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程子尚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奉酬程子尚原文

彼美洛阳人,贻我柏梁句。

艳雪敌清妍,春云多态度。

忆昔郎官湖,秋风落烟树。

使君出程门,萧萧发垂素。

平时仲尼履,尚可藏武库。

不见扬子云,欣与侯芭遇。

况兹得小阮,风流肖诸父。

旷怀沧洲期,恊我尘外趣。

尚无金玉音,归鸿来枉渚。

诗词问答

问:奉酬程子尚的作者是谁?答:李彭
问:奉酬程子尚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参考注释

阳人

活着的人,阳世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儿子但听説‘召魂’,便道:‘要见爹爹。’只哄他道:‘你是阳人,见不得的。’儿子只得也罢了。” 明 屠隆 《修文记·流谤》:“朝报都在乡裡抄,阎罗也是阳人做。”

柏梁

(1).指 柏梁台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 柏梁 、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南朝 梁 江淹 《倡妇自悲赋》:“去 栢梁 以掩袂,出 桂苑 而敛眉。” 唐 李白 《双燕离》诗:“ 柏梁 失火去,因入 吴 王宫。”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之五:“ 汉 殿千门锦绣开,不堪一夜 柏梁 灾。”

(2).借指宫廷。 唐 韦渠牟 《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 柏梁 。”参见“ 柏梁臺 ”。

(3).指《柏梁诗》。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逮至 汉武 ,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韩子苍 曰:‘《柏梁》作而诗之体坏;《河梁》作而诗之意乖。’”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自《古诗十九首》以五言传,《柏梁》以七言传,於是才士专以五七言为诗。”

(4).泛称应制诗。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饱德君臣醉,连歌奉《柏梁》。”参见“ 柏梁体 ”。

(5).指柏梁体。 金 王偓 《古仙人辞》序:“得古仙人词於壁间……观其体则柏梁,事则终始二 汉 ,字画在 钟 王 之间。”参见“ 柏梁体 ”。

艳雪

(1).美艳的雪。 唐 韦应物 《答徐秀才》诗:“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 清 厉鹗 《宣德窑青花脂粉箱歌》:“傅成艳雪和丹霞,暎就飞花黏落絮。”

(2).喻洁白的花。 清 曹寅 《春日感怀》诗之二:“零乱故园飘艳雪,叮嚀新树诉流鶯。”

(3).喻美女轻媚的舞态。 清 周亮工 《小亭再用前韵》:“轻容飞艳雪,薄幕贮甜霜。”

清妍

美好。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和口小辩,希指巧言者,谓之标领清妍。” 唐 韩愈 《月池》诗:“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妬清妍,却成相映烛。” 宋 苏轼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峰图>》诗:“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药捣长生离刼尘,清妍面目本来真。”

春云

春天的云。喻女子的美发。 元 徐再思 《梧叶儿·春思》曲:“鸦鬢春云嚲,象梳秋月敧,鸞镜晓粧迟。”《花月痕》第七回:“春云低掠两鸦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态度

(1) 人的行为、表情

形体态度。——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不喜欢他的态度

(2) 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态度

她处理问题的态度显然是友好的

郎官湖

湖名。本名 南湖 。在今 湖北 汉阳 。 唐 李白 流放 夜郎 ,与故人尚书郎 张谓 、 沔州 牧 杜公 、 汉阳 宰 王公 ,觞于 南湖 。 张 请 李白 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 白 因举酒酹水,改 南湖 为 郎官湖 ,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 郎官湖 。”参阅本诗序。

秋风

秋天的风

烟树

亦作“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舟艤津亭何处?晓起瓏璁,回首 * 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我记住远地烟树,就系君去处。”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平时

(1) 通常的普通的时候(区别于特定的或非常时候)

(2) 指平常时期(区别于非常时期,如战时、戒严时)

仲尼

孔子 的字。 孔子 名 丘 , 春秋 鲁国 人。《庄子·人间世》:“ 颜回 见 仲尼 ,请行。”《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祷於 尼丘 得 孔子 。 鲁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周公 慎言于金人, 仲尼 革容于欹器。”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 仲尼 叙帝王之书。” 明 顾绛 《述古》诗:“ 仲尼 贵多闻, 汉 人犹近古。”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当了。”

尚可

合格的,能通过检查的

武库

(1) 军械库,贮存武器和军事装备的地方

(2) 旧时也比喻富有才能的人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小阮

称 晋 阮咸 。 咸 与叔父 籍 都是“竹林七贤”之一,世因称 咸 为 小阮 。后借以称侄儿。 唐 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诗之一:“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 宋 杨万里 《戏赠子仁侄》诗:“小阮新来觅句忙,自携破砚汲寒江。”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 乾隆 甲午夏五,家小阮以试士抵 滁州 。”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诸父

(1).古代天子对同姓诸侯、诸侯对同姓大夫,皆尊称为“父”,多数就称为“诸父”。《诗·小雅·伐木》:“既有肥羜,以速诸父。”《管子·四称》:“獠猎毕弋,暴遇诸父,驰骋无度,戏乐笑语。”

(2).指伯父和叔父。《庄子·列御寇》:“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鉅,再命而於车上儛,三命而名诸父,孰协 唐 许 也。” 成玄英 疏:“诸父,伯叔也。”《汉书·王莽传上》:“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彊而早世。”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 李京兆 诸父中,有一人尝为 博 守者,不得其名,其人极廉介。”

旷怀

豁达的襟怀。 唐 白居易 《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 宋 陆游 《龟堂独酌》诗:“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託旷怀,痴且不讳。”

沧洲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尘外

犹言世外。 汉 张衡 《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唐 孟浩然 《武陵泛舟》诗:“坐听閒猿啸,弥清尘外心。” 清 曹寅 《花笑轩步月留别蒲庵》诗:“鐘声尘外梦,花笑静中情。”

金玉

(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归鸿

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絃。” 唐 张乔 《登慈恩寺塔》诗:“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宋 王安石 《送陈景初》诗:“ 长安 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枉渚

(1).古地名。 枉水 流入 沅水 的小水湾,在今 湖南 常德市 南。《楚辞·九章·涉江》:“朝发 枉渚 兮,夕宿 辰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小湾,谓之 枉渚 。”

(2).古地名。又名 琵琶洲 ,在今 甘肃省 两当县 南。因洲渚迂回,人迹罕到,故名。 唐 杜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鵾鷄号 枉渚 ,日色傍阡陌。”

(3).弯曲之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 唐 欧阳詹 《陪太原郑行军登汾上阁》诗:“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