

笑迎春日暖,困怯晓风寒。

仙子迷蓬岛,贫家富绮纨。

咏思魂欲断,谁寄画图看。

诗词问答

问:《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其十六》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参考注释

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 东林党 ”。

(4).指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 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参见“ 东林书院 ”。

牡丹

(1) 芍药属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杂交品种,因花美丽而被广泛栽培,花单瓣或重瓣,红色、粉红色或白色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宋· 周敦颐《爱莲说》

(2) 又如:《牡丹亭》。内容写一个宦家的女儿杜丽娘,梦见书生柳梦梅同她发生恋爱,从此害相思病而死,后来又还魂同柳梦梅结为夫妻的故事。明代传奇作品,是汤显祖之代表作

迎春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 。车骑服饰皆青。” 唐 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餘,形容怪异,杂在人丛中观看。”

(3).迎候春天。 南朝 宋 何承天 《芳树篇》:“翠颖陵冬秀,红葩迎春开。” 南朝 陈 谢燮 《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毛 * 《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4).迎新年。 朱树诚 《我爱这一行》:“元旦晚上,她们剧团要同我们厂开一个迎春联欢晚会。”《文汇报》1991.2.7:“本报昨天在七重天宾馆举办《文汇报》读者迎春座谈会。”

(5).花名。即迎春花。 唐 白居易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香麯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参见“ 迎春花 ”。

(6).花名。辛夷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风寒

(1).冷风寒气。《墨子·节用上》:“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三国 魏 嵇康 《与阮德如》诗:“君其爱德素,行路慎风寒。”

(2).风邪和寒邪。中医谓为致病的两个因素。亦指因感受冷风寒气引起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过冒点风寒,一发散就好了。” 周立波 《盖满爹》:“ 盖满爹 感受了风寒,病倒了,躺在乡政府的秘书的床上。”

(3).农历十一月的别称。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仙子

见“仙女”

蓬岛

即 蓬莱山 。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但求 蓬岛 药,岂思农鳸春?” 清 唐孙华 《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溪之胜》诗:“ 桃源 与 蓬岛 ,仙界疑未遥。”参见“ 蓬莱 ”。

贫家

(1).穷人家。《墨子·贵义》:“ 卫 ,小国也。处於 齐 晋 之间,犹贫家之处於富家之间也。” 唐 白居易 《晚桃花》诗:“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一:“艰危门户要人持,孝出贫家谚有之。”

(2).谦称自己的家。 唐 刘长卿 《酬李穆见寄》诗:“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宋 刘克庄 《四和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吟讽攀翻到月斜,众惊奇宝到贫家。”《水浒传》第七二回:“﹝虔婆﹞便道:‘今日上元佳节,我子母们却待家筵数杯,若是员外不弃,肯到贫家少敍片时。’”

(3).使家贫穷。《后汉书·陈蕃传》:“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

绮纨

(1).华丽的丝织品。亦指绮纨所制之衣。《后汉书·王符传》:“且其徒御僕妾,皆服文组綵牒,锦绣綺紈,葛子升越,筩中女布。” 三国 魏 曹植 《九华扇赋》:“时清气以方厉,纷飘动兮綺紈。” 南朝 陈 徐陵 《为始兴王让琅邪二郡太守表》:“甫离怀袖,裁脱綺紈。” 清 朱仕琇 《太学生陈君墓志铭》:“自奉甚俭,生平未尝衣綺紈。”

(2).犹纨袴。指富贵之家或其子弟,含贬意。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於是有弱冠王孙,綺紈公子,道不挂於通人,声未遒於云阁,攀其鳞翼,丐其餘论,附駔驥之旄端,軼归鸿於 碣石 ,是曰谈交。” 唐 柳宗元 《送萧炼登第后南归序》:“虽在綺紈,而私心慕焉。” 清 孙枝蔚 《寄十四弟实夫》诗:“乡党钦年少,文章傲綺紈。”

咏思

(1).咏叹思念。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君书》:“阻阔风貌,固常咏思。”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与 四川 士大夫谈,但及辛亥争路事,无不太息而念其时某也尝以语言争,某也尝以文字争,凡名字一□於其时者,至今为人咏思叹仰。”

(2).歌咏所思者。 明 海瑞 《淳安稿引》:“壬戌入覲归,缘道咏思,恍如有得。归取故籍,参考博访,以订所思。”

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